续上集。
小学阶段的生活,留下很多深深的烙印,不能忘怀。
供应站
那时人们去供应站购物主要是为买东西,目的直接而纯粹,现在人们去商场,吃喝玩乐一条龙,购物不要票,商品种类齐全,售货员态度还好,现在逛街购物已成为休闲活动。
供应站是阿吉拉最大的购物中心,其地理位置处于阿吉拉核心地带,东面靠着小学,西面挨着医院,北面是邮局。供应站在大马路边,交通方便(其实屁大点的地方,它在哪也没什么不方便),在物质极其贫瘠的年代那可是繁华世界。这里有人们需要的全部商品,也是人们家庭生活用品的主要来源。为满足着人们的物质渴望和追求,它还不仅出售当时的高档品:手表、自行车、缝纫机和收音机,俗称‘’四大件‘’;也出售接地气的生活用品,例如:布匹、学生用品、日用百货、副食品等。人常说开门七件事:油盐酱醋糖茶菜肉(油属于粮店管辖范畴被除名,刨掉),这里一应俱全。
售货员是最吃香的职业,是当时三大(售货员,司机和医生)牛X职业之一(还记得电影《瞧这一家子》里的刘晓庆,演的就是一个态度恶劣的售后员),尤其是卖肉的售货员,那个牛,气粗!谁要是认识卖肉的,买肉时走后门就可多要些肥的,美死了!
现在供应站早已消失,但供应站承载着那个时代人太多的记忆,以至于物质极大丰富的今天,虽然大型购物超市遍地开花,商品种类应有尽有,那时候过来的人却总觉得缺少什么,并一直寻找那种感觉。那是什么呢?人与人之间的温情?还是物质稀缺给人带来欲求?
我去供应站主要任务是打酱油,是真的拿着自己家酱油瓶子去打酱油噢,不是现在网络语言的打酱油。以至于多年以后,仿佛还能闻到那大厅的酱油醋味,仿佛能看到巨大的酱油缸和旁边的漏斗和酱油提子。
那里还有孩子最喜欢的饼干、玩具和糖果,记得只有生病住院才能吃点水果罐头,却烧的吃不出滋味。平时那可都是奢侈品,在吃饱都成问题的年代,怎敢向家长要。更不要说其它的了……
人生第一次重大购物——给家里买猪肉,那是我最难忘的一件事,也是我的一次失败经历。那是二年级吧?随着打酱油成功次数的增加,充分表明了我上学的成功和简单的社交能力,不仅认识了人民币和商品的名字,还会简单的算账。能力得到家长的肯定,他们决定让我办件大事,买肉。那时真是大事——首先要有肉票,(不允许随便买,定量供应),还要等通知,不是天天有肉啊。
卖肉的地方在供应站的东厅,肉是冻肉,被售货员用巨大的电动铡刀‘’咔嚓咔嚓‘’的切成块卖。一般要排长长的对伍,人们手里拎着自家的购物筐(都是阿吉拉人自己用塑料包装条,一条一条编的,长方形,手艺好的,筐上还有花),脖子伸的长长的向柜台张望,生怕自己排到肉卖光。
那是我第一次给家里买肉,记得已经很久没有吃过肉了,小时候我们小孩都很馋,吃次肉简直是人生一大快事。那天妈妈听说供应站卖肉,决定给买次肉改善一下生活。因为妈妈有事,买肉还要排长队,鉴于我多次打酱油经历和良好表现,妈妈决定让我去。她拿好肉票和钱(具体多少忘了),嘱咐了半天。
我手里紧紧攥着钱和肉票,提着筐,一蹦一跳就出发了,路上还幻想着晚上的肉菜,哈喇都子流出来了。
排队……
终于开始买肉了,真慢,还不到我?快到了,拿钱……可是,钱呢?手里空空的,兜里也没有。当时懵了,吓哭了……引得周围人看,问个不停……好心人还帮找?丢哪了都不知道,去哪找?
哭着回家。
妈妈不断安慰,伤心的我那天都没吃好晚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