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若在往年,早在清明节之前,就是农历“三月三”了。今年闰了个2月到了4月22日才是农历“三月三”。进入一年中五色糯米饭飘香的节日。
“三月三”叫“歌仙节”或是“歌圩节”。
传说,刘三姐是古代壮族民间唱歌高手,人聪慧机敏,出口成歌,优美动听,小有名气,有“歌仙”之称,后来她因为不从,被当地财主莫老爷害死。相传是为了纪念壮族歌仙刘三姐而形成的节日,也称歌仙节。在这个节日要唱山歌三天三夜,歌圩就此逐渐形成。
每年农历“三月三”的时候,最初是壮族祭祀祖先,倚歌择偶的传统节日,经过日积月累而慢慢形成一种具有壮族特色的传统节日。 特别是,在1999年, 被国家定位“南宁国际民歌节”之后, 有被定位永久性与“ 国际东盟博览会”两会合一之后,但广西这个节日走向世界 响誉海外。
“三月三”民歌节,不仅是广西壮族人民的只要节日,同时也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之一。
“三月三”从民间的传统的“歌圩节”,到在1993年的时候,被自治区提升为本省的首届“广西国际民歌节”,最后1999年起正式更名为“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从1999年开始“南宁国际民歌节”正式成为国家法定节日,法定放假2天。
首届(1999年)民歌艺术节上,宋祖英运用民族唱法唱响了《大地飞歌》,凭着这首脍炙人口的《大地飞歌》,“广西南宁国际民歌节”已成为南宁最靓丽的一张名片,享誉全世界,先后获得IEFA(国际节庆协会)最高奖综合类铜奖、IFEA最佳杂项多媒体银奖、IFEA最佳全程电视节目银奖以及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十大节庆活动等多个奖项。
在“三月三”广西各地都会举办隆重的庆祝活动,几乎是全民参与,热闹非凡。有对山歌、抛绣球、碰彩蛋、抢花炮,打扁担等等各种活动。政府负责出场地搭歌棚,举办赛歌会,村里乡里的女女老少去赶歌圩唱歌,和进行各种歌舞活动。
各地的歌圩节,一般每次持续两三天,地点在离村子不远的空地上,用竹子和布匹搭成歌棚,接待外村歌手。对歌以未未婚男女青年为主体,但老人小孩都有来旁观助兴。小的歌圩一般的有1一2000人,大的歌圩可达万人之多。在歌圩旁边,摊贩云集,民贸活跃,附近的群众为来敢歌圩的人提供食宿,无论相识与否,都热情接待。一个较大的歌圩,方圆几十里的男女青年都前来参加,人山人海,歌声此起彼伏,煞是热闹。
人们到歌圩场上赛歌、赏歌,男女青年通过对歌,如果双方情投意合,就互相赠信物,以为定情。此外还有抛绣球,碰彩蛋等有趣活动。
抛绣球主要是娱乐,也是定情信物。当姑娘看中某个小伙知识,就把绣球抛给他。碰彩蛋也是相互物相取的活动,亦是定情之意。
男女去年去对山歌 对上眼了,可以带回家去。
在民间每年“三月三”都过的隆重而淳朴。蒸五色糯米饭,成群结队唱山歌,是男女青年撩哥撩妹的季节。
节日到来之前,家家户户欢欢喜喜蒸出精美的五色糯米饭,染彩色蛋准备充足的食物,欢度盛大的节日。
五色糯米饭,是南方地区许多少数民族的传统风味小吃。因糯米饭一般呈黑、红、黄、紫、白五中颜色而得名。
每年农历三月初三或清明节时节,广西各族人民普遍制作五色糯米饭。他们选好优质糯米,取枫叶泡汁染饭为黑色,采来紫蕃藤、黄花或黄栀子、枫叶、红蓝,浸泡出液,分别拌着糯米,然后合而蒸之,不仅色彩斑斓,而且味道香纯,象征生活美好。同时以作赶歌圩食用,或祭祖祭神之用。
壮家人十分喜爱五色糯米饭,把它看作吉祥如意、五谷丰登的象征。五色糯米饭五彩缤纷,鲜艳诱人;天然色素对人体有益无害,各有清香,别有风味。
当年杜甫曾为之写下“岂无青精饭,使我颜色好”之佳句。
在这一天,人们用五色糯米饭揉成小团团,粘附在竹枝上,插于祖宗神龛,又从田中取回一蔸生长旺盛的禾苗,以南瓜叶包根,放在碗里,一并祭祀祖宗,祈求祖宗保佑五谷丰登。
这种风味食品与祭祖娱神活动融在一起,充满着民族、地方情趣。家人、戚友、情人往往共尝五色糯米饭,自然特别鲜香。
丰富多彩的各种食物、精彩纷呈的活动,欢歌笑语的人们,这是疫情之后,的第一次庆典,当然隆重而意义非凡!既弘扬了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也预示着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富足和精神上的丰富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