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个小孩并非无序的随意排列,他们按照顺序敲打封闭的心门,事后我才发现其中用意。
睡不醒作为首位登场的小孩,与他联结让我非常放松。也就是说,角色投入的初始,我便达到了此行的目的:找到放松的感觉。
他也是我预判的、和我最接近的形象。
已经不记不清从何时开始,我动不动就会说出:好累啊!早上起来会说,吃饭过程中会说,逛街途中会说,推开家门会说…不知不觉中,“睡不醒”成了我表达大多数情绪的途径。
在培训师的指导下,我弓下身子,任凭重力拉扯臂膀、手指和脑袋,重重地吐出睡不醒之语,而后闭上眼睛。
睡不醒的出场乐回荡耳边,我的身体开始缓慢摇晃,仿佛进入大清早拖着起床气去洗漱一般。我用双手遮住紧闭的双眼,让眼前回归漆黑一片——那是我期待的最佳睡眠状态,只有在家里才能找到的最佳睡眠状态。扒拉着眼皮和额头的我晃动着前进,疲惫依旧再扯我的后腿,不知音乐进行了多久,我终于不再反抗疲惫。是的,我被他征服了,于是缓慢地蹲下,垂下沉重的手臂和脑袋,缩成一团。这个时候,舒服极了…
当音乐散去,睡不醒退场,我突然清醒了过来,心情明显得轻盈到快要飞起,所有令我感到压力的事情都滚一边去吧,我就要此刻的轻松。
真正与睡不醒的连结便是在此刻。原来,一直标榜的“我就是”没有那么精准,只有当他被放出来,当他成为我,当我不再反抗并接受他,我和睡不醒才是真的贯通了。
情绪的表达,首先需要抛开理性,用内在的自我接纳他,就像是和他结成同盟关系,这样我以后要出现什么情绪之前,就能先跟他商量商量。比如这个睡不醒吧:哎呀,乖,一会再把你放出来;或者是:来吧,我们先懒一会儿吧,说好了哦,就懒一下下,然后我们就精力充沛了哦。
另外,睡不醒相信直觉,开始前的课程介绍中培训师如是说。我不太能想象的到睡不醒与直觉的联系。
我最讨厌什么“来,我们来想象一下,固体Y加到液体X里,咻地冒出了白烟”。高中化学老师的惯用“实验课”,想象一下,什么都想想象一下,那考试的时候也想象一下不就好了吗?“哇!我都会做耶!年级第一耶!”(白眼.gif)
不过事后我的确理解了“睡不醒相信直觉”这件事。
当我跟随潜意识进入暗室,透过内在表达,可不就即将进入直觉层面了。所有的灵感当然也会蕴藏在你意识不到的内心深处。
为了成为社会人,直觉的表达往往会被压抑在潜意识里,因为随意放出来会让别人觉得这个人“二”、情商低、不会说话,说好听点是“直肠子”。
直肠子和不会说话的人都不太可爱,但也分情况啦。前段时间遇到了几个设计师,他们是属于“没眼力见儿”的人,别人认为他们不懂事,更不会来事儿。可是我觉得他们很可爱,为了设计,穷追不舍地反复确认需求的他们让我觉得超级可爱。
但其实,对他们未来的发展而言,未必不是障碍。除非他的作品突然成了爆款,他成了国际知名设计师,那么这个“可爱”的“没眼力见儿”也会更加可爱。可如果不是呢?
这也是直觉被习惯性压抑的原因之一,因为未来充满了不确定性,我们认为自己可能输不起,从而选择那条已经被太多人走过的路。那条路上,不需要直觉,不需要灵感,不需要“我觉得”,完善的规则指引着你…细思极恐的一条路。
好在我们可以适时放出睡不醒,被他支配的感觉就像是有一双大手牵着你前进,同时还有一个温暖的怀抱始终在你背后敞开着,保护着你。
第一个被放出来的睡不醒却是最清醒的,他的率先出场,创造了绝佳的安全环境。信任了他,其他的小孩才能放心出来见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