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者无疆tj 文
(马路上,外国人的汽车和国人的马车并驾齐驱)
清末天津,街道修筑极差,除北、南、东三门内及备、东二门外各有石板路一条外,余皆土路。路面狭窄,坑洼不平,车驶人行诸多不便。当时天津《中国时报》编辑米琪描述说:“大街上终日一片泥泞,在下了几个小时的雨之后,简直无法通行。”
(上图,天津老城;下图,法租界紫竹林)
天津近代马路修建最早始于租界,各租界均有工程局,专司修路事宜。同治9年(1870年)由老海关到利顺德饭店的“中街”(今解放北路)修成。“路面平坦,两旁有双排榆树。”
(天津最早的马路,从城外的院浮桥到法租界的紫竹林,大约是今东门外到营口道)
租界内宽阔整齐的道路令中国官员羡慕不已,决意仿效。到光绪9年(1883年)津海关道周馥征得李鸿章同意,设天津工程局,照西法修整市内街道。“自紫竹林租界,以及天津四城内外直街横巷,一律修治,或筑土,或砌石,逐渐向北,直入京师大道。”城外自院浮桥①而下,直接紫竹林段马路最先修成,耗时年余。②
(清末的浮桥)
当时修路的方法是“先将旧泥锄松,中间铺垫砖石,厚约尺余,令小工以铁锤击碎,上加土沙一层,用千斤铁轴,以数十人牵挽压实,中高外低,形同龟背。两侧砌石成渠,以便泄水。”(见《津门杂记》)
(上图,华界修路,人拉铁碌碌,租界修路,已经有轧路车了)
道路修成后,砥平洁净,行人车辆均获便利。张焘曾写诗赞曰:“补天炼石岂寻常,碎石修道计亦良。筑罢登登三万杵,沙铺一道碾轮忙。”这条国人照西法自修的马路,开津城近代城市道路建设之先河。而后,估衣街、竹竿巷、针市街等通衢,相继修成石路。
(上图,清朝末年1905年的天津,天津古城门前面的街道,下雨后泥泞不堪,仆人背老爷过街;下图,1900年八国联军出城进京,泥泞的路,让他们车人难行)
当时筑路耗费人力物力颇巨,但工程局集资有妙术,用人出高招。它仿效上海收“筹防捐”的办法,在紫竹新关抽收华商码头捐,年终收银数万两,备足修路之资。它在人力上,除雇佣少量民工外,大批使用在押犯人充当劳役,所费饭食钱文只为民工一半。这样既可令犯人劳动自新,又可使工程速成节支,何乐不为。
(上图,东马路广告瓷罐;下图,马路修好了,路边修有排水沟)
道路修成后,维护与管理便提到议事日程上来,工程局很快制订了道路管理办法。城外官道,每百丈划为一段,派兵役二人,身穿号衣,分班看守,昼夜轮流。工程局派千总督率,不准偷闲坐卧,擅离职守,以保证道路安全畅通。
(英、法、德、日租界里的马路)
他们的职责为,不让行人车马阻塞交通,严禁商贾摊贩占用道路,如有不服者,扭送局中究处,俨如今日的交通警察(外加城管)。另设扫夫二名,随时洒扫,以期洁净。除发给扫帚簸箕外尚配备一辆洒水马车,这车上架方柜,储水数十担,柜后置凿孔铁管一根,抽动机关,鞭马疾驰,洒水如雨,可淋里许,使尘土沙灰顿消(亦如今日环卫)。李默庵诗曰:“车过忽成清凉界,看它洒遍水帘纤。”他们还严禁行人骡马随地便溺,监督乡民将城中粪便垃圾运往乡下,不使街道污染。由此可见,当时的城市道路管理是很严格的。
(上图,清末的天津城的东南角;下图,城外的土路与木桥)
义和团后,天津城墙拆除,修成环城马路。袁世凯在津时,由英购入一批修路机械,采用近代修路技术,城厢道路都改为石子路。至于沥青路面的出现,那就是民国以后的事情了。
(清末巡铺)
注释:①清•张涛《新修官道》载:“津城外,自院浮桥而下,直接紫竹林,为冲途要道。先曾地甚逼仄,未能律平坦。于王午岁,经当道诸公立工程局,筑修马路一道。岁又拟兴修城内街道,及城外单街、估衣街、竹竿巷、针市街等处。所有通衢,俱作石路……,已禀奉督宪批准,出示遵行矣。”
② 紫竹林,据戴愚庵《沽水旧闻》载:“美租界在杏花村,英租界在海大道河沿,法租界在紫竹林菩萨庙。”这条马路,约从东门外修到现在的解放路营口道附近,是华界通租界的新“官道”。
(修好后的马路直通法租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