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多数人为了逃避真正的思考愿意做任何事情
多数人为了逃避真正的思考愿意做任何事情。亲自抄一遍这句话,因为重要,它揭示了大多数人的所谓平凡乃至平庸生活,活的不清醒,容易被世界裹挟,是这样人的显著特征。他们也知道思考的重要性,也知道遇事要动脑子,但真正遇到事情,往往动用感性的一面去判断、理解、行动,而不愿更进一步,理性思考后再做行动。
2、在知识大爆炸的时代,我们必须对知识进行管理,而管理知识最重要的并不是大多数人以为的对知识进行收集、分类、保存
大多数人以为的,并不一定是大多数人都能做到的。像最基本的知识收集,估计百分之八十的人,要么没有这个习惯,要么没有统一的收集途径,信息散落一地,不宜查找,不宜使用,收集仅为获得当下的快感。更别说对收集的知识进行分类,分类的前提是对所收集内容的有一定的理解,甚至需要回过头去反复看几遍。
3、有深度的认知能力是这样的:在分析问题的时候,能够跳出问题本身思考更普遍的情况;在寻求答案的时候,能够根据理由可信度判断是否接受这个结论。
最后一点,感触较多,“能够根据理由可信度判断是否接受这个结果”,其实意思就是说,寻求答案之前,问题者也不知道最终答案是什么,心理也没底,他唯一的凭仗便是所谓的自己思考事情的逻辑,以思考框架为基础,对获取的证据的可信度进行识别、判断,最终决定,这个结论是否可靠。即使到最后他也不知道最恰当的答案。
4、我们在今天读一本书和过去相比看到了不同的内容,可能与我们的经验和阅历发生了变化有关
就比如现在,第二遍读这本《好好学习》,跟第一次读的时候,感觉就很不一样,之前没注意到的一些细节,这次读的时候就发现很有价值。自己过去使用书中的方法实践,反过来再对比,这是总结也是提升,逐渐将有价值意义的东西刻在脑回路里。只有这样,才算是吃透一本书。某些书,真的值得花些实践来思考。
5、我们记住新知识更好的办法是和已有的知识进行联系
建立联系,反复回味,温故而知新。
6、读书成效进入了一种产生复利效应的状态
让读书成效进入一种产生复利的状态,不断将新旧知识、认知加以碰撞,寻找之间联系的过程,便是“知新”的过程。 李笑来所说,对某个概念,多问自己,这个概念还能用在什么地方。慢慢的,会形成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思考习惯,对简单事物的认知不再简单,变得更有深度,这是深入思考的结果和益处。
7、因此读书不在于多少,而在于你有没有通过读书重新认识这个世界,发现临界知识并把它运用到自己的生活当中。
改变读书的习惯,或许也是我们努力养成读书习惯的一个目的,表面看上去是矛盾的,但这句话的本质意思是,要通过新的读书思考,反过来不断修正、完善甚至颠覆过去的读书思考。书不在于读多少,重要的在于有没有实际运用到生活中。读书速度从来不应是我们追求的唯一目标,读书质量和收获才是根本。
8、我们相信什么,我们如何看待自己与这个世界的关系,深深地影响着我们的学习效能。
不止是学习效能。我们相信什么,我们如何看待自己与这个世界的关系,关系主要有两种,主动型和被动型,主动型的人,一般接受新事物比较快,他们自身主动型很强烈地去相信世界、探索世界,他们是相信个体行动的力量,个体是变化着的,个体能动性是能改变世界的,至少是局部世界。另外一种人是被动型的,不相信自己的行动能够带来什么改变,他们认为世界是静态的不变的。变化和静止的心态决定了这两类人截然不同的命运。
9、当我们遇到与过去认知不一致的新观点时,就会触发我们的习惯性防卫。
习惯性防卫的表象就是习惯性说不。这是病,得去看医生。世界是时刻变化的,世界是多样性的,世界上可行性不止一种,世界上的信息没人可以穷尽……,这是这个世界运行的最基本规律之一。习惯性防御的人,本质上是不接受除了自己偏见以外任何观点,不相信,不想去相信,但就是固执地相信自己的那套理论,即使自己的理论也是昨天刚听来的……
10、我们常常不自觉地把“我”和“我的观点/行为”绑定在一起
区分行为和行为个体,是非常有趣的。之前李笑来讲他跟商场售货员吵架,便是一开始就告诉售货员,他所针对的是他们公司,而非售货员本身。这样其实一开始就公开将行为和行为人区分开了,实践证明,吵架效果非常好。 其实,区分行为和行为人,需要的不简单是有区分的念头,他的底层基础是对事情本质的判断。说白了,你买东西出了问题,虽然是像售货员反映(甚至吵架),但这确实不一定是售货员的问题,你的关注点如果一直在售货员的态度、服务水准上,那一场大架势不可挡。
11、掌握临界知识,首先要在学习新知识时有绿灯思维,而在具体学习时,又要有以慢为快的心态,把慢功夫用在真问题上,比如学习掌握临界知识。
跟高中老师说让学生抓重点知识复习的道理是一样的。我们首先有开放的心态,学习和接受新的理念、不同的观点,然后针对具体问题,有针对性地突破关键点,在核心问题上,不可图快,需结硬寨,打呆仗,以静制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