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一天,没人看你的文章,你还会坚持写下去吗?写作的好方法你都懂,坚持不下去,就一切都等于零。
相反的,你摆正心态,认识到写作是自己每日精进的必修课,就可以在写作之路走得更远。相信我,只要你每天坚持写作,不再为每天写文章总得不到点赞而苦恼,每天聚气凝神地写作,每天训练写作六部曲,每天用写作来满足输出和输入两方面的需求,写作上的所有幸运会在不远处等你。
今天分享书目《完全写作指南》,作者重提写作的重要性,因为我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都离不开写作。作者不厌其烦的介绍写作的六部曲,解剖浑然天成的文章生成过程,让我们知道文章就是雕塑,而我们就是雕刻家。我们按照一定的方法坚持训练,也可以写出佳作。
最重要的是,《完全写作指南》一书作者,认为完成比完美更重要,写作是可以自己设定工程量的,设定一个自己可以完成的写作量,开始写起来才有写作六部曲的用武之地。也就是说,写作心态比写作方法更重要。
一、克服畏难心理:写作不是什么大工程
其实,写作并不是大工程,小到短信聊天、微信聊天、写日记、写微博,大到写小说、写论文,都是写作。除了你是以写作为生之外,你可以自己决定文章的长短、内容、格式、题材,天马行空、为所欲为,而不用去理会读者怎么想。
写作,可以作为自己做记录、自己整理思路、自我交流、愉悦自我的书面方式。我最近开始使用简书,使用简书写作,就洋洋洒洒写了七万多字。其实,我每天写作都是参加小灶群写作活动为主,写作时不知不觉中,就遵照着明确目标、确定读者、头脑风暴、组织内容、拟定初稿、修改成稿的六部曲。而在今天之前,我并没有翻阅过这本书。
小灶群每天的写作活动,提出的要求很简单,坚持每天写,按时交,字数只要超过三百字就达标。正是这要求,把写作和写三条短信的工程量画上等号,降低了了心理门槛,于是我克服了畏难心理,跨出了提笔写作的第一步,已经坚持了写作一个月。我每天都在运用六部曲完成写作,写出自己满意的文章。
二、三无作者需要思考:自己和读者的关系
简书的很多功能满足了大家成为作家的欲望,比如点赞、关注、投稿、打赏、甚至是签约。我参与简书写作也期待着文章成为爆文,期待着发文能获得大量的点赞、评论,期待着投稿能成为简书首页文章,期待着粉丝们纷纷主动关注。
但是,实际上我是一名默默无闻的“三无”作者,所写文章无人阅读、无人关注、无人点赞。
刚开始写简书时,我信心满满,坚持日更不懈,每天晚笔耕不辍。我很快发现,自己的努力和获得不成正比,读者甚至对我不闻不问。我成为很多文章的唯一读者。
我意识到求关注、点赞数量的焦虑越来越严重,快速自行调整自己的写作心态,主动思考自己和读者的关系。
我试着问自己以下问题:我写作需要多少读者关注?当没有人关注、阅读时,自己还会不会坚持下去?有人欣赏是最重要的事情,还只是锦上添花而已?究竟是得到高手对你现有文章的具体修改意见、批评重要,还是得到与你同等水平的读者点赞重要吗?写作最终是要记录、整理自己的心路历程,还是要收集赞美?
我得出的答案是,写作是在生活点滴中寻找灵感,练习聚焦自己的注意力,试着把心中感受揉进文章表达不出来。所以,写作首先要满足输出需求的自我实现,其次是实现自己心路历程的整理,再次是完成日常的记录,再次是实现刻意练习的提高过程,再次是实现以文会友、结交朋友、得到指点……最后才是满足虚荣心的点赞需求。
于是,我恢复内心平静,心安理得地继续写着。
三、写作其实就是取悦自己,培养对生活的热爱
很多时候,我所写的文章,就只是文本,而不能称为作品。我所写的文本,有时会是摘抄、生活点滴记录,比如,当天的晨读材料是自己的认知盲区,自己很难进行深入阐述和评论,也没有具体的亲身经历,我就会换个方式把晨读材料的精华复述出来,写出一篇文章。我所写的文本有时会是单纯的灵感记录,比如,我会把自己信手涂鸦的纸质材料拍成照片直接上传成文。
我认为每个人的写作成长,都会有这样的过程:每个人都是从写文本开始自己的写作积累。当写作达到一定水平,我写的文章就会突破文本本身,成为作品,拥有读者。
如何才能坚持文本的输出呢?我认为还是要回归写作的根本:写作首先就是要取悦自己。当你有了这个心态,你就会灵活安排每天的写作。写作就有了双重属性:既有输出的作用,也是输入的重要手段。
每日晨读感悟就是命题作文,当输出存在困难,不妨把写文章转化为输入,写成自己的读材料、读书的总结。等待到时机成熟时,我相信今天所写的文本会再次被我启用,使用在未来的作品中。我就是凭借这种心态,乐呵呵地坚持每天的写作的。
我反对标题党的做法:以标题吸睛,内容却是混乱拼凑,浪费读者时间。标题党的做法就是损人不利己,既浪费读者时间,自己又走火入魔挖空心思想标题。
希望对你有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