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谎都是恶行”——吗
哪有那么多的非黑即白
这是圣奥古斯丁在6000年前说过的话,也一贯最符合主流观点的思潮。我们通过小列宁知道了诚实是可以被奖励的,同时通过放羊娃知道狼来了这句谎话代表被惩罚。所以在主流教育中长大的我们,一旦知道有人撒谎,生理反应所表现出来的愤怒,驱使我们站在道德的制高点批判对方,就好像身处两个敌对的阵营。
不过成年人的理性判断力让我们知道,世界并不是非黑即白,在不可描述的微妙地带中,同样接受着“善意的谎言”。
撒谎:欺骗或自我保护?
对“撒谎”的批判,是基于对真相的追求吗?
我们很容易通过明显的是非来判断对方是否撒谎,但有时候,我们不关心被对方隐藏起来的真相,也不关心撒谎这件事本身,而是关心对方撒谎的动机。
撒谎可能有不同的动机:如果是为了牺牲别人的利益来获得自己的好处,那么这种不诚实就是一种“欺骗和自私”。如果只是因为避免被伤害,那么撒谎就是自卑者的“自我保护”,用一种最不找茬最省力的方式生存。另一种意义的撒谎甚至可能是牺牲自我成就他人的“英雄主义”,认为虽然可能削减自己的利益,但却可以保护对方。
所以了解撒谎的动机,有助于我们在识破对方“撒谎”后,作出恰当的回应,而避免过多的“道德绑架”。
我们也喜欢撒谎
撒谎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平衡人际关系
完全诚实是不可能的,那样很容易陷入“伪善”中,只能尽量做到真诚。就好像在工作中我们也并没有对所有的同事诚实,只是尽量周旋于各类关系当中来回平衡。
有意识地撒谎,也可以看成自我推进的动力。毕竟,为了保住面子,不断地逼近更好的自己——fake it, till you make it.
大概这就是成熟吧,不再强调事情的对错,而是根据情况变化来作出相应的变通,得体地撒谎。
参考:
《撒谎都是“恶行”吗?不一定》:http://www.knowledgeatwharton.com.cn/article/78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