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常和朋友一起外出時,經常會因誰的方向感好,誰的數學能力好,誰的解決問題的能力強而彼此互踩。雖然說,在朋友們彼此看來,純屬娛樂,說不定還能增進彼此之間的關係,但當我們把這種溝通方式推及在親密關係之內的時候,往往效果不盡人意。
我們從小到大最大的敵人就是“別人家的孩子”“別人家的老公/老婆”“別人家的父母”等等,不少60/70/80/90後從小就被教育“中國人多,只有踩著別人,站起來才是出類拔萃”。暫且不說幸福和成功的多種多樣,也不說成功對於一個人的價值意義,單就這種思維型態對於我們溝通習慣的傷害,就已經不可估量了。即使我們可以容忍職場,朋友圈裏爭相比較,公然展示“優勝劣汰”的生存法則,但我們的社會真的已經承受不起這種價值體系對於我們親密關係的虐待了。
從比身高長相,重點學校,學習成績,社會地位,工資,房產,婚姻狀況,到有無孩子,男孩女孩,孩子的身高長相等等,我們承認這些信息真的是了解一個人的必須,也是有一定反面激勵人奮進的作用,但是當我們的親人,大多數的溝通是互相“反面激勵”,那我們的溝通,肯定會慢慢轉向更加直接的“競賽”,親密的關係也就成了可以肆無忌憚,隨時約架的系列競賽。
在這樣的賽事中,我們慢慢就淪喪了兩件事,對於在親密關係面前的示弱的能力和信任。然而這兩項是只有面對敵人才不能有的東西。示弱,這個詞確實很不討喜,也太容易被曲解,我們對於示弱的定義就是:對於自己的弱點(自己定義的弱點),可以坦然接受,並告知對方。我們承認在職場,社會的社交中我們“不得不裝逼”,在一個基於銷售的經濟模式裏,看起來不牛逼很容易等同於不牛逼。示弱在競爭激烈的社會中,被冠以投降。這是有我們的社會文化決定的。
然而在親密的關係裡,彼此是否知道彼此的弱點,是親密關係的基礎,彼此選擇踩踏還是守護彼此的弱點,才是親密關係的存在的型態。如果我們對親密之人都不敢嶄露自己的弱點,那麼,親密關係本來就不復存在,存在的只是“爸爸”“媽媽”“老公”“老婆”“寶貝”之類的稱號而已。缺了彼此對於親密關係本身的信心,我們拿什麼去支撐彼此參加那些無邊無際的約架或不約架的溝通,或那些更美好的共同經驗。於是我們“刻舟求劍”般地進行著親密的溝通。說到示弱,很多人在親密關係面前無法示弱都源自於“我可以!TA可能會(肯定)不可以,我愛TA,我不可以也得可以!”(暫且我們只承認這種毫無功利心的假設),這就引到了不示弱的根本原因,信任。
我們很想像TA知道我們的弱點以後,會有什麼反應,會不會失望,會不會嫌棄。這種脫離TA的自我猜測,完全讓我們喘不過氣來,最終也就只能“患得患失”地消耗著自己,假裝堅強。並且甚至會有更加病態的表現,在對方示弱的時候,用自己曾經的堅強和對方討價還價。這樣的親密關係,也就完全喪失了意義。
也可能因為我們太愛TA,所以我們可以不信任TA可以愛自己,可以照顧自己,很多事,我們選擇了盲目的擔當,不顧及自身能力和TA能力的現實狀況,最後不管事情是成功還是不成功,我們只是盲目地消耗了自己對TA的信任,狠狠地感動了自己一把,也同時為以後的“競賽”贏得了籌碼。這種情況雖然和每個人的經驗或多或少會有出入,但是無論如何,我們都為自己和TA的彼此之間的示弱,添加了很多壓力,也同時消耗了彼此的信任。彼此越來越少的信任,彼此越來越對對於彼此弱點的壓力,不光能把我們變成最熟悉的陌生人,甚至會把我們變成彼此,全天下最難對付的敵人。這種敵人的關係,是一見面,就彼此內耗,哪怕一句話也不敢說,如果說錯可能就會造成傷害。這種擔心受怕,其實就是信任缺乏的極端症狀。
不管你選擇,示弱還是不示弱,根本的問題不在於示弱,而在於信任。有了信任才會有良性的溝通。信任自己親密的TA可以接受自己,無論如何。因為,只有那樣才是值得我們澆築親密關係的樣子。當然我們的生活當中,有很多還不完美的人和事,不管你還是TA選擇逃避彼此的弱點,踐踏彼此的信任,最終都是一個結果,就是親密關係不親密。在還有機會的時候,把握時機澆築自己在乎的關係,要比一切消失之後,再“累覺不愛”要來的更有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