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起,一个画面,夜市摆摊的女人,一家三口出现于我眼前,画风有点像当下电视剧《三十而已》每集最后的那个情境,摆摊女人的生活内容。
女人块头大,胖点儿,儿子随她,虎头虎脑,膀圆胖乎的肉肉圆脸的小男孩,感觉比同龄孩子健壮大头,雷同三四年级的吧。
妈妈摆摊,都带着他,批的耳饰类,发带发卡类,有时会分“两个摊”,妈妈旁边。男孩活泼好动,也会去后面跟其他孩子大人玩耍会儿,还会不忘回来“看摊”,会上心替妈妈卖东西,妈妈叫他看一个,他也会大声喊着卖,问到价位,他不知不懂,就喊妈问妈。
有时候,好像一晚还没开个张的。我特别深刻的一个画面,大晚上的,黑黑的夜里,妈妈搂着儿子问“你饿不饿?饿,给你买吃的”,儿子说“还没开张呢”,妈妈说“没事儿,饿,就买”,然后妈妈说到,要么给他买吃的什么东西,可能是孩子爱吃的吃过的,儿子问“十块钱可以吗?可以吃吗?”,妈妈说“可以啊”。
就是孩子参与到妈妈的“生存状态”里,体会到妈妈的不易,就是饿也不会言语,妈妈提,还会不好意思吃,征询妈妈的意见,因为妈妈还没有收入,比较知道体恤妈妈。
再晚点,九点多,爸爸送外卖回来,拉着儿子回家,妈妈独自守到很晚,因为是收费的,有时候妈妈为了省那摊位费,都黑天晚的时候,悄悄地过去摆卖,也就错过了人流多的时候。
爸爸的两个腿,除了戴了护膝套,正面还用透明胶带捆绑的景仁馅饼打包袋一撕两片的袋子面,护在膝盖最外面挡风,说明他的膝盖是受不住风的,为了生存,为了家,也在默默承受。
我觉得,这样的教育,“陪伴你我的经历”过程,更受用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