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式的意思是一种表象的,相对客观的方式方法。表示使用某种形式的工作步骤就能达到某种目的,而不需要过分在乎这种形式的内涵。这和我们的如今说的套路一词,几乎是异曲同工之意的,但套路大多是指的一种不顾他人的为了达到目的的手段方法,是具有贬义的,而使用形式更加中性一点。但套路更加让人容易理解,也就是说,在这个讨论范围之内的,套路就是形式,形式就是套路。
总的说来,这样的形式包括了,认识->方法->实践活动。
关于认识
认识本身是一个普遍的过程,发生在任意时刻,描述的是人使用主观能力对周围事物进行解释的过程,从而产生周围事物对于他的意义。它是主动的,主观的,与事物本身所展现的角度有关联的。而且它的意义是和人的意义倾向有关联的,不同的时刻不同的人他对同一类的事物解释可能是不同的。认识本身是带有一定的个人角度的偏见的,具有一定的个人特殊性。系统工程的认识并不是要排除这种偏见,因为本身排除偏见的系统本身也是不稳定的。所以系统工程的认识,本身也是主观的,同样具有个人意见的。但和普通的认识过程不同的是,系统过程并不追求统一的答案,而是追求更全面的认识,他把偏见看成一种具有建设性的提议,进行系统分析和评价之后,再做出一种选择。
总的说来,系统工程的认识过程是,尽量包容的,全方位的去认识它要面临的问题和环境,所以他对问题的描述一般是这样的:
某个人基于某种世界价值观在某种环境下认为某个事物是如何如何的。(CATWOE)
而要使得认识过程尽量的全面,尽量的贴近真实情况,更多的人(特别是行业专家)的认识提议,将使得问题更全面清晰。但也并不是所有的问题都能够得到更多人的支持,实际上有时候仅仅只有几个人对问题发表了他们的提议,无法争取到更多的专家对其进行提议。这个时候,就要提出一个基本的问题认识出口标准,以满足基本的对问题的认识。
问题的相关参与者将会是一个基本的要求,包括问题的提出者(领导或客户),受益者,解决者,支持者,反对者,其他参与者(供应商等),都需要对问题提出一个有建议的认识,以让组织者更全面的认识问题。也可以建立一个模型对问题进行复述,以此来全面评价问题和产生新的认识。
对于个人来说,认识问题的可以选取一定的角度,比如从整体性描述,局部性描述,拆解式的描述和系统性的描述,即可以表达系统内部的之间各个局部的关系,也可以描述系统整体与外界环境(PESTEL)的关系,也可以主观的描述对于问题的态度情感等(人们对于问题的态度决定了人们对问题的处理方式)(SWOT)。很多工程师对于人的主观态度都采取忽视的态度,实际上对于很多工程特别是社会工程来说,人们的态度将是解决问题的不可忽视因素。
关于方法
最早的方法论是,霍尔的系统工程方法论,它将系统工程分成了三维,分别是时间维,逻辑纬和专业纬度,在每个纬度下设计了不同的专业步骤,通过执行这样的一种步骤,达到对问题的解决。这里简单描述一哈:
时间维:规划阶段,设计阶段,研制阶段,生产阶段,安装阶段,运行阶段,更新阶段。
逻辑纬:摆明问题,确认目标,系统综合,系统分析,系统评价,决策,实施。
专业纬:工程,医学,建筑,商业,法律,社会科学,艺术等等。
可以看出,时间维度描述的是阶段性的工作过程,逻辑纬度描述的是工作步骤,专业纬度则是对不同类型问题的区分。霍尔的系统工程方法是针对问题能够得到清晰的描述,特别是针对物理(自然科学等)相关的工程来说,他能够得到解决,但很多时候,问题并不是很明确,特别是社会工程,他的问题并不能全面的得到认识。所以后面又有其他更加关注于人的主观方面的工程方法,他们更在乎的是人们对于问题的认识,理清人们对问题最原始的矛盾点,不断的对这个矛盾点进行深化,从而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它不具有规范的形式,所以操作难度高,于是就有了这两种方法的结合。将霍尔方法论称为硬方法后者称为软方法。
更具有中国智慧特色的物理、事理和人理(WSR)方法论。它将问题分成了3个方面,自然科学、运筹学和人。它使用以下的工作形式:
1、理解领导意图:问题的提出者,一个具有全局意识的人,对全局问题的认识和矛盾点的认识,理解领导意图的意义在于,领导的意图往往具有全局性,系统性的思考,他所遇到的问题和渴望解决的事情往往是具有全局观的,能够从全局上解决问题的,而不是片面的不系统的。
2、调查分析:使用自然科学的手段,对当前的问题所描述的范围进行收集和分析。
3、形成目标:通过调查分析,讲解问题的相关描述,决定能够解决问题的程度,与领导讨论目标,并确定和领导意图之间差距,并讨论偏差部分。
4、建立模型:模型的意义在于对于问题进行的简单复述,要具有抽象,专业,全面的特点。
5、协调关系:对于问题的描述和解决方案的讨论,各利益相关者对解决方案的态度,协调方案与利益相关者的关系,修正各个系统以达到一个合适的解决途径。同时和关联方达成认知一致,以开展后续工作。
6、提出建议:向领导提供多个解决方案,并参与决策讨论。
相较于霍尔的系统方法论而言,WSR方法论像是在可以忽视各专业技术的一样,更加专注于人的关系协调。但其实并不是如此,就如中医一样,WSR关注于人,在于他是从全局考虑,而不是从单个的自然逻辑考虑,并不把人当成一个简单机械式的动物。而是在确定各专业人员的专业水平的情况下,更加考虑各系统层级的协调(也就是人的协调)。
关于实践
讨论两种系统模型以说明存在这样的一种系统工作模式。
在自然系统中存在一种叫做反馈系统的系统,包含了正反馈和负反馈系统。在系统工程的实践中,也大量使用了这样的一种工作方式。反馈系统有助于调整系统的姿态,帮助系统应对变化。
在正常的实践模式中,也常常使用这样的一种模式。比如你做任何事情的时候,都会经历这样几个步骤,意图、决策、行动、观察、反馈和意图(循环),有时候他是实时反馈的,有时候他是延时的,但几乎所有行为都是这样的。而为什么会是这样,而在于这样一套模式,他能够提升行为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而在大型的项目里面,这样的一个系统过程则反应为:设计->决策->实施->监控->决策。
在软件系统开发过程中,则存在有:设计->开发->测试->测试报告->设计。
在机械设计中也存在一种对于行动件轨迹偏差的补偿机制。
所以人类的存在就是为了解决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