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得到的所有快乐,都是有具体所指的;我们体验到的所有痛苦,也有其产生的原因。对于一个有纠结、焦虑、偏执习惯的人,难免会受这些性格缺陷的拖累,为摆脱困境,理清思路,并做出改变,实属必要。
知道了世间事物本来的样子,对身边发生的许多事情就会有一份清醒的认知,自然不会为已经被证明了是自然规律的事情,产生不理解和抵触情绪,最好的态度是学会顺应自然,平静接受。
明白了纠结、焦虑、偏执产生的原因和效果,对解除其对我们身心健康的破坏提供了可能。当然真正做到这一点,还需要我们有意识的去认识自己,准确定位,提升自我认知水平。
求全、求认同、求完美是人性使然,只是程度不同而已,比如说遇到同样的问题,有人会比别人更紧张、更受挫、更不能接受现实。当发现自己的这个悲催的特别之处时,开始自我修正,就应该成了当务之急。纠结、焦虑、偏执实在太不能带给人快乐了。
庄子全鉴外篇达生一节中有这样一句话,“凡外重者内拙”,意即对外物看得重,内心就会笨拙。这个外物,可能是对想象中困难的恐惧,对不确定结果的担忧,即心理负担,可以想象,心理负担重了,内心自然会笨拙起来,当内心无力支撑这份负担,人说不定就会垮掉。
克服外重,一个简单的办法,是将得失心换为平常心,从注意结果,转为看重过程,这是一种心智日趋成熟的选择。当你不再只要结果的时候,或许你会惊喜地发现,过程的问题都解决了,结果还能有多大的问题呢?
受教育学知识也是提升自我认知能力的手段。知道了事物产生变化的规律之后,就不会想当然的要求,而是会顺应和接受,说到底纠结、焦虑、偏执没有正面意义,只会积聚负能量。
认识到受教育学知识的重要性,让自己具有虚心接受教育的心态,才会让受教育成为可能。认识到这一点,解决纠结、焦虑问题就算是有了个好的开端,这也正是修身养性,接受教育的意义所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