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西南联大相关的书,文笔精彩,读来仿佛身临其境,心灵跟随在路上;不煽情,平实的叙述常常让人热泪盈眶,心潮澎湃;学识渊博,写作素材繁多,但构思巧妙,今昔人和事精妙融合对比,自然流畅,毫不生硬突兀。
作者是媒体人,作家,背包客。热爱背包旅行又文笔好有情怀的文艺中年,因为对西南联大从长沙到昆明的求学之旅充满好奇和向往,毅然背包一路重访,他享受旅途,笔下的溪水、青山、田园、古迹都充满了诗意。沿途遇到的各色人等,鲜活有烟火气,在互联网宅时代的今天,仿佛是来自久远年代的温情。如果说西南联大学子一路跋涉之旅是一次新生和蜕变,那作者的重走之行感觉也像一种朝圣和净化。虽不能至,在书中体会身未动心已远的畅游之感,也是一大幸事。本年度目前为止最好看的书,真的值得推荐!
1.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平津沦陷,清华、北大、南开三校南下湖南组成长沙临时大学。1938年2月,临大师生分三路再迁云南,其中有近300名男生和11位教授及助教(5位教授,包括清华的闻一多、李继侗、袁复礼,北大的曾昭抡,南开的黄钰生)组成的湘黔滇旅行团,历时68天,徒步1600公里,最终抵达昆明,与另两路师生会合,组成著名的西南联合大学。
2.西南艰险之路。元初修筑的由湖广通达云南的普安道,在很长时间内是沟通西南与中原最重要的驿路,当年朱元璋三十万大军西征云南,徐霞客从贵阳西行游历(比湘黔滇旅行团的徒步恰好早了整整300年),林则徐两次入滇就职走的都是这条路。
3.1931年,918事变之时,中国在政治上处于分裂状态,国民政府实际控制范围仅限于长江下游各省。在“统一化”政策的推动下,西南地方军阀势力逐渐削弱,或与中央政府加强合作。1937年3月,从南京到昆明的京滇公路全线贯通。这样旅行团及西迁的各路人马可以通过这条路去云南。
4.两代知识分子的心灵之路。对于清华北大南开的教授那一代人,他们可以不必选择南下西进去大后方,他们可以留在故都,或者比如诸暨或者干脆出国,对于学生这一带他们面临的是读书还是救国这一更困难的选择,当他们为自己的苦闷心灵寻找出路时,去重庆,昆明,成都还是去延安,也是一个难解之题。参加湘黔滇旅行团的近300名学生,实际上是两次回答后筛选下来的结果。
5.大学内迁计划。7月抗战爆发,8月国民政府开始高校内迁计划临时大学第1区设在湖南长沙,以清华北大南开和中央研究院为核心,第2区设在陕西的西安,以北平大学,北平师范大学,北洋工学院,北平研究院为核心。
6.几位旅行团的教授。清华大学中文系教授闻一多是七七事变后最早一批南下的学者,这位曾经的新诗诗人、新文化运动干将,在清华讲授的却是《诗经》与《楚辞》。清华教授每服务满5年有一年休假,1937年夏天恰逢闻一多休假开始,他计划回湖北老家安心读书,结果没有实现一起往西南转移。
7月28号,日军炮击南开。留守学校的南开大学秘书长、哲学系教授黄玉生带领留守人员逃到稻田中避难。学校后来被夷为平地,黄玉生把二十几串钥匙带到南京,交到张伯苓手中。
7月30日,《中央日报》记者在南京专访张伯苓,张的那句名言就是在这时广布天下的:“敌人此次轰炸南开,被毁者为南开之物质,而南开之精神,将因此挫折而愈益奋励”。
李继侗毕业于耶鲁大学是中国第1位林学博士,先在南开后调入清华。他长期在野外考察,去长沙是为了清华与湖南省正在合建的农业研究所和农学院,当时还不知道要合组临时大学。
拿到麻省理工学院博士学位的北大化学系教授曾昭抡是湖南人,曾国藩的曾侄孙,总穿大褂,不修边幅,热爱旅行和写作。他的夫人牛津硕士归国的俞大絪,是曾国藩的曾外孙女,陈寅恪的表妹,俞大维的妹妹。两人是表亲关系。文革中分别被迫害致死。
7.神奇的照片。赵元任离开南京,妻子杨步伟认为钱买不到的东西最重要,她把丈夫寄了31年的日记,还有从相册上撕下的4000多张照片包了7小包,寄给赵元任在纽约的朋友,他不知道朋友住址,只知道他是贝尔电话公司的高级职员,就用那个地址寄了出去。这些照片顺利邮到并完好保存至今。
8.1937年7月28日,日军向北平南大门南苑发动总攻击,中国守军伤亡惨重,副军长佟麟阁和第132师师长赵登禹殉国,29军被迫撤出北平,北平沦陷。
9.四次南渡。1937年之前,中国历史上有三次大规模南渡,第一次是西晋末年永嘉之乱,晋元帝在建康(今南京)建立东晋,当时大批士大夫及庶民百姓随之南下,史称衣冠南渡,这也是中原文明第一次大规模南迁。第二次是靖康之变,北宋被金所灭,宋高宗南下,在临安(今天的杭州)建立南宋,与金隔江而治。第三次也就是吴宓与陈寅恪谈论的明末南渡,清军入主中原后明朝宗室及文武大臣逃往南方,建立起若干短命政权。这三次南渡直到王朝覆灭也没有等来北还中原之日。第四次就是1937年下半年的这次南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