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话文]
萧何病重,惠帝亲自去探视他,问:“君百岁之后,谁可以替代您为相?”萧何说:“知臣莫如主。”惠帝问:“曹参如何?”萧何说:“帝得之矣!臣虽死不恨。”
秋,七月五日,萧何去世。萧何买田置宅,一定选穷乡僻壤,而且从不修围墙,说:“子孙如果有本事,要学会我的简朴。如果没本事呢,这些贫田陋屋也没人看得上,不会被权势人家夺走。”
七月二十七日,任命曹参为相国。
曹参听说萧何死了,就通知随从们说:“赶快准备行装,我要去做相国了。”过了没多久,使者果然来召曹参。曹参微贱时,和萧何关系很好,等到各自做了将相,相互有了一些矛盾。但是到了萧何将死的时候,他推荐的人只有曹参。曹参代替萧何为相,所有政事都不做变更,一切按萧何之前的办。在各郡和各封国官吏中,选拔那木讷而不善言辞的厚重长者,做丞相府的官员。而对那些言语锋利,文辞深刻,务求声名的,则予以辞退。曹参自己呢,每天只是喝着美酒,啥也不干。卿大夫以下官吏和宾客,见曹参不理政事,都来求见说事,曹参就劝酒,喝酒中间想插空说两句,曹参又劝酒把他堵回去,喝到最后都喝醉了,也没说一句正事,这样成了常态。发现谁有什么小过错,也不追究,就给他遮掩过去,所以丞相府中,清闲无事。
曹参的儿子曹窋(zhu),在朝廷做中大夫。惠帝对曹参不理政事很奇怪,心想莫非是欺负我年轻,不懂政治?派曹窋回去,以私人身份问曹参怎么回事。曹参怒,把曹窋鞭笞二百下,说:“赶紧回去侍奉皇上!天下事不是你该问的!”到了上朝的时候,惠帝责备曹参说:“曹窋的话,是我让他去劝谏你的。”曹参脱帽谢罪说:“陛下觉得您的英明神武,比高帝如何?”惠帝说:“我怎敢与先帝相比!”又问:“那陛下觉得我比萧何如何?”惠帝说:“好像也赶不上。”曹参说:“陛下所言极是!高帝与萧何定天下,法令明确。如今陛下垂拱而治,曹参等固守职责,遵从先帝和萧何定下的章程,不就行了吗?”惠帝说:“善!”
曹参为相国,出入三年,百姓歌颂他说:“萧何立法,清楚整齐,曹参接任,守成不失,清静无事,百姓安宁。
[张居正评论说]
高帝、萧何开国之初,纪纲法度,事事齐整。为曹参者,只宜安静守法,与民休息,这是审时度势,不得不然也。若承平日久,人心怠玩,法度废弛,则又当修举振作一番,乃为长治久安之道。若不审于时势之宜,因循偷情,旷日废职,而借口于曹参之安静,则将至于颓靡废坠而不可救矣。此又为君为臣者之所当知。
[王夫之评论说]
曹参因循萧何之法,不是因为他认为萧何之法都已齐备,不需要改进。而是因为当时的形势,他不得不因循。高帝刚刚去世,吕后把持朝政,惠帝孱弱而不自振,他不萧规曹随,又能做什么呢?
[钱穆评论说]
秦灭六国,二世而亡,此乃古代贵族封建势力的逐步崩溃,而秦亡为其最后一幕。直至汉兴,始为中国史上平民政权之初创。汉初政府纯粹代表一种农民素朴的精神,无为主义即为农民社会政治思想之反应。因此恭俭无为,与民休息,遂为汉初政府之两大信念。因乱后社会经济破产,人心厌乱,战国晚年黄老一派的消极思想,遂先在农民政府中得势。“无为”之实,则为“因循”。这种趋势,在文景时期逐渐开展,到汉武帝时才孕育出新一朝之变法。
[点评]
这就是成语“萧规曹随”成语典故的来历。萧规曹随,无为而治。汉初以老庄之学治理天下。为什么行得通,那是因为“天下苦秦久矣”,秦法繁密,秦代进取,以致天下疲惫,民不聊生,故而汉初反其道而行之。这就是一张一弛,文武之道。并不是哪种治理方法好,关键看是否符合实际情况。所谓“合适的就是最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