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稍柴遗址
稍柴遗址位于河南省郑州市巩义市西南10公里处芝田镇稍柴村及小訾殿村,面积约100万平方米。1959年发现,1960年、1963年先后两次发掘面积共6900平方米。清理出窖穴、墓葬、房基遗迹,出土各种遗物500多件。遗存文化分为四期,其中一、二、三期相当于二里头一、二、三期文化,四期相当于郑州二里岗上层文化。[1]
稍柴遗址对探索夏都斟鄩提供了重要线索,对中华文明之源探索工程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1963年6月20日,稍柴遗址被公布为第一批河南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5月,被国务院核定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
文物遗存
稍柴遗址处于巩义市芝田镇稍柴村委西150米处,坞罗河与伊洛河交汇的台地上,地势较平坦。遗址东西长2000米,南北宽1000米。1959年,河南省文化局文物工作队(即河南省文物研究所前身)在调查夏文化遗址时,发现这处古文化遗址。1960、1963年河南省文物工作队、北京大学曾进行过试掘,清理房基5座、灰坑45个、墓葬7座,出土陶、石、骨、蚌等各类遗物500余件。从出土的遗物和地层叠压与打破关系来看,稍柴遗址可分为四期。近年来,对该遗址进行了复查、勘探,确认该遗址早在仰韶时期就有人类在这里生活,龙山、新砦期、二里头、商、周至汉代一直延续不断,以龙山、新砦期、二里头文化遗存为主。现遗址地表多为农田,保存状况较好。
历史
《竹书纪年》中载“帝太康即位,居斟鄩,畋于洛表;羿入居斟鄩;……”《括地志》曰:故鄩城在洛州巩县西南五十八里。《汲冢古文》载:太康居斟鄩,羿亦居之,桀又居之,”《史记》载:自洛汭延至伊汭,有夏之居。此外《汲冢周书》、《施郡志》、《前汉书》、《汉志》、《水经注》、《河南府志》、《巩县志》、《省文物志》《郑州市文物志》等均有记载。夏都斟鄩位于伊洛之间。
这块看似平凡,实则孕育着千年文明的沃土吸引着越来越多的目光追寻她、注视她、探索她。
(2)巩义名胜古迹之启圣阁
神采巩义
2017-02-26
启圣阁又名春秋阁,位于巩义市芝田镇益家窝村西北。西临伊洛河,东距山根20米,南北为伊洛河冲积平原。由柱上楹联可知此建筑最晚建于清嘉庆癸亥五月四日,该区域原为伊洛河重要渡口,原巩县八景之一。
启圣阁所在地原是一座颇具规模的大王庙,大殿内供奉河大王黄守才,启圣阁是河大王庙的附属建筑北配殿,也叫春秋阁,内供奉三国关公。1935年秋,洛水大涨,将大殿、南配殿等冲毁殆尽,只有关公殿(启圣阁)屹立不动。
关于启圣阁的创建年代,久来难以考证。2011年巩义市文物部门在大运河申遗对伊洛河沿岸的考古调查中,新发现了碑刻三块:《创建启圣阁麟经殿福财禄贵寿喜并建增神祠碑》、《江苏山阴县陆扬州府扬河通判张公神道碑》、《张尚仁墓表》,从这些碑刻的内容记载可证,启圣阁应为当时的扬州通判张尚仁于嘉庆十一年(1806)所建。因年代久远,风雨侵蚀,启圣阁的脊檐已自然损坏,大部分出檐檀条腐朽。近年,益家窝村民集资将阁楼维修一新,成为一处新的游水观景的好去处。
2008年6月,启圣阁被公布为第五批河南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保护范围为:西至河边,东至山根,南外扩20米,北外扩10米。建设控制地带为:自保护范围向南北再外扩20米,东、西不变。启圣阁建筑宏伟壮丽,富有民族建筑特色,为研究我国木构建筑的重要实物依据。
最有古风的建筑、详情不了解,有知道的告知!
往西有一座黑石关大桥,看《隋唐演义》或什么小说的、知道这座军事关隘。 但是前后走访几回、发现就这个地方: 对面为邙岭、北为黄河,前临伊洛河、后面地势高岸,东于古荥相望、东南嵩山和青龙山
这个算是证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