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发现,有时候管理跟育儿非常像。经常会遇到类似的困境,无论怎样苦口婆心的劝告、或是严厉的批评教育、甚至是动用暴力,但往往都是没有任何效果,对方即使当时满口答应,背后还是依然我行我素。
小张最近经常会议迟到,造成众多与会人员等待他一个的情况。我第一次心平气和的找他谈了下,劝告他以后开会不要迟到。效果只持续了三个星期,之后依然间歇会议迟到。第二次我以较为严厉的口吻警告他,他这是不负责任的表现,他在浪费大家的时间。效果只比上次多持续了1个星期,一个月之后,他又一次迟到了。我异常的抓狂,我应该怎么办?
今天女儿的3岁生日,家里开了个小Party,但进行中途发生了件令我很尴尬的事,所有孩子把生日礼物——各种玩具送给我女儿后,她却不让其它小孩子跟她一起玩这些玩具。这让我很丢脸。
我过去开始跟她讲道理:“把玩具分给大家一起玩吧,首先,这些玩具本来就是大家送给你的;再来,你也要有分享精神,不能这样自我。”
“不,为什么我要把我的玩具给别人玩”
我的脸色开始变差“因为这是大家送给你的,如果你不分给其他人玩,以后他们就不会再给你送生日礼物了。”我开始讲后果。
“不,我才不要把我的玩家给别人玩”
我已经变的异常尴尬“赶紧分享出来让大家一起玩,不然看我回头怎么收拾你”我开始威胁女儿了。
这都是典型问题场景。那么到底应该怎样处理,对方才能听的进去,然后改变呢?
第一、不要批评指责。
先要明白,批评指责会让人进入“战斗模式”。战斗模式是我们原始人老祖宗给我们遗留下来的一种不符合社会发展的本能,就是当进入危险境况时、极度紧张时、感觉受到攻击时进入的一种身体状态。
这种状态是身体分泌肾上腺激素,导致血液流向四肢,以便应付接下来的战斗、或者逃跑。例如遇到一头老虎,要么跟它玩命战斗,要么赶紧逃跑。血液流向四肢,大脑自然就开始缺血缺氧,自然就无法顺利思考。
被批评被指责,就属于感觉受到了攻击,进入战斗模式的结果,要么就是发怒,反驳你的批评是错误,责任在你而不在他。此时他的唯一目的就是要驳倒你,战胜你。根本就不会想到如何解决问题。要么就是逃避,你说什么他都点头应付,然后转身骂一句:这个傻逼,什么也不会做。
成人小孩都是如此。
再有,批评指责根本起不到你想要的让对方承认错误、反省自身的目的。99%的人遇到问题都本能的推卸责任,即使再明显的错误他们也不会醒悟这是自己的责任导致的。
有个巨贪的贪官被判坐牢,服刑期间病死在监牢里,整理他的笔记,在上面没有发现哪怕一点点的忏悔、反省的情绪,上面反复书写的都是对一个他怀疑举报他的人的各种怀恨。
所以,你的批评指责换来的唯一结果,就对对方的厌恶,甚至仇恨。
有哪个老师是通过批评教育让一个坏孩子改变成为一个好好学习的好孩子的?可以说是史无前例,我也基本可以断定后无来者。即使有些人自夸有此傲人成绩,那绝对肯定也是在给自己脸上贴金的不要脸吹嘘。因为这是反人性的不合逻辑事迹。
第二、设身处地的站在对方的立场上思考对方的需求。
如果我们去钓鱼,我们会用什么作为鱼饵?肯定会用鱼喜欢吃的,蚯蚓,虫子之类的对吗。你能想象用你喜欢的烤鸡腿去钓鱼的吗?
荒谬吗?一点也不。
我们钓鱼就能想到使用鱼喜欢的东西,而不是我们喜欢的东西,而在对面客户、员工、孩子的时候,为什么就完全变了,就只会使用自己喜欢、自己需要、自己感觉重要的东西去劝说他们呢?这不是跟用烤鸡腿去钓鱼一样搞笑吗?
回到我们开头的两个例子。我无论使用什么语气,批评指责小张刚才第一点已经说明了,根本是无用的。然后我告诉他他这是在耽误大家的时间,这个有用吗?让他不耽误大家的时间是我想要的,对他来说关他鸟事,如果与他自己的利益不冲突当然可以尽量满足一下,但如果与他自己的利益冲突了他肯定自己的利益,所以根本不是他最想要的。
不要天真的以为这样的人人品差,其实这是人性。你怕给人添麻烦,总是考虑的他人的感受,那是因为你不想所有人都讨厌你,给你的社会协作增加成本。如果假设所有人的记忆只有一天,唯一你有长久记忆,那么你会担心别人对你的印象,会在意不要给别人添麻烦吗?
我换位思考,考虑小张到底是为什么总是喜欢会议迟到,他的真实需求是什么?我观察会议的安排,以及小张在会议上的表现,发现原来会议本身的安排给小张造成的很大的困扰。1.会议的预期目标,具体流程都不明确,造成每次会议时间浪费;2.虽然每次会议都会涉及到小张,但是每次涉及的部分都很少。所以几次会议之后小张内心就强烈排斥这种会议,内心排斥,又浪费时间,所以经常迟到也是必然的。
解决方法就是以后会议尽量目标明确,划分与会人职责,达到高效会议减少时间浪费的目的;然后只在必要时才必须出席,涉及部分少的,又不想参与的可以提前根据主题把发言整理给会议主持。
果然在这样安排之后,需要小张参与的会议大大减少,而小张再也没有迟到。
那如果观察得不到类似上面的答案怎么办?有时候可以心平气和的跟他好好谈谈,或直接、或间接的聊聊对方的想法,从而推断出对方的需求,以及问题的原因。
而我女儿的真正需求又是什么?对于一个孩子来说真正想要的可能只是玩耍本身,不让其它孩子跟她一起玩,可能是因为她感觉受到了攻击,所以进入了战斗模式在进行自我保护。
这个时候如果继续使用强迫的方法,可能会对孩子的自尊,激发起她更强烈的占有欲,令她此生都会因为此次伤害而难以与他人分享事物。
所以此时需要做的不是逼迫她就范,把玩具让出来。而是通过组织孩子一起游戏等方法,把她的转移注意力开,让她放下心理的戒备,与孩子们玩到一起后,必然也就不会那么排斥分享她的玩具。
果然,我反省了我自己的表现后,把孩子们跟我女儿拉到门外大家一起吃烧烤,又一起唱歌跳舞。又把某个小朋友自己的玩具借给她玩耍后,再跟她商量分享她的玩具的时候就没有再表现出强烈的反对意见,虽然依然有些警戒,但好言诱导之后,她最后还是拿出了玩具与大家分享。
记住,设身处地的站在对方的立场上思考对方的利益需求。这句可能说的太烂,大家耳朵快要起茧子,但是真正做到的人却少之又少。
最后,如果实在想不到对方的需求,有一个最容易把握的,所有人都需要的共同需求,就是被赞美。
第三、真诚赞美。
为什么有那么多的人喜欢吹牛逼,那么多的人喜欢炫富,喜欢秀恩爱,晒娃……。其实他们真正的目的就是渴望被赞美。
不要骂他们庸俗,其实我们每个人内心都有一个强烈的欲望,就是《人性的弱点》里定义的“显要感”。
其实人类欲望需求的最高层次“自我实现”的某个角度解读也就是人类渴望显要感的需求。人实现了自我,做出了成绩,难道不想要受到世人的尊敬、崇拜和赞美吗?古代文人宁死也要劝谏皇上的目标难道不也是为了名垂青史,留以让后人尊敬和赞美吗?
所以那些炫富、秀恩爱的只是做的比较露骨,手法比较低级一点而已。无需鄙视,我们自己内心同样渴望被赞美。
所以被赞美是所有人类共同的需求。把握住这一点,一些日常小事上,也可无需费脑去琢磨对方的真实感受和需求,只要真诚的赞美对方,夸奖对方,事情往往就可以有转机。
但要把握住一个关键,就是针对对方真实的成绩或能力进行赞美,而不是溜须拍马、不是奉承,对于明白人,那些认知水平高的人,溜须拍马、巴结奉承对方马上就会警觉,对你的印像分大减。即使对那些不怎么明白的人,拍马手段即使能奏效,但是一来因为不是对方真正的成绩或能力,不会搔到对方痒处,不会达到最佳效果;二来会让周围人,甚至你自己看不起你自己。
还有就是要真诚,不要敷衍了事,尤其是对孩子,不要以为孩子小,他们看不出你在敷衍,看不出你真实的想法其实是干了这么点破事有什么值得骄傲的。
敷衍的赞美可能还不如什么都不说,情况可能还会好一些。因为你敷衍的赞美可能被对方解读为挖苦讽刺,导致对方的反击。
总结:
要想让你的话真的能影响到你的员工或者孩子,请注意下面三点:
1.不要批评指责。因为这除了能让你感觉到发泄的快感外,起不到任何效果,甚至有反效果。
2.设身处地的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对方想要什么。以你想要的东西去劝说对方行动,就好像用烤鸡腿去钓鱼一样荒诞。
3.请尽量的赞美对方吧。每个人都需要被赞美,包括你我。
这里是宋文峰创办的士别三日读书会,希望能给您带来收获,希望你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