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前段时间火的一塌糊涂的描写30+女性的生活职场现状的《三十而已》再到最近讨论度居高不下的《以家人之名》,似乎整部剧的爽点都在全民共愤的女主撕小三和哥哥爱上妹妹期待着有情人终成眷属达到高潮。用这种快餐式的模式制造出的冲突来强行引起观众共鸣以让女性观众找到代入感,这样的方式,真的可以定义一部剧里面的女性角色吗?
二
从完美人妻顾佳的婚姻破碎,到普通如你我的钟晓芹随便写写的小说能卖出几百万,最后再到倚靠大佬人脉翻身后选择出国留学到王嫚妮,让我不禁思考,女主们到底还是没有脱离编剧的金手指,反而让这部剧高开低走,明明可以把角色挖掘的更深刻,像她们三个就像是生活在你我身边的普通女性一样,没有从天而降的大佬,没有莫名其妙的机遇,也无论如何都做不到那个“完美”人设的妻子,母亲,女儿,因为活在现实里的我们,都不是完美的,而30+女性真正的生活状况,绝不该仅是用“从天而降的机遇” “出国留学镀金” “赶走小三自我反省重新出发” 这样浅显的点来定义。
三
再说到《以家人之名》,前面剧情搞笑温馨,到了后面且不说演员人设转变突兀不合常理(凌霄抛弃养了自己多年的父亲反而去照顾母亲,一走就是九年一次也没回来???) 我本以为这是一部讲温暖讲陪伴,并且在这过程中三个主角不断成长,互相帮助,主角们最后有各自独立的人生的超级治愈剧,大概有点像家庭版《老友记》。结果编剧可不这么干,好像一部剧无论如何也不能脱离玛丽苏式的爱情,哥哥一定要喜欢上妹妹,一个哥哥不够,还得是两个都,越来越画风变成了《帅气大哥二哥爱上我之真·狗血》,编剧把重心放在了狗血的爱情,那显然对人物成长的塑造就会薄弱很多或者说压根没有去用心打磨和塑造角色的个人成长,我期待的这部分反而越来越不再是这部剧的重点。又是一部披着家庭治愈剧外衣的玛丽苏言情剧。
四
还有前段时间大火的综艺《乘风破浪的姐姐》,一开始我大感欣慰觉得我们终有一部自己的综艺能把重心放在30+的女性身上了,结果也是越到后面越觉得,又是开始全员“女团风” 全员“少女感”,让我不禁大感失望,失望之余心里面酸酸的,仿佛在无声的呐喊着“ They can do so much more!”
五
既然要把主角们放在30+ 40+ 甚至50+ 女艺人身上,这个年龄段的女性已经褪去了20岁的懵懂,23 岁的青涩,25岁的稚嫩,27岁的迷茫,和29岁的慌乱。她们更多的是岁月沉甸下的冷静,自信与睿智,节目组为什么不把重心放在挖掘姐姐们的这些方面的更深处的特质,从这里着手来告诉恐惧衰老的20+女孩子们,年龄增长也并不是那么可怕的一件事,每个人一生都要与岁月抗衡,为何不学着更多的去包容和接纳自己?就像这些姐姐们,经历了岁月的洗涤在生活的态度上也可以更坦然更淡定,有皱纹不可怕,可怕的是失去对生活的期待和自己未来成长的渴望。
六
我身边遇到过很多惧怕衰老的女性,她们有20多岁就早早开始保养一边自我洗脑“过了25岁女生身体就会开始走下坡路”一边又多去敷了几片面膜的保养狂魔,也有40+ 50+时刻担心自己有没有多长出的皱纹和哪里冒出的白发,又或是担心闭经后彻底被上天剥夺了“作为真正的女人”最重要的标志。衰老真的有那么可怕吗?“少女感”有真的这么值得追捧吗?
七
我们每个人都曾是穿着校服笑容青涩的少男少女,那个年龄我们爱上一个人会肆无忌惮的投入全部,哪怕是一段没有结果的恋情我们也仍旧不会后悔,用非主流青春疼痛文学版的句式觉得“谁的青春不疼痛”。而我想说的是做女孩(少女)纵然很美好,可是对于大多数已经过了那个年龄阶段的我们来说,实在不该为回不去的过去和还没到来的未来而感到过度焦虑。你的少女时期过的很好,你的30岁40岁50岁也会一样好。
知乎上有个问题
接下来我想引用演员杨蓉在微博上发的一段话:
“我演了很多我都不相信的角色,玄幻的架空的,没来由也没理由的人物,我当然知道很多人说“看不懂杨蓉的戏路,同期出道的xx等都开始演孩子的妈,杨蓉还在演孩子”之类的。不是我害怕老去,而是当下的影视环境让女演员不敢老去,我们这一波30+的女演员努力维护着少女人设,不是因为我们喜欢,而是市场需要。我渴望转型,想演嫁不出去的大龄女子,或者生活里忧伤跟喜悦一起多的单亲妈妈,想拥抱这个社会和每一个观众。我更怕转型后,我被定义成中年女演员,跟那一波儿我崇拜的女演员一样成了“非常有名非常美但没有戏演”,更何况我没她们有名没有她们美。这就是中国的市场,充斥着少女修仙、少女暗恋、少女甜宠,却少见一个成熟女性的成长之路恋爱历程以及职场经历。”
正是如杨蓉所表达的这种尴尬境地,国内便大龄女演员往往只能以“挑拨离间的坏婆婆” “逼婚的强势妈妈” “只在乎家长里短的隔壁阿姨” “年老色衰打不过小三的被抛弃的原配” ,似乎除了甜宠剧里的少女,就是别人的“妈妈”和“婆婆”这两个极端。
可岂不知在这两个最浅显的极端之间,有大量的好演员面临着没戏演。我期待有一天看到张雨绮可以是黑寡妇一样的美艳又强大的超级英雄,许晴也可以是风情万种的高智商罪犯,刘敏涛可以是叱咤风云的商界大佬,邬君梅可以是手眼通天的政界领袖,正如这位网友所说:
八
年龄本不该作为限定她们发展事业的天花板,比起那些拍戏不背台词只会“12345”全靠后期配音,演戏全靠替身后期抠图换头不对自己职业的尊重和对观众负责的流量们,这些真正有演技有能力的女演员们却无戏可演难道不是一种悲哀?
九
归根结底,这些千人一面的女性角色背后,本质上还是反应了社会上对女性单一审美和刻板印象,我们缺乏的是无论在哪个年龄都独立自主,有自己人生追求非常正面的女性形象,而不是打着独立自主的女性外衣本质上还是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在等待从天而将的霸道总裁男主和备胎男二来拯救,通过收购公司,巨额转账等一系列操作来解决女主的问题,女主扭扭捏捏不接受帮助来凸显不爱钱的人设,男主只能悄悄帮女主解决问题。在这样的套路下,难免不会让未成年的女性观众潜意识被洗脑觉得自己未来的人生可以不用很努力,反正总会有男主可以依赖,可是电视剧不是现实生活,现实生活中的我们没有死心塌地爱着自己的霸道总裁男主,也更没有无怨无悔的备胎男二,我们有的只有我们自己,和我们自己不懈的努力。
十
我确实打算在接下来的的推送里整理几部我觉得拍摄立意都比较好的女性题材的国内外好剧,当然,我不得不说《三十而已》已经是国内这几年来相对不错的女性剧,或许是商业推动或许是眼光独到,编剧能够把目光定位在30岁这个女性群体上,而这个题材的剧日后必定是流量所向,希望未来能有更多优秀的编剧能写出更深刻的把主角年龄定位在40+ 50+甚至60+女性身上,我也想看看她们的故事。
——以上——
(文字为原创,图片来自于i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