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本重要的书籍都必须一气呵成连续读上两遍。原因之一是在阅读第二遍的时候,我们会更好地理解书中内容的整体的关联,而只有知道了书的结尾才会明白书的开头;原因之二是在第二次阅读的时候,我们的心境、情绪与第一次阅读时已经有所不同。
你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看完了一本书却不记得它讲了什么,或者只记得大概,却难以向别人讲述。
你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一本书看了两遍以上,每一次都有不同的感悟。
如果你都有,那么我接下来要讲的,你一定有兴趣。
先介绍一个概念:二次阅读,就是第一遍完整的阅读后,等你写读书笔记、读后感、或者想要分享给别人某些体悟的时候,再快速的阅读一遍,你会发现你对这本书的理解又深刻了,这就是我所谓的二次阅读。
现在大家都追求高效阅读,恨不得一年读完365本书,你告诉我一本书要读两遍,你是不是在逗我啊。
我可以肯定的告诉你:没有。什么是高效?高效是用百分之二十的时间得到百分之八十的回报,这是高效。而当我用百分之四十的时间得到了百分之百的回报的时候,你能说这不是高效么?
我以前从来没有一本书看过第二遍,因为已经看过了就有了个印象,也觉得没有必要再看一遍,还因为听别人说过要把时间留给新的东西。
但是之前因为看的时候没有顺便写读书笔记,然后想要分享给你们的时候,发现有些已经不太记得了,然后我又重新的翻了一遍书,当然重点看了我划过的、做过标记的地方。
就这样我都发现了第一次阅读没有注意的地方,而且又比第一次有足够的思考空间,之前认为有些很对的观点,现在却持怀疑态度,而且能够提出自己的问题,我与作者在某个点上观点不一致,这是我自己的思考,并没有对错之分。
我所认识到的二次阅读是快速的再读一遍重点标注的地方,而在我意识到之后,因缘巧合又看到了《人生的智慧》这本书,了解了叔本华所说的第二次阅读,当然他说的更好,但是我觉得对于他说重要的书籍要一气呵成连续读两遍,这个应该作扩大解释。
并不是读完第一遍立刻开始第二遍,因为第一遍读完后你的思维可能暂时固定了,所以还是要给脑子一定的休息时间、间隔时间,然后第二天或者隔了一段时间后,再来读这本书,你的收获可能更大。当然有书的可以在书上写写画画,没有书的希望你有一个读书笔记本,把第一次的和第二次的对比一下,你就知道你收获了啥。
就像学习一样,我们在一天里一段时间内学这一门课程,另一段时间学另一门课程;或者今天学这门课程,明天学另一门课程;这种间歇交替式的学习效果要比一天都学一门课程的效率要高,而且还学的更好。
我说的二次阅读并不是强调每一本书都要去读第二遍,也不是要特别仔细的再读一遍,更不是马不停蹄的开始第二遍。
我只是说有条件的、有意识的,可能你对这本书的某些地方还不太理解的,或者感觉有点粗糙还没有消化的,或者只是纯粹的写读后感、读书笔记的时候,再去翻一遍、读一遍或者看看你标记过的重点的地方,你会发现真的有收获。
最后送你们一句我在《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中最喜欢的一句话:
只学不做等于没学,只知不做等于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