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向东
好多年前,我曾经读过一本书,里面讲了一个例子,大大影响了我对激励机制问题的理解。今天的课上,我把这个例子分享给你。我不是说这个例子是真理,或者它对问题提供了正确的解释或者答案,而是在于作者引导我们从另外一个角度来思考激励机制的问题。
这个问题是:出租车为什么会有起步价?在读这本书之前,我还真没想过这个问题。记得当时看到这个问题,我下意识地以为,收起步费,是为了保护出租车司机,因为如果乘客要去的地方太近,拉这个活就会浪费一次司机的工作机会,所以,要给司机补偿。但读了这本书才知道:给起步价有可能是为了防止出租车绕路。“有可能”三个字是我加的,那本书的作者对此的解释是斩钉截铁的。
他说,司机和乘客的关系符合我们前面所说的三个条件:出租车司机和客人的信息是不一致的,司机比客人更了解道路的情况;其次,他们之间的利益是不一致的,乘客希望司机像给自己服务一样选择近路,而司机却有可能希望多绕一点路;第三,由于乘客的信息是弱势的,所以,他没有办法监督司机,防止司机绕路。
于是,怎么办呢?解决问题的办法就是给司机一个起步费。比如,上车就给司机2块钱。之后,每行驶一公里给司机1块钱。北京现在的出租车,起步价是13块钱,包括最多3公里的车费,之后每一公里收3块钱,这样就相当于你最开始支付的起步价里面,有4块钱是和行驶距离没有关系的。
为什么这样安排呢?这本书的作者给出了下面这样一个数字解释。
假如一位出租车司机一天可以拉60个活,每个活距离是5公里,加上起步费,司机每一个活的收入是7块钱。那么,60个活的总收入是420块钱。如果这位司机利用自己的信息优势拉着乘客兜圈子,比如,他拉每一个乘客都多绕一倍的路,那么,每一个活就可以赚到12块钱,看上去赚的是多了,但是,他一天却只能拉到30个活。因为每一个活的里程增加了一倍,时间也就翻了一番,也就只能拉到先前一半的活了。那么,在绕路的情况下,司机可以赚到多少钱呢?只有360块了。所以,有了起步价这个机制的设计,司机就不会绕路了,因为绕路是不划算的。
这个数字例子震撼吗?至少我在当时觉得是很震撼的。它的震撼点不在于真相是不是这样,而在于我们可以由此更好地理解身边的激励机制。没错,就在我们身边,有很多激励机制,可能我们每天都会见到,但是,我们并没有意识到,也没有对它们背后的逻辑进行刻意的分析。总之,这个例子对于我理解激励机制的设计,理解激励机制的功能,影响是很大的。今天,我把这个故事分享给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