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接触到对这部电影的评价大部分较高,于是抱着“虽然被剪了但故事整体应该还是很不错”的想法去了电影院,开场前还担心自己带的纸巾不够多,到时候哭惨了太狼狈。
或许是期望值过高,我没有得到期盼中的情感波动和共鸣。
画面很美,幻境中的大海和天空色彩绚丽,鲜艳的颜色在银幕上流动,海中餐厅服务员的皮毛蓬松柔软非常可爱,然而这更衬托出情节的不完整。
本作主人公,名叫参宿的小女孩,父母离异,妈妈离开,爸爸组建新家庭,她有了同父异母的弟弟,也自此受到的只有漠视和责骂。积年累月的负面情绪让她被抑郁症缠上,然而,就像大部分家长会做的那样:“你没病,多笑笑就好了。什么抑郁症,医生净瞎说!”但是什么都没有改变。她内心依旧灰暗,唯一的盼头就是生母,因此对妈妈的呼唤贯穿了整部影片。在一次全家海上旅游中,她被妈妈的幻觉引诱到甲板上,在滔天大浪中掉进水里,开启了幻境中的历险。
对于没有被抑郁情绪困扰的普通人(我)来讲,参宿不断呼喊妈妈的镜头虽然不多,但每次都较长,一开始可能有一些触动,但逐渐失去耐心,变得厌烦。我理解抑郁症患者可能会有特殊的表现,从这个角度看来似乎也情有可原,但这不可避免地让我对这个角色的好感下降。
在海中幻境历险时,参宿的抑郁情绪发作会引来“丧气鬼”,一种具象的、有破坏力的怪物,因此船长南河一开始非常嫌弃参宿,恨不得马上丢掉她。对于“丧气鬼”,我理解为这是抑郁患者发作时对物理环境和周围人情绪的破坏作用,让人避而不及,的确生动。
接下来是我最不满意的地方:船长南河为了不引来丧气鬼,假意安抚参宿,许诺帮她找妈妈,实则在下一次靠岸时直接丢下她驶离岸边,还冲她嚷嚷诸如“你妈就是不要你了”“你这个丧气鬼”“你就是没人要”之类的话语;下一刻,看到参宿即将被丧气鬼吞没,他又突发恻隐之心,跳回去将她救出,并在这之后的时间里扮演起了拯救者的角色,最终让参宿脱离抑郁。我看到有人评价南河“市侩表面下藏着大爱的心”,我不以为然。若真有大爱,怎么会对孤苦无依的小女孩故意说出如此冰冷带刺的话语?参宿就是个把妈妈挂在嘴边的小孩,大人想看透她轻而易举,知道她最想要什么,也知道什么最能刺伤她。但是南河竟然这样说了出来?究竟是怎样一个没有怜悯、同情的恶人才会这样做啊。因此,影片后面对南河形象的大逆转让我摸不着头脑,对之后南河牺牲自己救起参宿的煽情完全无感。
抑郁症目前在国内还没有广为普及,其中的因素也包括其诊断更多依靠病人的主观感受,也因此,更多人对其不以为意。我猜想也许与这个题材有关,导演放了很多隐喻。但是依我来看有些太过生涩,若是面向普罗大众则显得不合适了(说实在我也没有兴趣细究)。
最后说到画面,流光溢彩的确美丽,但是其中有几个慢镜头给得不知所云。参宿和南河第一次见面是参宿初入海中餐厅,将一切弄得乱七八糟。此时影片给了一个慢镜头,色彩流动,忽闪忽闪:美则美矣,但我不知道这是想做什么,有何深意。
据说原版被删了好多才得以上映...我倒好奇这删的缘故。但是就这碎片来看,整个故事也并不出色,甚至有很多纰漏。只能说尝试是好的,在国内相关题材的创作的确不容易,需要细想和更多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