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系列(一)
前一段时间,江苏卫视《我们的挑战》在上海录制,薛之谦突发意外状况,因为急性肠胃炎、高烧不退而前往医院治疗。工作人员透露,薛之谦已经连续十天低烧。
同样作为综艺明星,去年上了26档节目的宋小宝,不久前也因为录制《食在囧途》过于疲劳,突发肠胃炎,这一病让他萌生退意:“我跟大家提前打个招呼,我本人身体呢,压根就不怎么好,所以呢我要请个假,为自己好好活一段时间,因为真的是身体撑不住了。”
稍微注意一下,时事热闻,各行各业明星人物,各行业明星人物为了事业发展,积劳成疾的新闻屡见不鲜。
对比一下,看看大多数人的工作状态,是怎么样的呢?每到周五就欢呼雀跃,到了周一早上,就整个人都不好了。为什么这两类人对于工作的态度与行为,差别这么大呢?
首先,工作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概念呢?百度百科的定义是劳动生产,然而这种定义并不能给我们带来什么指导意义。我们从时间的顺序上,来理解我们怎么看待工作。我们在学龄前,是没有工作的概念的,我们被人照顾,通过玩耍与社会进行互动,掌握基本的思维和行为规律,大多数家长不会进行太多的干预。我们在上学之后,有了上学,放学的概念。上学是一大群人聚在一起,被动的按照老师的要求学习知识,我们的教材是指定的,教学进度是指定的,同学是指定的,基本跟学校相关的一切,都是被指定的;放学是完成作业和玩,完成作业是上学的延续,玩是按照自己的想法进行认知和互动活动,需要你去主动发现自己的想法和需求,选择自己的伙伴,挑选自己想要从事的游戏。
在整个的上学过程中,我们经历了一个学业任务不断加重,被动型任务不断变多,游戏时间不断减少,主动型探索时间不断被压缩的过程。对于很多的孩子,主动型探索时间在上大学之前,已经被降低到可以忽略了。
进入工作以后,由于作息时间的相似性(都是利用了白天大部分时间),以及场景的相似性(都是一群人聚在一起,在一个人的领导下,完成一件事),对于大多数人,上学的概念自然的过渡到上班的概念,放学的概念自然的过渡到下班的概念。概念没有区分开,行为就必然相似。
当这个概念再次延伸泛化的时候,上班就变成了工作,下班就变成了生活。
说到这里,你就能大概理解了,为什么很多对于工作是这么的不情愿,找不到工作的乐趣了吧。
社会不断影响你的观念,让你被动的把工作和生活分开。大多数人觉得生活面对的是舒适圈,朋友圈,做的是自己愿意做的事。工作面对的同事圈,陌生人圈子,做的是自己不愿意做的事。这种概念的确立,就已经让你对工作不自觉的产生了厌恶,谁不喜欢舒适呢?
其实工作和生活本就是一体的,我们来看生活的定义,生活狭义上是指人于生存期间为了维生和繁衍所必需从事的不可或缺的生计活动,它的基本内容即为食衣住行生活。广义上指人的各种活动,包括职业生活、个人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工作本身就是一种生活,是你生活的一个角色。
工作能够展现与实现自我价值,是你与社会进行互动的最有效方式。
我们再来看看那些过度劳累的明星、企业家、科学家们,在澄清了关于工作和生活的定义之后,我们应该可以认识到,他们当中的大部分人,是主动选择这种生活,享受这种生活的。他们认为工作是生活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并且以工作为乐的。
认识到这一点,我们对于他们过度劳累的看法,就不会是什么回归生活,给自己一些休闲时间,放松自己,挣那么多钱有什么用之类的。对于他们,怎么才能更加有效的使用身体,找到些快速恢复身体的技巧,养成一个好的饮食习惯,怎么在短期效能和长期效能之间,找到符合自己的平衡点才是要解决的问题与讨论焦点。
别再把工作和上学混为一谈,不要对立你的工作与生活,主动构建你对于工作的理解,找到你的独特位置,创造你自己的生活吧。
PS:你是怎么理解假期这个概念呢?是大吃特吃,还是大睡特睡,你有没有主动构建你对于假期的定义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