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2016年花了18万,科科。
作为一个爷们儿,我生活向来简单。
吃不算贵的外卖,住不算贵的单身公寓,一年四季两身换洗衣服,冬天也懒得买羽绒服,出门要么地铁要么滴滴,没买车没保养,也不用交罚单,就连打游戏,我玩的都是免费的英雄联盟,皮肤都买得少。
那颜sir,你特么怎么就花了18万?!
咳咳,说来话长,我便长话短说……
虽然我对吃穿住行不太感兴趣,但我对“学习”还真没太多抵抗力。下面我就列举一下,2016年,我到底是怎么把钱花在学习上的。
在行
我的手机里有个软件叫“在行”,截图如下:
在这个软件里,我可以花几百块钱找一个行业大牛和他线下一对一沟通。
你没看错啊。
行业大牛!
面对面!
一对一沟通!
而且只要花几百块钱!
像截图里的人,吴畏,他是艾瑞资本合伙人,也是天使投资人,在正常情况下,如果我想要见他,并和他坐在一起喝喝咖啡聊聊天,少说,我也要再摸爬滚打混个三五年才行,有篇文章怎么说的来着——“我奋斗了18年才和你坐在一起喝星巴克”,就是这么个意思。
但现在,我只要花800块就可以和他聊聊怎么快速融资,花500就能让他把几十年的B2B销售管理经验传授给我,还能加他私人微信,和他更进一步交流,世界上还有比这个更值的吗?
我以前在读书的时候明白过一个道理:
一个人的高度,是他的社交圈子决定的。
像我这种死宅死宅的boy,基本就没有社交圈子好嘛!每天“上班-回家-上班-回家”,见到的人除了同事还是同事,几个星期整个人都蔫掉了,不是说同事的水平不高,而是总在一个圈子里呆着,会不自觉地进入“舒适区”。
进入舒适区,对于一个二十四五岁的人来说是很可怕的。
但“在行”能让我遇见形形色色的人,关键是,能遇见形形色色牛逼的人,这么个能极大程度帮我提高圈子质量的工具,我真是要好好感谢它祖宗十八代!
“在行”现在只在北上广深等几个地方开放,如下图,如果你住在北上广深,那我真是羡慕你羡慕得牙痒痒。
我住在南京,我想拜访这些大牛只能往两个地方跑,要么杭州要么上海,来回路费600+,住一晚300+,最最少的花费都在1000左右。所以我每趟都一次性约3~5老师,学费一两千不等,再加上请老师喝咖啡,或请老师吃个便饭,可能又是大几百。
总之,一个周末,我会迅速花掉2000~3000,比我妈买化妆品花得还快。
记得连续好几个月,四个周末我全都约满,学到的知识、得到的人脉直接用到工作里来,给我也给公司带来极大收益。后来,实在因为学到的东西太多没法消化,只好叫停。
培训
我参加起培训来也不咋吝啬。
想想也是,像我这种,还没毕业就四处借钱参加外贸培训班, 不惜负债一万也要掏钱买米课的人,手上有几个闲钱会存起来?难啊……
我现在的身份是米课讲师,没错,就是在上面提到的,还没毕业就负债一万报名的米课,现在想想,我还是挺佩服当时的自己的,因为我对未来有盲目的乐观。要知道,那个时候(大学)我还只是个没创收能力的孩子。
毕业后,我得到了和米课创始人Mr.Hua共事的机会,在工作期间,我也在不断学习。
前几年观念保守,还不太愿意花太多钱学习,但后来想通了,明白了这些其实真的是小钱,从2016年开始,我就各种参加培训。
VIPABC,学费23456元,打完折21456元,我在工资还是每个月3000的时候,眼睛都没眨就买了。
学UI网培训,学费8000+1980,我在工资还是每个月6000的时候,还是眼睛都没眨就买了。
新生大学会员,3600,李笑来付费群,2000,还是眼睛都没眨就买了。
第九课堂,蓝铅笔,线上写作班,几千,几百,我都买买买,买完后就做班里学得最好的学生。
这些培训让我的能力突飞猛进地增长,增长的能力也在工作中不断放大,帮助我获得更高的收入。
虽然它们一度刷爆了我的信用卡,但后来全都还完,甚至现在都不怎么用得到信用卡,从负到正,从正到正正正,如果我不学习,如果我舍不得花钱参加这些培训,有可能做到吗?不可能的啊……
所有的花费都是值得的,在工作里,很多宝贵机会,原本是不属于我的,但我舍得花钱参加培训,所以这些机会就是我的了。
很多人都抱怨自己没有大机遇,希望自己能多得到些表现机会,但在我看来,你和身边的人吃同样的饭,走同样的路,呼吸同样的空气,在同一家公司,凭什么你的机会就比别人多呢?
很多机会是要靠钱买来的。
很现实,但很真实。
经常有人给我留言,说,颜sir,我看中了某某某课程,但死贵死贵的,你说我该不该买?
我问,你钱够不够?
他说,够是够,但……
我说,够就买,只要不负债,参与你能承受的最贵的培训。
PS:虽然我的确曾负债学习,但我不提倡来找我聊天的朋友负债,免得误入歧途,年纪轻轻去裸贷(你是男的还没办法裸贷,哈哈)。
工具
我喜欢用苹果笔记本MacBook,主要是两方面原因。
第一,这破电脑没法打游戏,别笑,我认真的。
最开始我买MacBook,就是看中了它显卡垃圾,而且只要玩游戏,表面温度就烫到能煎鸡蛋,而且不管我如何谷歌百度“怎么在苹果上安装英雄联盟”,没法安装就是没法安装,喜大普奔。
第二,MacBook能极大提高我的效率,很多Windows用不了的软件,在macOS上都可以欢快地跑起来。
比如,FQ软件(FQ什么意思?咳咳,你也上谷歌的吧?),windows上的这玩意儿死了一大片,mac上的依然坚挺,甚至现在用的是年费600的,只能适配mac的黑科技FQ软件,看youtube能满速……
这对我简直太重要了。
再比如,能记忆一切密码的1password,虽然买来要498元,但花了那个钱,除了主密码外,我就完全不用花力气记任何密码了啊,这能帮我少死多少脑细胞?这些脑细胞,又能帮我完成多少工作?这软件的价值也没法估计。
再比如,可以无限量ctrlC、ctrlV的paste,能播放白噪音的noizio,能让我谨遵番茄工作法的justfocus,能极大提高我搜索效率的Alfred……啊啊啊,这些付费工具简直列不完,它们都能极大提高我的效率。
甚至我现在在用的码字工具markeditor,也是我精挑细选才选出来的工具,支持markdown语法,打完字完全都不用排版。
甚至!我打字的方式,都用工具从以前的“全拼”,改为现在的“双拼”(比如“上床”两个字,用全拼打,是“shangchuang”,用双拼打,是“uhil”),为的是什么?还不就为了把效率提高到极致呗?
工具是可以塑造一个人的。
我相当多学员很好奇,说,颜sir,你一天有48个小时吗?怎么能每天如此高强度地工作,还能如此高强度地学习?
废话,我想尽了一切办法花钱把我的效率砸上去,如果每天不比不用工具的人多出四五个小时来,怎么对得起我花出去的钱?
有句话这么说的:
人类之所以成为人类,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因为他们会用工具。
如果你不学着使用这些工具,那你面对的,就将会是像我这类人的不公平竞争。
上面三点——“在行”、“培训”和“工具”,大抵便是我2016年花了18万的元凶。
啊,18万,好心疼。
2017年,我争取再花18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