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蒙是山海经里的一种怪物,它长着人的模样,但是却有一堆很短的翅膀,它想飞,可是它飞不远,羽蒙住在羽民国里,那里靠着山,它每天都要到山边,想试着用自己的翅膀飞远一点,再飞远一点,可是它每一次都摔下来,每一次都惨败。”
前段时间,网络上出现了一句特别耐人寻味、引人深思的一句话,叫做:我们终于变成了曾经自己最看不起的那种人。也许这是现今社会很普遍的一个现象吧,屈于生活的压力、城市的快节奏、高物价,越来越多的人忘记了自己曾经上路的初心,不断地改变自己去迎合这个社会,但谁希望这样呢?不还是被迫的是无奈的?因为要生存呐,不适应不遵守这个社会的游戏规则,怎么生存下去?电影《等风来》的女主角程羽蒙也是这万千与她惺惺相惜的同胞们中的一个小小的缩影,在上海这个繁花的大都市里打拼着奋斗着想要找到自己的位置,想要触碰她那些从小到大不断缩小不断缩小直至没有梦想的愿望,即使外表光鲜亮丽,在人前显摆得自己有多高学历、多懂艺术审美、有多好的工作与生活,但在人后,只有她自己清楚,是自己愣是把自己塑造成了一个内外不一致人前人后不一样的假人,人前威风,人后凄凉,只有她自己心里清楚,她在公司的地位如何,她的生活状态如何,她内心真正是怎么想的,她是怎么熬过来的,她真正是怎么样的人。像她这样活得不明白不通透的人在大城市很多,多她一个不多少她一个不少,很多人看完这部电影会认为这是一部爱情片,男女主角在尼泊尔旅行的过程中越发了解彼此,从互怼走向一起,可是我却从另外一个视角看到并获得了不一样的启发。
电影看似爱情片,实则是女主角探索人生意义、自我救赎的一部好片子,为什么这么说呢?
女主角满心欢喜策划了三个月的意大利公派旅游被杂志社临时换成了去尼泊尔,一个发展落后的东南亚国家,但她却不得不即时调整心态出发了。这趟旅行女主角是有任务在身的,要交出一篇以“在世界中心呼喊:我很幸福”为主题的稿件,在女主角给杂志社主编交了稿子后,主编在电话里给了她一顿教训,主编告诉她尼泊尔不用去她也知道,条件特差,生活特苦,但奇了怪了,他们怎么就那么幸福?眼神都特清澈,笑容特灿烂,顿时衬得女主角心存邪念了,开始觉得自己做的这一切都没意义,要追求精神层面的存在感了?出一次国,去一次越南、老挝、柬埔寨回来就不好好说人话,成天抱怨国内空气差物价高、人心复杂、眼神肮脏,出国前偷鸡摸狗的事儿没少干,回来假装的开始抱怨这个,看不上那个,这样的人她看多了,真不多女主角这一个。别以为去趟尼泊尔就能琢磨出什么来,出世入世这事儿没那么简单,出去演演游客、村里体验一下生活拜个佛留个影儿就顿悟了?那她要扎在静安寺磕半年头是不還能成活佛呀?要瞧不上现在的生活就趁早别回来,要还想回来接着过,就索性别给自己下这种套儿,还没高调的资格呢就嚷嚷着要低调,还没活明白呢就要去伪存真,这是一种最损己不利人的行为,自己特别地假,别人看着也非常累。女主角现在可能是挣二千块钱一个月,可是她必须得写出挣两万块钱的生活,要让读者们嫉妒她吃的好用的好,羡慕她的生活,这样他们才能有奋斗的动力,这也是他们杂志存在的意义和价值。
“你们所选择的新闻与传播专业,是这个世界上最伟大的专业。因为以后,你将会成为这个世界的扫雪工,假象、虚伪、流言有的时候像一场大学把这个世界盖住了,大家出来赏雪会说:这个世界真美啊。但是,被雪盖住的那个世界才是真实的。所以,我们需要扫雪工,把那些诱惑人的假象清扫掉。就算你们在扫雪的时候有人会骂你们,但是只有你们自己心里清楚,你们所做的事情是正确的。”
在主编的教训与恍惚中,女主角想起了上大学的第一天,老师对全班同学说的一番话,她不禁陷入了沉思。主编在对女主角说这些话时,她刚从社交晚会应酬完出来,拿起热腾腾的小串串站在街边就吃。是呀,主编何尝不是过来人,她也有过挣二千块钱一个月的日子,那时候,她想必也是被逼着写出过两万块钱一个月的生活,至于怎么写出来的,她也是拼尽全力才死磨出来的吧,曾经如此艰难地过来,才会对后辈如此感同身受,可是她无法做到慈母般的教导,因为这个社会的游戏规则是残酷的竞争是激烈的,每个人都为了自己与他人拼死拼活,只有深谙社会的游戏规则并坚强努力地武装自己才是强者的做法,所以也难怪她会给女主角放狠话,她发工资给女主角不是让女主角做自己的,她是谁她怎么想的那根本不重要,在主编那里,在强大的社会游戏规则面前,只有用稿件用结果说话,什么意义什么情怀什么人生哲学都是屁。
我也不禁思索起来,如果是作为一名以写稿为生的人,是写真实的还是被雪盖住的世界呢?作为这个社会中的一员,是配合这个社会的游戏规则玩还是坚持做扫雪人坚持做自己不违背内心的真实想法呢?
女主角在去到尼泊尔后,依然带着厚厚的一个伪装的外壳面对着同行的所有人,心里也一直存有对于无法去意大利被迫来到尼泊尔的愤愤不平之情,这一切都被同团的富二代男主角王灿默默地看在眼里。就像女主角在片中和男主角发生争执时说的心里话,她把原本爸妈给她取的名字程天爽改成了程羽蒙,是因为她知道自己叫不了天爽,她无法让自己做到像这个名字表达的这么简单的含义,她内疚于无法实现爸妈期望她快乐的这个小小愿望,她知道自己名字的矫情和做作,知道自己人前人后的差异与伪装,知道自己既鄙视富二代败家子,觉得自己辛辛苦苦挣的钱都捐给他们挥霍去了,却又费尽心思伪装自己想让自己显得像她年轻时候特看不起的那种人,她其实一直都知道自己是怎么样子的,这个样子就是她。
看到这里,我特别能感觉到女主角没说出来的潜台词:我知道自己像你说的这么虚伪这么假这么分裂,活得这么憋屈让自己和别人看的都累,可是我没办法呀,我这些平民老百姓一年的消费就只能是你们这些富二代一天的挥霍,我当然恨你们呀,命运早就已经设定了我是这个样子,它就給了我这么多,我无论怎么奋斗怎么努力也无法获得再多,我真的好累,所以我也在不断地寻找,我也在努力地想要挣脱命运的牢笼呀,还有别的路吗?还有我可以走的路吗?
这仿佛也是无数人内心的挣扎,内在的心声......
你说女主角可怜吗?很多人一定会说,可怜。你说女主角可恨吗?我想说,可恨,可恨不是说她人格上以及各种矫揉造作虚假伪装的可恨,而是对命运对生活的看不清楚看不明白看不透,谁会不承认这样的人生活得太过糊涂了?不可置否,当眼前被迷雾遮挡,人生就必然是过得不清不楚、是被迷糊地推着往前走的,这样的经历每个人都会经历,无一例外,没有这样稀里糊涂过的日子,又何来后面清晰明白、柳暗花明的自在人生,女主角不过是处在人生的一个重要的转折点罢了,从迷雾到迷雾散开,从看清自己到看清人生的重要阶段,她并没有错,只是对于自己上路的初心与后来社会游戏规则的加诸身上二者感觉迷糊不知道怎么办罢了,作为记者作为作家,她谨记当初大学里老师的教导——当个扫雪人,让大家看到被大学覆盖的真实世界并以此为宗旨,这样的她、这样的发心是值得我们每个人尊敬的,但一旦面对着外界社会设立的种种规则、要求,为了生存,她是否要改变自己的初心来满足迎合它们的需求呢?这是内在挣扎的起源,这是导致她内外分裂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恰恰地,她想要二者兼得,却又在没有看清人生悟透人生的前提下,作为记者她若要遵循内心去做扫雪人,她是不合格不纯粹的,作为现实的社会职业白领,她也是不称职不合格的。于是她终日在二者之间徘徊、游荡,就像一只飞在天空永远无法落地的小鸟,又像那只身上只有短小的翅膀的羽蒙永远飞不远,每一次都摔下来,每一次都惨败。
因此,这并不是一个关于天平的两侧,该站哪边的问题,而是包括女主角与我们自身在内看清自己是谁看清人生并且明白自己的人生到底想要去往哪里的问题。
影片里有个特让我感动及触及我内在的情节:
离开尼泊尔前,男主角为了让女主角鼓起对生命的勇气,把她带到了玩滑翔伞的山顶,准备陪伴女主角一起完成这次空中翱翔。纵然女主角畏高也抵不过心里对在天空中翱翔的渴望,他们穿戴好装备互相背对着,这时女主角深吸了一口气,说:
“好,我准备好了,什么时候冲?你别耽误时间了,飞吧。”
“无论你有多着急或者多害怕,我们现在都不能往前冲,冲出去也没有用,飞不起来的,现在你只需要静静的,等风来。”
......
她静静地站着,面朝大山,此时她的脑海里过了生活里的无数场景,包括自己对于爸妈的不舍与关心、日复一日地机械性工作、自己深夜里的迷茫与不安、到了尼泊尔面对主编催稿却面临一系列阻碍、到最后也无法交稿、被同事的稿子顶替到面临被解雇的结果,当在生命里的各个情景各种面向都崩塌的时候,她不得不被动地接受当下糟糕的现状,与一群不那么有内涵的团友继续进行着这看似糟糕的旅行。正是这样一个从现实的抨击到被动回到内在去思索自己的人生的这么一个反转的过程,女主角完成了现阶段对自己生命的思索,完成了内在对自己生命的救赎。
风来的时候,她纵身一跃,展翅翱翔......
随着电影的结束,我跟随女主角思考探索的旅程并没有结束,我回到了当下,回到了我文章一开头问自己的问题:作为一名以写稿为生的人,是写真实的还是被雪盖住的世界呢?作为这个社会中的一员,是配合这个社会的游戏规则玩还是坚持做扫雪人坚持做自己不违背内心的真实想法呢?其实前文早已给出了答案:这并不是一个关于天平的两侧,该站哪边,该选择A还是B的问题,而是我们自身在内看清自己是谁看清人生并且明白自己的人生到底想要去往哪里的问题。
曾经的我,甚至可以说,直到前两天的我,和片中女主角的遭遇是类似的,无法看清自己、看清人生,有时飞的时候无法停下来落到地面,有时又飞不远总是摔倒惨败,我也对现状对未来迷茫、不安、恐惧、焦虑,我既希望能安住于每一个当下,只出于灵感去做自己有感觉、享受的、快乐的事情,在无为中提升自己,静待属于自己最好时机的出现,即使这种方式的生活是没有收入的,或者收入的管道没那么快呈现。同时我又会时不时地想着去找一份稳定的工作,每个月都会有固定的收入,减少自己的焦虑、担心与恐惧,可是每次上网找工作、去面试,我会发现这些所谓的世俗工作有着各种条条框框、规则、制度、要求,我的内在在走进那些面试的地方就立刻感觉不舒服、起抗议了,于是就会又一次放弃了找工作的想法。然而回到生活中,我又无法安住于每一个当下,时不时就焦虑、担心与恐惧未来,头脑总在过去与未来中穿梭,在找或不找工作中打架,时间长了,我变得越来越情绪化,即使会经常打坐静心,上身心灵课程回到自己的内在去观自己,外在的不安等情绪会慢慢地减少,也越来越容易让自己处于当下,可是我的内在知道,我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点没有悟出来没有过,这是根本,也是终结我这种纠结迷茫状态的钥匙。是的,觉知觉察,经过了这一段时间每天在小事当中去看自己,终于在看完这部电影后我迎来了人生的重大突破,我现在很清晰明了的是,我可以心甘情愿地跟着大众社会的标准去认真工作做事,不埋怨,前提是,我看清楚了这一切,我知道自己是谁,在做什么,要往哪里去;我也可以就铁了心地做扫雪的那个人,做自己,而不是跟着大众一起喊:哇,雪真美呀。无论我现阶段要去选择当哪种人都是允许的,都是可以的,没有对错,只要自己的心是定的,安住于自己所做的决定就足够了。
最怕的是,既想要世俗的成就又不想遵守游戏规则不付出不去认真做事,整天在自我批判、抱怨、弄得自己苦兮兮的,这样的人是活得最拧巴的,时间都花在内耗上去了。我曾经听过一句话:生命是道场,生活是课堂,我非常认同,不是说只有呆在深山老林里、黑洞里自己观自己才叫修行,在红尘当中去好好做事也是修炼自己心性的很好途径,认真生活的人都不修行,真正活明白的,都到生活里去认真做事去了,他们也许看起来很低调很普通很不起眼甚至默默无闻,但他们是秉着自己的一颗真心在这人世间做事的,不抱怨不废话,就那样默默地付出,默默地干着,把事情做到极致的同时,除了修通自己,也会唤起他人心中的良善与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愤世恶俗的人不同,这样的人是活通透的,有句话是这么说的:真正的英雄主义是,看清生活的真相后依然热爱生活。相信这些在生活中默默认真付出做事的人,就是这样的。这是一种人生的境界,是需要足够的经验沉淀感悟才能到达的自在境界,地藏王菩萨也说过,我不如地狱谁入地狱,虽然对大部分人来说没有那么悲壮,现实生活也不需要我们真的去现身捐躯,但意义是相同的,都是在做事中渡自己,去体验众生的苦,才会升起慈悲心,去协助更多的人醒来。
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既然还无法做到像菩萨、佛陀那么伟大,是不是可以先回到自己身上,先把人做好,做好人的事情呢?
既然不想太委屈自己,违背自己的心,我可以选择一份我相对喜欢、能够接受的工作,在做事中打磨自己的心性,业余时间做自己喜欢的享受的事情。许多人包括我也很执着于天赋才华这个事情,会很想找出自己到底擅长做的是什么,可是欲速则不达,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时间点,都有自己的人生轨迹,出于着急、控制去做的事情都是头脑的,只会是徒劳无功,浪费时间浪费精力。现在的我相信当我把自己的心照顾好,安住自己的心,带着这样一颗纯粹、专注的心去做事的时候,我的心会越来越敞亮,我的身心会越来越通透,此时天赋才华会自动呈现,等到因缘具足之时,就是可以从世俗工作中出来、完全做自己绽放自己通过自己的天赋才华去协助更多人醒来的时候。若真的选择了,就请把心住下来。既然说好要遵守社会的游戏规则去玩,就努力去做好让自己问心无愧呀。集体意识不是认工作求生存吗,不是认功成名就吗,不是认钱吗?那就在做事中让自己值得配的这个钱呀,让他人对你心服口服呀,而不是嘴里说着金钱待我如浮云,背地里却连下一顿在哪都不知道。有理想有追求有梦想很好啊,追求精神上的自由很好呀,可是别走偏了,天空与大地,飞翔与落地,总要有个衔接口吧,既要往上生长,也别忘了忘大地里扎根呀。不是说只做自己不做事不实际太冒险了吗?那就先扎根,在工作中好好工作好好做事,工作之余向上生长做自己热爱的喜悦的事情,等某一天时机成熟我再全然地去做自己喜爱的事情,这样是不是也不失为一个曲线救国的方法?当然有的人如果对于自己完全不去做世俗的工作,只是活在当下,有感觉的时候做自己喜爱的事情,这种情况在他自己的能力范围之内,他有这个条件,他没那么多压力,反而可以很安心很享受,没问题呀,也许这就是他的人生所要走的道路,也许他会更快地创造出他想要的机缘与理想的生活,谁知道呢?
看到了吗?所有人的时间点与选择都不一样,但这不在于如何选择,而在于你的心能够安于哪一种状态下,你清晰自己是谁,你清晰自己的心想带你去往哪里,这才是最重要的。
记得机缘没到的时候,只需要,静静地,等风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