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份读完了沃尔特·艾萨克森所著的《列奥纳多·达·芬奇传》,精彩绝伦,非常喜欢。
本书的起点是现存的七千多页达芬奇笔记手稿,作者认为这最能展现他的思想。在书中引用的一页笔记上,杂然并陈着一系列达芬奇一生中重要的主题。如果我们细心观察,会发现各个看似没有关联的文字或图形,在内在有着深度的关联。比如老人的血脉和大树的根脉,卷曲的头发和水流……
达芬奇跨学科的才能跃然纸上,是有史以来对好奇心的最佳纪录。对我们大多数人来说,好奇只是一阵子,达芬奇却好奇了一辈子。他从不放过自己的好奇心,而是带着盎然的兴致去追寻,去解开背后隐藏的大自然和艺术的密码,留下了灿烂的文化遗产。
身份密码:私生子、文艺复兴人、宫廷画师、演出制作人、总建筑师和工程师、同性恋、左撇子、素食者
列奥纳多·达·芬奇1452年出生于意大利佛罗伦萨的芬奇镇,达·芬奇是他的姓氏,本意是“来自芬奇镇”。他的家族往上数四代都是公证员,当时私生子并不是公众眼中的耻辱,在贵族阶层尤其如此,诸多统治者都是私生子,中产阶级虽然对私生子的宽容度没有那么高,佛罗伦萨的公证员行会不接受私生子加入,因此达芬奇得以逃脱了子承父业的命运,可以和他同时代那些私生子出身、充满想象力的年轻人一样,无拘无束地发展自己的想象力、创造力,成长为时代所渴慕的通才。
达芬奇与祖父和叔叔在芬奇镇度过了自由自在的童年,他一生对于自然的热爱和深入观察很可能在这一时期就埋下了种子。一直到他二十多岁,他都是其父亲唯一的孩子,12岁时父亲接他到佛罗伦萨接受教育,14岁时跟随艺术家和工程师韦罗基奥学徒。
六年的学徒生活不但让他接受了刻意练习,也打开了与艺术相关的视野,甚至几十年后他还在笔记中重现作坊的机械设备。韦罗基奥可以说是他艺术上的父亲,他的作坊虽然在商业上并不成功,但却培养出了达芬奇这样不世出的艺术家。达芬奇从这里继承了太多东西,从绘画到解剖学,从衣褶写生到光影效应,从庆典演出到力学研究……
达芬奇甚至继承了韦罗基奥不按时交付作品的习惯。这也导致他25岁自立门户后商业上的失败。五年内达芬奇只接到了3份委托,1件从未开始,2件半途而废,这两件分别是《博士来拜》和《荒野中的圣杰罗姆》,都对后世影响深远。
他一生的杰作都不是以完成委托为目的,《最后的晚餐》画了四年,据记载,他经常长时间地观察自己的作品,偶尔添上一两笔,委托他的修道院长跑到米兰公爵那里去告状,达芬奇却说,“有极高天赋的人,工作越少反而成就越高”,还说,他一直没有为犹大找到合适的模特,如果修道院院长再纠缠他,就用院长的头像。
艺术密码:商业上的失败,艺术上的创新,内在情绪与外在姿态的联系,心理画像,无边界,接受委托却很少交付,与米开朗琪罗的争锋
对于艺术,我是一个门外汉,我很纳闷为什么达芬奇创作一幅作品要历时几年甚至十几年。《蒙娜丽莎》是他51岁时接受的委托,直到他67岁去世这幅作品还摆在他的床边。
原来他立志描摹的不只是外在形象,而是人物的心理肖像,他一生在艺术上致力于追求如何精准生动地描摹出人物的内在情绪,为此他不断地钻研以提高技术来呈现出理想的效果。
为了搞清楚动作他研究人类的骨骼结构,他接受了韦罗基奥画人先画骨的理念。为了搞清楚表情与面部肌肉的联系,他不断在解剖学上深入研究,甚至研究了大脑和神经。为了通过手部动作传达情绪,他细心观察合作伙伴中的聋哑人。为了塑造传神的小天使形象,他以父亲的幼子为观察对象。
传说他刚当学徒时,韦罗基奥只是让他参与了部分作品的创作,比如《基督受洗》最左边的天使,《托比亚斯与天使》中的小狗,但却因为他的传神妙笔一下子把师父的画作比下去了,韦罗基奥一气之下再不碰画笔。
传说虽然已无法考证真假,但仔细观察他的作品,特别是与同时期别的艺术家的作品对比,你就能发现他的过人之处,那些通透清澈仿佛在看着你的眼睛,那些卷曲柔和仿佛在随风飘动的发丝,那些扭转出美丽动感的线条的肌肉,那唇角一丝若有似无的神秘微笑……
科学密码:观察和想象力的天才,实验的信徒,维特鲁威人,地球与人类及万物的联结与共通,几何学、光学、解剖学、工程学、城市规划、武器建造、飞行、神经学
达芬奇一生的科学发现极具原创性,但他生性不以发表为目的,一旦他的好奇心得到了满足他就转移到别的方面去了。通过对他的笔记研究,他至少在解剖学、力学、机械制造等几个方面的研究是领先于时代的。如果达芬奇的手稿当时出版,那么人类文明的进程将被改变。
他是如何搞科学研究的呢?书中有这样的记载,1489年,他获得了为宫廷建造一座骑士纪念碑的委托,纪念碑的主体是一位骑士骑着战马。为了塑造好马的形象,他解剖了一匹马,由于他研究得如此深入,他决定出一本解剖马的专著,当然从来没有真正出版。之后,在观察马的过程中,他又顺便研究了马厩系统。可以看到,达芬奇对科学的探究已经远远超越了服务绘画创作,而是出于一种令他愉悦的本能。
达芬奇唯一为世界公认的科学成就可能是创造出了维特鲁威人。1487年,达芬奇参与了米兰大教堂塔楼的设计,他与同伴们致力于将建筑设计成与人体比例相一致的完美作品,以完成公元前1世纪罗马工程师和建筑师维特鲁威留下的课题。为此,他详细测量了人体各部分的数据,并参与到真正的人体解剖中,留下了两部《解剖学绘稿》,不仅他的数据领先于时代,他在绘画上的高超技艺也显示出优势。达芬奇经绘制的维特鲁威人成为传世之作,并在1977年跟随旅行者一号太空探测器作为人类向宇宙的信号永久留在太空中。
由此可见,他的科学研究和艺术探索共同服务于他一生不竭的热情,用于了解关于这个世界的一切,解开浩瀚宇宙、万千变化与人类自身之间和谐运转的密码。
期待你来破解的达芬奇密码
读完这本书带给我的体验是如此丰富,既有对于达芬奇这个人的着迷,又有对于文艺复兴这个时代的着迷。文化只能创造,无法复制。达芬奇既是时代的完美造化,同时也塑造了他所在的时代,并在后世发挥着绵延不绝的影响力和启示。
然而达芬奇的一生却让我很茫然,我不知道生活在几百年后的我们能够从他身上学习到什么。作者在书的结尾给出了他的答案,例如刻意练习、保持好奇心、不要限制孩子的好奇心,等等。但这还不足以给我想要的答案。对我来说,这位用一整个时代打造出的杰出通才,给现世的我们的意义不止于此,他的背后应该有着更为简单、更为隽永、更为深邃的意义或者说启示。当然,这意义或启示不应该由作者来给出,也不应该由我来给出,那是每一位读者自己的课题。我只是如作者一样把自己的感受分享出来,作为一种交流。
达芬奇的一生显然不是以完成社会公认的成就为目标的,不然他应该以最短时间完成每一份委托的画作以换取酬金和名声,应该发表每一部研究笔记以取得著作权和专利权,应该专注于赞助人赋予他的职责而不是任由自己的好奇心把自己带往并非“专业”领域的诸多地方。但如果一切都如应该的那样,我们将看到一个通过复制以往作品、及时完成订单、按照委托人的身份贵贱来选择主题的商业和事业上极为成功的人士,他的成功经验将被写入后世无数的成功学书籍,但却永远地失去了无数在他本人手里未完成但却极具原创性、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的探索,永远失去了蒙娜丽莎的微笑,永远失去了最后的晚餐……永远失去了一种探索宇宙奥秘的方式,以及一种充实的生活方式。
每本书都有最后一页,每个人终有生命尽头,但好的故事却不应该有结局,不应该被定义。好的故事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它张开怀抱迎接每一个为它而来的人,期待着我们做出自己的解读,带走自己的答案。如果因为这段故事陪伴我们度过的一小段旅程,而让我们得以重新审视自己的过去,为自己的未来增添了哪怕一种可能性,那么这就是一个好故事。达芬奇的故事就是这样的一个好故事,期待着你去打开,你做过的任何一种理解达芬奇人生的尝试,都将帮助你理解自己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