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回“麦田里的守望者”
——仅以此文怀念J.D.塞林格
——给人类带来呼吸与养料的是儿童,世界凭儿童而感受。
大冬天身披风衣,倒戴红色鸭舌帽,满嘴粗话,张口“他妈的”,闭口“混帐”,不喜欢自己的学校,学习一塌糊涂,四门功课不及格,四次被学校开除,小小年纪就抽烟、酗酒、搞女人,甚至在旅馆里召妓……哦,天哪,这样的学生搁在哪个国家、哪个学校、哪个家庭都令人伤脑筋!——《麦田里的守望者》的主人公,霍尔顿就是这样一个令家长尤其是中国家长听了看了就一定会担惊受怕的孩子!
因此,《麦田里的守望者》曾是一本禁书!
但是今天,在当代美国文学中,它已被推为经典!甚至列为中学、大学乃至哈佛大学的必修读物!
绝不仅仅是勇气——重新认识并加以肯定和推崇《麦田里的守望者》,需要胆识和智慧! 《麦田里的守望者》之所以由遭禁到反被推崇,不仅是由于作者创造了一种新颖的艺术风格,通过第一人称,以青少年的口吻,用口语、俚语叙述全书,更因其以现实主义的笔触,极其生动而酣畅地宣泄了一个中产阶级子弟苦闷、彷徨的精神世界,契此真实地显影了资本主义社会精神文明的实质。
二战后,发了横财的美国,中产阶级人数激增,可广大人民的精神生活却越来越贫乏、空虚!五十年代初美国政府奉行杜鲁门主义和麦卡锡主义,遏制共产主义,国际上加剧冷战,国内镇压进步力量,核战争的恐怖笼罩着每个人的心灵,有些人粉饰太平,过着浑浑噩噩的日子,另有些人看不惯庸俗、虚伪的世道,想要反抗,却又缺乏光辉的理想,找不到一条光明的出路。于是便有一些青少年以消极的方式酗酒、吸毒、群居等方式对现实进行反抗,文学史上称之“垮掉的一代”……
人总是活在精神世界里。敏锐而敏感的青少年更是如此!当他们睁开清澈的双眼,伸开热情的双手,以一颗纯洁的赤子之心去观察、去拥抱、去感受整个社会时,他们发现整个“世界秩序都是由谎言构成的,在这片大地上空笼罩着一片黑暗”(卡夫卡),“蜂拥而来的真实几乎都在诉说着丑恶和阴险”(余华)。
学校里的老师和家长强迫学生读书只是为了“出人头地,以便将来可以买辆混账凯迪拉克”!学生们一天到晚干的就是谈女人,酒和性,人人都在搞下流的小集团;老师大部分都是势利的伪君子,连他唯一敬佩的老师安多里尼先生后来发现也可能是个搞同性恋的!而这位老师谆谆教导他的也只是资产阶级庸俗利己主义信条:“一个不成熟男子的标志是他愿意为某种事业英勇地死去,一个成熟男子的标志是他愿意为某种事业卑贱地活着。”
一个行将崩溃变态异化的都市社会,一个冷漠虚伪令人作呕的成人世界,让追求自然热爱纯真的霍尔顿极度孤独、彷徨、苦闷、不满以至颓废,但在他柔嫩的内心最深处却葆有探索和追求理想的种子,葆有人类原始童年的无助和至善及对东方哲学的无限向往。
——他不想回家,不想读书,只想在阳光明媚景色美丽的西部,在一天到晚都阳光充足的树林旁边,造一座小屋;然后,装做一个又聋又哑的人,娶一个又聋又哑的姑娘,一日三餐自己做;然后,生了孩子就把他们送到什么地方藏起来;然后,给他们买许许多多书,亲自教他们读书写字。
“……不管怎样,我老是在想象,有那么一群小孩子在一大块麦田里做游戏。几千几万个小孩子,附近没有一个人——没有一个大人,我是说——除了我。我呢,就站在混帐的悬崖边。我的职务是在那儿守望,要是有哪个孩子往悬崖边奔来,我把他捉住——我是说孩子们都在狂奔,也不知道自己是在往哪儿跑,我得从什么地方出来,把他们捉住。我整天就干这样的事。我只想当个麦田里的守望者。”
任何一个人,读到这儿,不管您的心有多坚挺,您都会被霍尔德无助自助、单纯高洁的内心深深打动!
凡心浮躁,凡尘喧嚣。辟天、地、心之一隅,关心一下冬天“浅水湖”里鸭子的生死,做一回“麦田里的守望者”,静静品读一本书,一本孩子爱看的书,一本家长需读的书,一本青少年工作者、文学研究者、政府相关工作人员值得研究的书!
——美国作家J.D.塞林格之著作《麦田里的守望者》。
——孩子是无辜的,救救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