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个月做过一次公益微课《读心术:成为被爱的人》,主要内容是如何了解他人,了解自己,真正做到爱人、爱己,在关系中成长。其中有我书中的理念,还有一些扩展的内容。今天分享最后一部分。
没看过之前文章的可以先看“了解自己,是未来最重要的能力“?,和“读心术:如何了解自己?“。
存在主义大师萨特说过,如果试图改变一些东西,首先应该接受很多东西。
我们总是说“爱自己”,已经成了一句口号,“爱自己”到底是什么?是不是沉浸在自我的世界里不顾及他人就是爱自己,或者说在亲密关系中要求别人改变,而我们只管爱自己就好?
肯定不是哈。爱自己,最重要的就是了解自己,了解他人,首先要明白我为什么会这样,别人为什么会这样对我。了解之后,才有可能接受。
正因为我们的不完美,我们曾经历的一切,才有了今天这个特别的自己。
这个过程不是独自思索的结果,也不是单向直线型的过程,而是在关系体验中慢慢领悟的,一种螺旋式上升,曲折式前进。
如果你从来不肯走进一段深入的关系,可能你也失去了真正了解自己的机会。
在和他人交往中了解自己,或者通过内部觉察了解自己都是很好的方法。但我们也发现,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难以了解自己、不能解脱,有时反而是因为太沉迷于自我;如果我们有机会以一个旁观者的角度来看看自己,会怎么样?
01 观照
我有一个很有灵气的朋友,她经历了一场婚变,本来特别恩爱的老公,突然毫无征兆就和别人跑掉,她怎么也想不开。
有一次回到家里,看到那个曾经装满两个人幸福的大房子,如今只剩下自己,一个人,空落落的,太难过了。
而且那天还是春节,她听见外面噼噼啪啪的鞭炮声,忽然一阵冲动就想拉开窗户跳下去,干脆一了百了。
就在她跌跌撞撞地爬上二十七层楼的窗台向下看的时候,她发现楼下的人小得就像蚂蚁一样。她突然感觉到好像另一个自己从身体里跳了出来,就在旁边看着这个爬上窗户准备自杀的女人。
她看见这个想自杀的自己在哭,感觉到了她的哀伤,没有任何反抗地,只是安静地觉察。就是这么一个跳出自我的短短一瞬间,朋友忽然觉得不那么痛苦了。
就像佛教讲的“观照”(简单说就是静观世界,用智慧照见事理)。
印度也有一种古老的禅修方法“内观”,就是透过观察自身来净化身心的一个过程。他们认为,内观能使人以安详的心态去面对个人生命的起伏,然后泛化到对一切生命充满爱和慈悲。
“内观”在心理学领域的定义是“特殊方式的注意:有目的的,关注此时此刻的,不进行任何评判的”,被广泛应用在治疗抑郁症等心理疾病,以及促进自我成长等领域。
观照和内观都强调现在,强调不进行判断,实际上是提供一种从不良心理状态中解脱出来的转换模式。
当人们注意一个事物的时候,受生理功能及意识狭窄化的机能限制,经常是意识到“对方”,就意识不到“自己”;意识到“我”,就意识不到“世界”,因此很多时候我们都会受困于狭窄的个人体验中。
朋友的观照,其实就是从自我执念中跳脱出来,放在一个更广阔的世界里看自己的悲痛,也可以说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不钻牛角尖”。
有了这个视角,把自己放在和周围联系着的世界里观察,她能看得到自己的悲痛,也能体察其中的原因,但却不必深陷其中。
02 疗愈的术与道
很多人学习心理以后,变得有攻击性,埋怨父母皆祸害,指责周围的人,反而更难相处了。
其实是因为,他终于感受到自己曾经的创伤,而且发现造成这一切的不是自己,必须要去承担的却是自己。一直被压抑的愤怒找到了决堤口,必然要一泻千里。
这是疗愈的必然阶段,不但不是坏事,还可以说是好事,所谓“发现即治疗”,离了解自己的人生越来越近了。
但是我们也经常发现,这个阶段可能有点太漫长了,到底愤怒到什么时候才能平息呢?
那些心理大师已经那么厉害了,还是会有他们自己的心结,比如有位大师在父亲临死时坚决不肯回去见他最后一面;而且不少心理大师对宗教、哲学这些似乎更高深的东西很感兴趣,特别是在人生晚期。
有人认为这是学心理学得走火入魔了。是不是心理研究到一定程度,发现解决不了根本问题,所以就要转向这些呢?
这么说也对,也不对。
讲座的题目是读心术,也是一部分人给心理学的定义,其实听到这里你应该能感觉出来,我并不认为心理学就是“术”那么简单,如果你把它只当做“术”的话,其实是一种浪费。
它的确提供了解他人、了解自己的工具,但究其根本,还是要建立一种基于对人性深入理解后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你的体验和理解有多深,就意味着你能走多远。
另一方面,心理学还是以一种人类研究科学的方式呈现,虽然不是术,但也没达到“道”这个境界,这也是事实。
前一段时间中科院的院士朱清时被骂是伪科学,因为这个研究了一辈子科学的人,到老了竟然谈佛教,说“真气让我很快乐”。你怎么看这件事呢?
为什么研究科学的人,到老了要去研究宗教、研究哲学呢?
有一点是我们不能回避的,就是看世界的角度不止有科学一种。你在什么阶段,就会有什么样的视角,就会关注什么问题。
03 爱自己的终极境界
研究者曾经做过一个研究,让那些在学校里表现特别差的孩子,吸毒、未婚先孕的等等,要求他们参与慈善活动,比如说陪伴老人,救助流浪狗。结果过了一段时间发现,这些人在学校的表现都变得好多了。
从自私基因的角度来看,这些行善行为应该算吃亏,为什么无私帮助他人的行为能让人更愿意努力向好呢?
爱自己其实有很多种境界,了解是第一层,接受是第二层,在这两个阶段中,曾经被忽视的“小我”有可能会被矫枉过正。
我们有可能会放大原本细微的感受,让“自我”占满周围的世界。
比如说特别希望那些伤害过我们的人向我们道歉;希望他们幡然悔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希望他们像我们认为的那样去改变,如果他们做不到,我们就更生气。
但我们最终会发现,他人很难改变,停留在这两个境界也好像还不够,最终的出路到底在哪里呢?
当我们想获得爱的时候,却要先付出爱,而且不以回报为目的,也许这样反而会有更多的收获;虽然我们从表达愤怒和反抗压迫开始“爱自己”之旅,但是执着于“小我”,很难帮助我们获得真正的安宁和幸福。
最终走向平静的办法,却是“忘我”。这可能也是观照和内观的意义:我自己的感觉,放在整个世界里,就像小蚂蚁一样渺小。
总结一下如何成为被爱的人,可能大家都已经有答案了。
怎样才能做到“我好你好世界好”?首先是真实地面对自己,试着去了解、理解和接受;对待他人也是一样,用真实坦诚的态度,了解他人的情绪,理解和支持他们。
如果有可能,偶尔忘掉自己,投入到更大的空间中,建立更多有意义的联结。
这就是能爱、也能被爱的人。
我建议大家花五分钟时间,想一想你对自己是不是足够了解?再想一想,未来的你最想成为什么样子?
最后把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的一句话送给大家,好的人生是一种过程,而不是一种状态;它是一个方向,而不是终点。
想要对自己了解更多,可以找相关书籍来看,也欢迎阅读我的书。
·End·
往期文章回顾:
作者 | 八段锦,简书心理2017上半年推荐作者,教育心理学硕士。
出版两本心理专著,从建筑师到专栏作者+讲师,一直在努力让心理科普真实、有效、明白,所有人都能轻松学懂心理,自我成长,最喜欢的主题就是“了解自己”和“美好关系”。
原创不易,您的评论和点赞对我都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