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或是心中有种声音,伴着书中一线起伏不定的旋律,时而高昂,时而悲愤,又时而在哭泣。
在我的沉思中,我感受着巴金笔下的《家》,那是一段怎样的历史,充满了无声的禁锢,溢满了丑恶的礼教,也写满了一篇篇屈服而被命运禁锢的悲剧。
虽然我与那个时代相隔一个世纪,但在那遥望的远方,似乎看到那一幅幅的画面。
最常人而言,家就像在黑暗无助的旅途中点亮的一盏小烛灯,给孤独的我们以最原始的温暖,它会鼓励我们追寻自己的梦想,我们的青春就像和平鸽一样,张开翅膀寻找自己的幸福,一路上都是欢歌与祝福。
然而巴金笔下的家,却是一个充满禁锢礼教的囚笼,封建制度的阴影,暗暗地压在囚笼的上方,压得那青春的心如刀绞般的痛,他们更多的是屈服,在阴沉的囚笼中埋葬了自己的青春、爱情、梦想。家,是他们想逃却逃不掉的地狱。
那美丽的少女,花一般的年龄,然而梅的痛苦,鸣凤的命运,琴的恐惧与不安,都渲染在死一般沉寂的高墙之内。
她们的命运在第一天来到这个世界便不属于自己,走上的是一条不归路,一条浸饱了女性的血泪却仍要现在和将来的女性继续走下去的路。
这条路断送了她们的青春,流尽了她们的眼泪,呕尽了她们的心血,命运的鞭策带给她们的是死亡。尽管这里有琴,那希望的火花微微地照亮过这个家的暗夜,但仍然是轻微的,如落入水中的石子荡起层层的涟漪。
然而,在这样一个走向衰败的封建旧家庭中,也有一个刚烈的青春少年,义无反顾的反抗着,他要做就家庭的叛徒。是新文化运动给他们的勇气,给他们胜利的信心。
我似乎可以感受到觉慧在大声地读到“我们是青年,不是畸人,不是愚人,应当给自己把幸福争过来”时的激动,他的青春仿佛在革命的烈火中激情地燃烧,他做到了,离开了那个囚笼,勇敢地去追寻自己的梦想。
在那个世界中,我看到青年们不屈的面庞,他们要改写命运,他们要为那些被命运压倒的青春鸣冤,他们要为无数的青年开辟属于自己的道路,青春仿佛在烈火中燃烧,这个世界没有不归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