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从书柜深处翻出这本1986年用三毛七买的《彷徨》,在手里摩来抚去,其实是因为内心一如书名一样,有一些彷徨。
书出版并印刷于1973年3月,书的年龄已经赶上了我的年龄。然而自己虽已人生过半,内心却并不能做到面对前路而不惑,彷徨就从迷惑之处产生。
不由想起三十年前买下这本书和其他若干本书以及到处借书来看的情景,那时候就一门心思的找书看,有很多书还做了厚厚的笔记,鲁迅先生的书也看过好几本,“运交华盖欲何求?未敢翻身已碰头”也念了无数遍,“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更是引为座右铭。
其实当时很多书看过并不能深刻的理解,比如这本《彷徨》,只能借助有限的资料去理解,从别人的评论里知道《彷徨》表达了鲁迅先生对生活在封建势力重压下的农民和知识分子“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关怀,了解了《彷徨》中精彩的“画眼睛”“勾灵魂”的白描手法。
书看过几遍,对书中描述的社会现实和采用的艺术手法,最终大抵只有符号般的印象,并没有更多自己的理解,即或有,也逐渐在三十年的柴米油盐和朝九晚五中淡忘消散不见了。
《彷徨》成书时,正值“五四”运动后新文化阵营分化的时期,原来参加过新文化运动的人,“有的退隐,有的高升,有的前进”,其时鲁迅先生才四十四五岁。那时,他满怀希望,或者说曾经满怀希望,然而这希望,最终是破灭了。他看不到有更好的出路,出路似乎总是在未来,而不是现在。
后来先生在《题〈彷徨〉》一诗中说:“寂寞新文苑,平安旧战场,两间余一卒,荷戟独彷徨。”他就像布不成阵的游勇那样“孤独”和“彷徨”。这便是题名《彷徨》的来由。
二
翻开书页,一篇篇熟悉的数目跳入眼中:
叙述祥林嫂毫无希望、就是有点希望也要被扑灭的一生,控诉封建礼教害人的《祝福》;
刻画了曾经激进的青年吕纬甫,在封建现实的重压下最终回到子曰诗云的教授之中的《在酒楼上》;
改名叫“高尔础”,“洋”了起来,自觉“高大“起来,觉得不能与往日的麻友相提并论,然而最终发现连书也教不了,又经不住麻雀牌场的诱惑《高老夫子》;
因为社会环境进而影响导致经济窘迫困顿,成为影响现实的因素,因为这个因素,还有青年男女自己的迷惑,爱情最后伤逝了,一切伤心在《伤逝》;
似乎是在讽刺那种貌似亲睦的兄弟情份的《兄弟》;
……
但我是因为自己内心的彷徨再次打开这本书的,我极力希望能从书中发现一些自己的感悟,以尽力驱逐彷徨的感受。
从祥林嫂一开始做工“简直抵得过一个男人”,到后来“手脚已没有先前一样灵活,记性也坏得多”,而且“是败坏风俗的”,鲁四老爷家对待她态度大为不同,直至最后辞退。
从祥林嫂一开始对被婆家包办再嫁“闹得厉害”,“一头撞在香案角上”,到最后接受命运安排,“交了好运了”。
《祝福》除了控诉封建礼教对祥林嫂的迫害,还描绘了一个无比现实的社会,这也是几千年中国世俗化社会价值的缩影,是时至今日的社会价值观的具体体现。每一个人,最后都基于利益做了自己的选择。
一如《兄弟》里沛君所谓的兄弟之情,不过是建立在能多从兄弟身上获取利益而已。
一如《伤逝》里涓生从“常常含着期待;期待子君的到来”,到“我一个人是容易生活的”,并“将这些道理暗示她”,经济的重负击碎了“使我骤然生动起来呵”的“期待”
三
所以我最喜欢《孤独者》,其实是从魏连殳的身上依稀看到自己的影子,看到自己的历程。
每一个从懵懂少年、热血青年走过来的人,成长于70年代、80年代、90年代的人,在30多年国家高速发展的大潮流里起起伏伏、或随波逐流,或弄潮奋进。
在现实的堤坝、高墙面前无数次碰壁后,淡淡的,最后,和光同尘。
但内心永远有一些迷惑,使得内心深处独自彷徨无依。在无数个或白昼或黑夜里寂静的时刻,在喧嚣过后的暂时平静时分,总想起魏连殳写给申飞的信中那些奇奇怪怪的、难以琢磨的话。
“......我失败了。先前,我自以为是失败者,现在知道那并不,现在才真是失败了。”
“快活极了,舒服极了;我已经躬行我先前所憎恶,所反对的一切,拒斥我先前所崇仰,所主张的一切了。我已经真的失败,——然而,我胜利了。”
碰壁的还有涓生和子君,子君失去了年轻的生命,涓生还要在世间苦熬他自己的灵魂。
当他们没有失败时,也许不过像《示众》里被绳子牵绊的穿蓝布大衫罩白背心者,在看客们面前示众而已。
你到底要做哪一个魏连殳?
你不得不泯然众人矣。
四
我曾无数次不相信这是个现实的社会,而被人看作另类。我也曾无数探寻这个现实社会不断前进繁衍的动力。
我面对西方和穆斯林宗教情结沉思不语,我思索中华民族社会里现实价值观念包含的那些涵义。
我逐一探寻历代古圣先贤、仁人志士、英雄模范们的现实利益和取舍依据,也一再迷惑于秦桧、汪精卫之流的价值观为何生生不灭。
我一再慨叹于痴情情侣们的山盟海誓,也一再困惑于男男女女经济、情感的纠葛。
我被帝都、魔都等无数发达地区的飞速发展欣喜,也被深山、丘陵地区的贫穷、闭塞和落后揪心。
现实价值,究竟是怎么样的一种意义?
它让人无情、逐利,也使人进取、博弈。它产生阴谋、战争,也孕育亲情、包容。
每个人在现实利益面前,不得不像鲁四老爷一样去主动选择,或如祥林嫂一样被动选择。
也包括我,纵使弄不懂现实价值究竟是什么?最后在经济的重压下在生活需求下,多年来也不得不低头拉车而并不问前路去向何处。
鲁迅先生四十四岁写了《彷徨》,表现了他在革命征途上探索的心情。
我在四十四岁再一次打开《彷徨》阅读,试图从中寻找不再彷徨的理由,试图解答我是否应该找寻30年前的自我。
我再一次诵读扉页题记:
“朝发轫于苍梧兮,夕余至乎县圃;欲少留此灵琐兮,日忽忽将其暮。吾令羲和弭节兮,望崦嵫而勿迫;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