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工作中碰到这样的人,很难与她相处。你提出建议,她觉得是在挑战她的观点;你对她好点,她觉得你是对她另有所图;你越是心平气和的与她沟通,她越是觉得无法忍受。
后来听了樊登讲解的《恰如其分的自尊》,了解到这其实是低自尊的一种表现。由于低自尊,造成的低自信,让自己很难相信别人,也看不清眼前的事实,缺少对真实状况的感知,总是从自己的臆想出发去判断一些事情。这样的人,别人看着也累,自己过的也不开心。
自尊心的高低与童年时的成长环境有关,与父母对待他的方式,老师同学与他的相处方式有关。尤其年幼时,父母越是能够给予无条件的爱,其自尊水平越是容易提高。
脱离了幼年时期,自尊水平已经确定以后,还能够产生变化吗?低自尊是否还可以成长为高自尊,或者稳定成为恰如其分的自尊,既不过于看低自己又不会高看自己,贬低别人。
答案是肯定的,如果我们意识到自己的问题所在,又愿意做出改变,觉察自己的内心,敢于面对别人的想法和自己的冲突,愿意扩大自己的公开象限与人沟通,自尊心也会一步步的成长。
其实一句话说来,就是打开自己,接纳别人。
很喜欢一位书友的评论:作为人格中最基础的纬度之一,自尊影响着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我们如何看待自己,是否喜欢自己,决定了我们的种种想法和行为。如果没有自尊心,幸福无从谈起。
自尊是自我感知的一块基石,恰当的自尊使我们能够坦然面对生活中的人生百态,而不受到伤害。
而我们常说的自信,自律,终身成长,这些也都离不开自己对自己正确的评价和感知,从根本上讲都是因为他有着恰如其分的自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