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本篇从战争对人力、物力、财力等物质条件的依赖关系出发,指出旷日持久的战争对国家造成的危害,论述速战速胜的重要性。
因为出兵打仗要耗损国家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拖久了会使军队疲惫、锐气挫伤、财货枯竭,别的诸侯国更会乘机进攻。从速胜的观点出发,孙武反对以当时简陋的作战武器去攻克坚固的城寨,也反对在国内一再征集兵员和调运军用物资,而主张在敌国就地解决粮草,主张用财货厚赏士兵,主张优待俘虏,主张用缴获的物资来补充壮大自己。他认为只有这样做,才能保持自己的实力,迅速克敌制胜。
原文:
孙子曰:凡用兵之法,驰车千驷,革车千乘,带甲十万,千里馈粮,则内外之费,宾客之用,胶漆之材,车甲之奉,日费千金,然后十万之师举矣。
其用战也胜,久则钝兵挫锐,攻城则力屈,久暴师则国用不足。夫钝兵挫锐,屈力殚货,则诸侯乘其弊而起,虽有智者,不能善其后矣。故兵闻拙速,未睹巧之久也。夫兵久而国利者,未之有也。故不尽知用兵之害者,则不能尽知用兵之利也。
善用兵者,役不再籍,粮不三载;取用于国,因粮于敌,故军食可足也。
国之贫于师者远输,远输则百姓贫。近于师者贵卖,贵卖则百姓财竭,财竭则急于丘役。力屈、财殚,中原内虚于家。百姓之费,十去其七;公家之费,破车罢马,甲胄矢弩。戟楯蔽橹,丘牛大车,十去其六。
故智将务食于敌。食敌一钟,当吾二十钟;芑秆一石,当吾二十石。
故杀敌者,怒也;取敌之利者,货也。故车战,得车十乘已上,赏其先得者,而更其旌旗,车杂而乘之,卒善而养之,是谓胜敌而益强。
故兵贵胜,不贵久。
故知兵之将,生民之司命,国家安危之主也。
注释:
[1]驰车千驷(sì):战车千辆。驷:原指驾一辆车的四匹马,这里作为量词。驰车:我国古代作战时用的一种大型战车,驾驭的时候速度很快,因此又称快车或轻车。驰车千驷是说套四匹马的轻型战车上千辆,泛指战车众多。
[2]革车:我国古代作战时用的一种用皮革缝制的篷车,是专门用来运输粮食、器械等各种军需品的,又称之为辎重车。
[3]带甲:穿戴盔甲的士卒,这里泛指军队。
[4]馈(kuì)粮:运送粮食。馈:原意是馈送,这里是运输的意思。
[5]胶漆之材:古代弓箭甲盾制作和保养必须的胶和漆,这里泛指所有制造与维修作战器械的物资材料。
[6]车甲之奉:千里行军车甲修缮的花费。奉:供给、补充。
[7]日费千金:每一天都要花费大量的钱财。
[8]其:代词,代指上段的十万之师。
[9]钝兵挫锐:兵器钝坏,锐气受挫。这里是说因为军队长期在外,导致军队疲惫,士气受挫。
[10]国用不足:国家财力难以维系。
[11]屈力:军队力量消耗,丧失锐气。
[12]殚货:指物资耗尽。殚:竭尽。货:物资。
[13]乘其弊:趁着兵疲气沮、财力枯竭的时候。弊:弊端、弱点。
[14]兵闻拙速,未睹巧之久也:用兵打仗只听说哪怕指挥笨拙也要追求速胜的,没听说过追求技巧而久拖战事的。
[15]兵久而国利者,未之有也:长期用兵而有利于国家的情况,是没有出现过的。
[16]役不再籍:不再按名册继续征发兵役。役:兵役。籍:名册,这里作动词,指征兵。
[17]粮不三载:征收粮食不超过三次。三:三次,这里指多次。载:运载、运送。曹操注云:“始载粮,后遂因食于敌,还兵入国,不复以粮迎之。”指出征时,第一次运粮到敌境,以后就因粮于敌,等到军队得胜回国时,再运第二次粮食到国境迎接,不做第三次的运粮。
[18]因粮于敌:从敌国那里取得粮食。
[19]国之贫于师者远输:国家因为军队出动而贫困的原因是远途运输。师:军队。远:远程运输。
[20]近于师者:军队驻地附近。
[21]丘役:按丘征集役赋。丘:春秋时期,丘为征收军赋的基层单位。
[22]中原内虚于家:国内百姓家家贫困不堪。中原:泛指国内。内虚:内部空虚。家:家庭。
[23]罢(pí)马:疲病的战马。罢:通“疲”,疲惫。
[24]甲胄(zhòu)、矢弩:泛指装备战具。甲:护身的铠甲。胄:头盔。弩,用机括发箭的弓。
[25]戟(jǐ)楯、蔽橹:同上文的甲胄矢弩一样,也泛指装备战具。戟:古代合戈矛为一体的兵器。楯:盾牌。蔽橹:古代战车上用于防卫的大型盾牌。
[26]丘牛、大车:指牛拉的辎重车辆。
[27]务:追求,务求。
[28]钟:我国古代的一种容量单位,1钟等于64斗。
[29]萁秆(gǎn):豆秸。秆:禾茎,在这指牛马食用的草料。
[30]石(dàn):我国古代的一种重量单位,1石等于10斗。
[31]取敌之利者,货也:想夺取敌军的资财,就要用实物奖赏士卒。
[32]杂:混杂,混编。
[33]卒善而养之:善待被俘的敌军,给以食物供养。
[34]胜敌而益强:战胜敌人而使自己更加强大。
[35]兵贵胜,不贵久:用兵作战强调的是取得胜利,而不是强调旷日持久。
[36]知兵之将:懂得用兵的将帅。
[37]司命:原意是古星名,这里借喻为命运的掌握者。
[38]主:主宰。
译文:
孙子说:大凡用兵作战,一般的规律是要动用战车千辆,辎重车千辆,甲兵十万,还要运送军粮至千里;里里外外的费用,招待使节、宾客的费用;制造和维修作战器材的物资,车辆兵甲保养的花消;每天都需要花费大量的资金,然后,十万大军才能出动。
动用这样庞大的军队作战,就必须求速胜。旷日持久作战会导致军队疲惫,锐气受挫;攻打城池就会让军队战斗力耗尽;军队长期在外作战,就会使国家财力难以为继。如果军队疲惫,锐气受挫,战斗力耗尽,国家经济枯竭,那么,别的诸侯国就会乘机而发起进攻。到那时,即使有再高明能干的人,也无法挽回危险的局面了。所以,用兵打仗只听说哪怕指挥笨拙也要追求速胜的,没听说过追求技巧而久拖战事的。战事拖得太久而对国家有利的时候,是从来没有出现过的。因此,不完全了解用兵之害的人,也就不可能真正认识到用兵之利。
善于用兵的人,士兵不会再次征集,粮草不会多次运送。武器装备是国内运去的,粮食饲料则在敌国补充,这样,军队的粮草供应就可以十分充足了。
国家因行军打仗而导致贫困的一个原因,是要远程运送物资。远程运输必然使得百姓贫穷。军队驻地附近,物价必然高涨,物价一高涨就会使得国家财力枯竭。国家财力一枯竭,就必然会增加徭役赋税的征用。军力耗尽,财力枯竭,国内便会出现十室九空的贫穷景象。人民群众的财产,将因战争而耗去十分之七;国家的财富,也会由于车辆的损坏,马匹的疲病,盔甲服装、箭羽弓弩、枪戟盾牌、车蔽大橹的制作,辎重车辆的征调,而耗去十分之六。
所以,高明的将帅总是务求在敌国解决粮草的供应问题。得到敌国一钟粮食,相当于从本国运送二十钟粮食;耗费敌国的一石草料,相当从本国运送二十石草料。
要想让士兵英勇杀敌,就必须激起他们对敌人的仇恨;要想夺取敌人的军需物资,就要先对士卒进行物质奖励。所以,在车战中,凡是缴获敌人战车十辆以上的,就要先把奖励给他,并且将被缴敌车换上我军的旗帜,编入自己的战车行列。要善待被俘虏的敌军士卒,给予充足的供养,这就是所说的战胜了敌人,也使自己变得更加强大。
用兵打仗重要的是速战速决,而不要旷日持久地作战。
懂得用兵之道的将帅,是人们生死的掌握者,是关系国家安危的最重要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