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西洲曲》到《木兰诗》:浅析南北朝民歌在写作风格上的差异

作者:草根学者楚子

应部分简友的要求,希望草根多写一些诗评类的文章,今天草根暂停给大家讲成语故事,分享一篇诗评:从《西洲曲》到《木兰诗》:浅析南北朝民歌在写作风格上的差异。

在中国文学的百花园中,南北朝民歌是继《诗经》、汉乐府之后盛开的又一朵鲜艳夺目、华光四溢的奇葩。它们以鲜活、灵动、绚丽多彩的姿色,绽放在这个南北对峙、征战连连、动乱不安的土地上,给苦不堪言的的人们,带来了对幸福生活美好爱情的向往,以及渴望家人团聚、国家统一的无限憧憬。这些民歌同时也给人们带来了心灵上极大的抚慰,也体现了这一特殊时期的社会情态人们精神上的追求。

东晋灭亡后的一百七十年间,中国形成南北对立局面,史称南北朝。宋、齐、梁、陈先后在南方建立政权,史称南朝(420—589);北魏、北齐、北周先后在北方建立政权,史称北朝(439—581)。589年随着隋先后灭掉北周和南陈,南北统一。

南北朝时期各国关系图

南北朝时期虽然政权更替频繁,社会动乱不安,人民生活苦不堪言。但是,南北朝时代却是中国文学史上民歌空前繁荣发展的时代。而《西洲曲》无异是南朝民歌艺术的最高成就。《木兰诗》堪称北朝民歌的代表作。

南北朝时期的文学发展迅速,其中南朝风格偏向华丽纤巧,而北朝风格偏向豪放粗犷。

从《诗经》到汉乐府,再发展到南北朝朝民歌,民歌作为我国文学的源头,再次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并且在这一时期出现了我国民歌史上的第三个春天,民歌文学创作又一次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繁荣景象。

由于时代的特殊性,南北朝长期处于对峙的状态,使得同一时代在不同地域上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有显著的差异,因此南北朝民歌,按照地理区域的不同,也可以划分为南朝民歌和北朝民歌。而南朝民歌中的主要代表是抒情长诗《西洲曲》,北朝民歌中最有代表性的作品,是叙事长诗《木兰诗》,它们分别代表着南北朝民歌的最高成就。

由于其产生的环境不同,使处于同一时代的两首诗在内容、情调、风格、形式等方面呈现出明显的差异。

草根以这两首极具代表性的南北朝民歌为例,给大家简要解读南北诗风的迥异特征。

南朝民歌的特点是以描写男女爱情为主,《西洲曲》作为其中的佼佼者,表现为感情真挚缠绵,语言婉转清丽,整首诗篇不见一个情字,却处处写情,体现了高超的艺术表现力,值得现在的我们学习借鉴。

采莲女

南朝民歌作为情歌,最显著的特点就是语言华丽,以及双关隐语的运用,比如《西洲曲》中的“莲”喻“怜”,“藕”隐喻“偶”等。双关语的巧妙运用,不仅体现了南朝人民的智慧,同时又增加了民歌语言的委婉含蓄之美。使诗歌的语言更为生动活泼,且在表情达意上也更加的委婉含蓄。

这些修辞手法的运用极大地增强了诗歌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也体现出了南朝民歌清新淳朴,婉转缠绵的语言风格。比较完整地体现了南朝民歌的特殊风貌。

江南可采莲

作为南朝民歌的代表作的《西洲曲》,是南朝民歌中最长的抒情性的诗篇,尽管在诗中也穿插了采红莲,登楼望郎等情境,但总体上的主调还是抒情的,这些情境的设置也都是为了抒发采莲女无尽的思念。

情思绵绵

《西洲曲》的主要内容,是通过穿插不同季节景物的转换,以及女主人公在门口等郎君,采红莲,登楼望君等行动来展现,描写一个青年女子无尽的相思之情。

其中对女子服饰及仪容的细节描写,丝丝入扣,深入人心,层层剖析人物的内心情感,又将这无尽的相思表现得极为细腻和含蓄。

北朝民歌不像南朝民歌主题单一,则涉及社会的各方面,反映了人民生活的艰苦,表现了民族尚武精神。而北朝民歌则表现在语言朴实无华,其风格积极向上,粗犷,豪放而直率。《木兰诗》很好的体现了这些风格。

木兰从军

全诗主要以叙事为主,中间也穿插了木兰思念家乡等抒情性的诗句,它成功地塑造了木兰这个不朽的人物形象,从一个闺中少女到金戈铁马的巾帼英雄。

巾帼英雄

国难当头,她挺身而出,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待功成名就之时却又卸下光环,甘愿回到父母的身边。

在她的身上充分地表现出了,区别以往对古代女子柔弱形象的一贯概念的那种淳朴,勇敢,善良,机智,以及一种超脱和博大的胸怀,在她的身上又具有北方的地域特色,豪放,洒脱,同时也是一个有血有肉的真实的女英雄形象。

花木兰

全诗以“木兰是女郎”来构思木兰的传奇故事,富有浪漫色彩,详略安排极具匠心,虽然写的是战争题材,但着墨较多的却是生活场景和儿女情态,富有生活气息;以人物问答及铺陈、排比、对偶等手法的运用,来描述人物情态,刻画人物心理,生动细致,神气跃然,使作品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附:

《西洲曲》

忆梅下西洲,折梅寄江北。单衫杏子红,双鬓鸦雏色。西洲在何处?两桨桥头渡。日暮伯劳飞,风吹乌臼树。树下即门前,门中露翠钿。开门郎不至,出门采红莲。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置莲怀袖中,莲心彻底红。忆郎郎不至,仰首望飞鸿。鸿飞满西洲,望郎上青楼。楼高望不见,尽日栏杆头。栏杆十二曲,垂手明如玉。卷帘天自高,海水摇空绿。海水梦悠悠,君愁我亦愁。南风知我意,吹梦到西洲。

木兰诗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195,980评论 5 462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2,422评论 2 373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43,130评论 0 325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2,553评论 1 267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1,408评论 5 358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6,326评论 1 273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6,720评论 3 386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5,373评论 0 254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39,678评论 1 294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4,722评论 2 312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6,486评论 1 326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2,335评论 3 313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7,738评论 3 299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9,009评论 0 19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283评论 1 251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1,692评论 2 342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0,893评论 2 335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