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年前火爆的《哈利波特》系列魔幻文学作品,英国女作家J·K·罗琳缔造了当代出版界的销售神话,同时也使她自己一跃成为了财富超越英国女王的超级富婆。
早在2010年,在中国最赚钱的外国作家富豪排行榜,指的是2000年至今外国作家在中国大陆地区的版税总收入,J·K·罗琳位居榜首,凭的就是《哈利波特》系列近十年来在中国的出版发行。
或许是借鉴了罗琳的作品在国内的成功,同为英国小说的《摆渡人》在被引进到中国的时候,铺天盖地的广告宣传,是本书在国内畅销的主要原因。
读《摆渡人》这本书,很容易让人想起《哈利波特》里面的魔法。不过在这本书中,魔法不是作者想到表达的主题,书中荒原上的恶魔只是以集群的超级强大而占了优势,恶魔个体的威力,作用并不明显。
《摆渡人》的作者克莱儿·麦克福尔,是个中学教师。而罗琳也曾经是大学教师。虽然她们所处的时代不同,从事创作的年龄段却比较接近,创作者的身份基本相同,初出道时也都是默默无闻的。
教师生涯使作者更能了解少男少女的心思,也是这部小说能扣人心弦的缘由。
传奇影业这个制作了包括《哥斯拉》在内一系列大片的公司获得了她的《摆渡人》三部曲的全球电影及漫画改编权。
1. 如果我真的存在,也是因为你需要我。
正梦到一个陌生的帅哥,母亲的大嗓门就骤然响起,扫兴的搅了那场美梦。
这个陌生的帅哥就是迪伦在荒原遇到的摆渡人崔斯坦。
一个15岁的女孩,高中生迪伦,五岁那年因为父母离异,她一直跟母亲生活在一起。日常生活中,她与母亲并没有过多的话题交流,在学校也总是遭到同学的嘲讽和捉弄,可以说,她是生长在一个无爱的环境当中。
迪伦突然的生出想见父亲的念头,在她的苦苦央求下,母亲终于告诉了她父亲的电话。不料,在她去寻找父亲的途中,火车在隧道里遭遇了车祸。
昏迷的迪伦在朦脓意识里,产生了一个幻象。自己的灵魂飞出了身体,飘荡到了隧道的其中一个出口,却意外地遇到了一个坐在那里等候他的男孩。
这个男孩就是她心里的爱情幻影,是她执着的爱慕对象。
男孩带他走出一段路程,才告诉她,她是车上唯一的遇难者,站在他面前的只是她的灵魂,自己要带着她穿越沿途的荒原,到她的最终目的地天堂(或是地府)。
期间会遇到许许多多的险阻,还要面对多如牛毛的恶魔,稍有不慎就会被恶魔捉去,变成为他们之中的一员。所以每个灵魂在路上都需要一个摆渡人,以引领她们到达她们该去的地方。
2. 如果命运是一条孤独的河流,谁会是你灵魂的摆渡人?
我用最合适的相貌出现在每个灵魂面前。在遇到下一个灵魂之前,我一直保持这样的相貌。我不知道自己遇到第一个灵魂之前是什么模样。如果我真的存在,我的存在也是因为有你们的需要。
在迪伦看来,崔斯坦那 坚硬冰冷的外壳中,却包裹着温热柔软的内核。
不管崔斯坦以前长什么样,迪伦见到的崔斯坦才是最完美的他。迪伦希望崔斯坦能长伴在自己的世界里。
所以当迪伦被崔斯坦引领着到达了她的归宿地,明知崔斯坦又去接应新的灵魂去了,她却还是忘不了崔斯坦,毅然不计后果的重新返回了荒原。虽然她知道等待她的将是血色的天空和成群飞旋的恶魔。
这次她没有了摆渡人的引导,危险时刻伴随在自己的身边。
迪伦凭借自己的意志战胜了返程的重重困难,但他们在一个安全屋门前再次相遇的时候,崔斯坦因为激动,无意的一个失手却伤害了他正在摆渡的一个灵魂,崔斯坦深感愧疚。
从那一刻开始,崔斯坦违抗了天命,迪伦变成了崔斯坦的摆渡人。
这段路程是通往迪伦乘坐的那列火车去的。
人生的旅途中,我们所需要的不正是这种互相搀扶,互相协助的精神吗。当我们在生活中遇到挫折的时候,那个实时出现及时伸出援助之手的人就是我们生命中应该感恩的贵人。
他(她)或许就是我们的爱人。
3. 相由心生,荒原只是自己的内心幻象。
荒原里之所以出现山坡、乌云,一切阻碍,全是因为你内心的担忧、恐惧。简单来说,所谓的黑暗,均是源自于内心。
无边无际的荒原、高山、湖泊、恶魔,皆是人的内心世界的投影。
是迪伦的内心渴望爱情才滋生了这两段荒原之旅,也可以说,是爱的力量支撑才使得迪伦和崔斯坦重新在人间相遇。
幸运的是,他们没有遇到伏地魔那样的大魔头,否则凭崔斯坦的法力,是不足以安然的反向通过荒原,更何况在后来的一截里程中,崔斯坦似乎失去了一切魔力。
“原来你在这里。”
“我在这里。”
这是两个心灵在无声的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