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和一个同学交流到怎么读书的问题。她说,她现在最大的问题就是看过书之后,就会忘得一干二净,又把书还给作者了。其实,我们身边应该有很多人存在这样的问题:如何才能有效的读书?
读书是什么?读书不是类似于“我今年要读50本书”这样的口号,不是随便去翻翻别人推荐的书单,更不是像我同学这样,读过之后又还给了作者。那么,读书是什么?就我自己而言,读书是交流和对话的一种。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交流对话的方式更加多样化了。微博、微信的出现让我们满足于做一个“快文化”下的小白鼠。“快餐”知识的碎片化和娱乐化,,将人类的知识体系彻底瓦解,让我们流连于“只言片语”的信息接收。前阵子,《罗辑思维》一度受到热捧。它之所以受到如此之多的赞誉,是因为罗胖给了许多人一个读书的机会。如果说从前的文盲是不识字,那么今时今日的文盲则是识字而不会读书。
前方高能预警。干货满满,诚意翻倍!
你会读书吗?
“你会读书”不等于“你认得书上面的每一个字”,也不等于“书一合上,大脑自动清零”。那么,你会读书吗?
凡事都有方法,读书也是。“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这样的古话,已经不适合这个知识爆炸的时代了,所以我们究竟该如何读书?
如何选书?
选书有两大原则:所想、所需。说白了就是“我感兴趣的”和“我所需要的”。
何为“我感兴趣的”书?举一个简单的例子:看过《权利的游戏》之后,我想读读乔治·马丁的《冰与火之歌》;看过张艺谋的《大红灯笼高高挂》,我想读苏童的《妻妾成群》;知道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了,我想拜读下莫言的《红高粱家族》。
所谓“感兴趣”,一定是有一个触发你的热情去读书诱因。你被“引诱”的程度决定了你对读书的兴趣度。
第二种“我所需要的”。无论是学习所需,还是工作所需,既然“所需”,那就说明你的知识库需要更新了。就拿我自己来说吧,作为一个中文系的研究僧,除了文学名著,我们还需要看哲学、美学、宗教学、史学,有时也会涉及到伦理学、社会学和犯罪心理学。同样地,你能否将这样的书啃下来,是由你的需要程度决定的。
另外,在参考别人书单的时候,切记:可借鉴,但不可迷信。
最后再啰嗦一句,选书的时候(尤其是文科类图书)一定要注重出版社、译者(国外翻译图书)。就出版社来说,商务印书馆、译林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以及一些高校下设的出版社(比如:北京大学出版社)会相对比较靠谱。
如何读书?
选书之后,我们便要开始读书。读书就是一个接收信息、处理信息的过程,如何才能高效地读书?大致有以下四个步骤:
·获取信息
拿到一本书,我们首先是要接收书籍带给我们的信息,并在阅读的过程中对这些信息进行一个大致的处理。由于我们大脑的瞬时记忆是具有时效性的,因此我们在处理信息的时候,应该先进行信息的简化——留下有用信息,删除辅助信息。
比如,在阅读书籍的时候,可以先将作者在这一章的观点提炼出来,将附之以说明解释的例证都稀释掉。
·拓展信息
拓展信息是在上一步获取信息的基础上进行的。当我们对书中的观点有个大致了解之后,我们需要做的是拓展。拓展的方式也有很多,最常见的有横向拓展和纵向拓展这两种形式。
横向拓展:是指在你所习得的知识周围建立联系,并可以形成一个互为例证的关系。比如在看完郁达夫的小说之后,会自然而然地联想到他和日本作家夏目漱石的文风很像。之后再进一步追问他们的在哪些方面相似,是知识分子的刻画,还是个人苦闷之情的抒发?
纵向拓展:指的是深挖知识来源及其影响。同样以郁达夫为例,他和夏目漱石之间确实在某些方面相近,那么再进一步联系郁达夫曾赴日留学的经历,会思考他和夏目漱石之间是否存在“影响——接受”这样的关系。
·跳脱文本
存在未必是合理的,书上写的也未必是权威。所以在阅读之后,我们要从文本中跳脱出来,思考文章是否有一些观点和你的观点相左,是否存在一些不合理之处。之后再进一步思考是“相左”的原因。
类似这样的思维锻炼,可以很快提高你思维的活跃性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观点输出
这是读书全过程中的最后一环。输出量和理解程度往往是成正比的。输出的常见方式就是练笔、写文,这也是一种将读书和生活结合的方式。写文可以是复述书中的观点,可以是谈谈自己的观点,甚至也可以是对作者观点的批驳。
就像我在前文所说的,读书是交流对话的一种。如果不将自己的想法诉诸以文,你和作者之间的神交如何体现出来呢?总之,想法百千,不如下笔一篇。
无论此时看到这篇文章的你,是来自哪个行业,做着一份怎样的工作,我都希望这些小心得会给想读书的你一些启发,哪怕只有一点点。
我是约克镇的疯子,与君共勉之~欢迎交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