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看这部作品前,有动画先入为主的印象,那一层笼罩着先生的“迷雾”我已知晓原因,所以看的时候反而更关注在其他部分的描写。
这个小说一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我与先生的相遇,第二部分是我与父母的问题,第三部分是先生的自白,也可以理解为关于那层迷雾的始末。动画直接抽取了第三部分围绕“爱情”的内容,通过两集:文中所描述的先生的视角,以及制作组引申的 K 的视角,来描述同一件事。但很显然,作为旁观者所能感受到的是截然不同的。
在看完小说后,我突然有一点理解导演这样安排的原因了。
在新旧交替的时代(明治维新交替),他们(先生与K,甚至“我”)所不为人理解的孤独、对社会的不信任、对自己的失望(或者说对人性的失望)是他们向死而行的根本原因。他们深深体验到来自人性的恶——来自他人的恶以及自己的恶,无法摆脱,为自己感到愧疚,为他人感到失望,每天活着本身便是一种惩罚,这样的每一天又谈何希望呢?他们没有人去救赎,也没有勇气自己去救赎自己。
走投无路的信仰,以及生无可恋的人生,当面对这两样的时候还有什么想要活下去的理由呢?难道仅仅只是为了“活着”而已嘛?于是 K 选择了自杀。
虽然 K 的死并不完全是因为先生,但是不可否认,来自他所信任的友人的“背叛”是致命的导火索。动画两个视角的处理,比小说更容易让观看者体会到 K 的绝望与先生的利己,将人性的恶用侧面对比的表现手法表达到极致——这样普通的一件事原来可以有完全不同的两个真相,那么我们生活中那许许多多的事呢,究竟哪一个才是真正的真实?
《心》是夏目漱石死前最后一部作品,看了几个书评,说其中通过各人物映射了当时背景下多阶级人物的特点,比如迂腐的村里人(我的父母),大城市的知识分子(先生),走在时代交替中的求学者(我),以及乃木希大将代表的军国主义,虽然有一些配角刻画不多,但是却生动形象的表达出不同阶级的特点。关于那个时代,我的了解不多,只能用自己的“经验”去嵌套他所描写的人群,但是有一点是我所必须承认的,对于夏目漱石所塑造的“先生”这一形象我是非常折服的。
一个角色可以是扁平符号化的,比如“我的父母”,也可以非常立体多面,比如“先生”。
所谓立体,就好比一个真实的人,他虽然会有一些固定的性格特点,但是人也是随着社会、环境、境遇而不断改变的,先生之所以成为今天的样子,是在经受了叔父的欺骗、爱情的降临、K 的自杀、我的天真而最终塑成的,缺少了任何一个节点,最终都不会如此。这种人性的转变,夏目漱石却又没有直接描述,而是透过“我”的眼睛,用倒叙的手法娓娓道来,细节、心理刻画的描写之细致,是一般人所不能比拟的。
在知乎上看到一个说法:名著之所以伟大在于它所构筑的无比庞大的细节。如果用这个标准去评判的话,无疑夏目漱石的这部《心》作为名著经典是当之无愧的。一个专业的作家不会用“焦虑”二字来告诉你一个人很焦虑,他会用准确的心理刻画与动作描写告诉你,这个人是处在“焦虑的状态”。
我尝试过这样的写法,很难,要完全站在角色的角度去体会他的心情,他可能的举动,他可能的心理,同时还要选择性的表达给读者。然而这部《心》做到了,我深刻的体会着先生内心的煎熬与焦灼,他被欺骗时的震惊与厌恶,爱上小姐时却因对人的不信任而假装做作,因为K的自白而突然的疑神疑鬼,这些心理自然而然的变化,行为自然而然的发生,你知道这于情于理,却依旧感到恶寒,因为你自己也可能随时会变成这样。
真是潜移默化的将人性善与恶的矛盾铺于纸面,让读者在注意到的时候,发现这故事已经不再是那个温暖的小屋,你已经站在北风呼啸的严寒之中了。
日本的文学和美学都离不开“死”这个话题。
生命是向死而生,最美在凋谢之前的一瞬。日本人生来追求极致之美,这种极致不是指“超越”的极致,而是至达到顶峰时即将衰败前那“一瞬”的极致,这注定他们的美与死亡相连,与悲伤同在。关于K的死和先生的死,我觉得是值得回味的地方。先生说两人走的是同样的道路,但我觉得是有着本质不同的,K是走头无路、无所依靠的背弃之感,而先生是对人性的失望以及对自己无尽自责无法被救赎的负罪感,同样是体会着社会最寒冷的一面,但若换个角度来说,实际是二位一步步选择走向了社会最寒冷的那一面。
人生那么长,只要活着便总有希望。比如K先去学习了医学,而后有能力自立的时候再去追求自己的“道义”,忍辱负重,是否会更成熟?先生在认识到人性之恶后,能够有勇气面对并跨越,而不是懦弱的将一切隐瞒,是不是会有更好的结局?但另一方面,如果他们这样做了,也许他们也将不再是“他们”了。
我想,夏目漱石便是想塑造这样极端的他们,来凸显那个时代那个阶层人士的思想矛盾吧!
2017.12.29 金曜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