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十多年里,由于沪深股市的流通市值占M2的比重平均在6%左右,因此,每次调整过后,总会有大量资金涌入市场,这使人产生一种错觉,似乎市场从不缺资金,缺的只是信心。久而久之,就产生了一种流行的观点:只要有信心,就会有资金。这一观点在很大程度上把人们的注意力引向歧途,只要出现调整,就把原因归结为信心不足,而对客观供求状况视而不见。
事实上,资金足与不足有两组相对关系。
一是市场现有的资金存量相对股票流通市值。7000亿元的存量资金是多是少?放在7年前是超级多,那时的流通市值不足1万亿元,998点时总共才投入3000亿元,就引发了一轮超级牛市。而放在近两年的股市中,却是出奇地少。7000亿元相对17万亿元的流通市值,比例仅为4%。再把市场下跌的主因归结为信心不足,而非资金不足,就有点唯心。
二是股市可供给总量相对社会资金总量的比例。在市场可供给总量相对社会资金总量较低时,股市的供大于求表现出阶段性特征,即在某一阶段内供过于求,在另一个阶段表现为供不应求。但是,当股票流通市值规模达到一定程度,占社会资金总量的比例达到一定水平后,股票供不应求的局面就很难再现,供大于求与供求相对平衡会成为大多数情况下的常态。
这是因为按凯恩斯分析,人们持有货币资产会有四个动机,即营业、预防、实现收入,以及用于投机,即做各种风险投资。根据我的分析,用于投机的资金约占社会货币资产总量的20%,最多不超过25%。因此,一旦流通市值占货币总量的比例接近20%以后,股票宏观供不应求局面也就彻底结束。在这种情况下,哪怕股市规模稍稍扩大一点,就会给市场带来重大压力。从这一角度说,自2009年的3478点以来,沪深股市始终处在供大于求状态是有其必然性的。说股市下跌不是因为资金不足,而是信心不足,是没道理的。
当然,这并不等于说,沪深股市从此就与牛市无缘。只是从供大于求到供求平衡,再到供不应求的时间周期会大大拉长,而不会像过去那样,三五年就来一次。美国股市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样本:1966年,道琼斯工业指数达到1000点,直到1982年,在长达16年的时间里,道指一直在1000点到600点之间(最低570点)上下震荡。其股票市值占GDP的比重从60%下降到近30%,16年的经济增长和货币增长,使原来显得过高的市值变得不那么高了,才迎来一轮真正的牛市。目前美股似乎在重演其40多年前的那段历史,道指已进入新一轮的超长期整理。沪深股市可能也不会例外,也需要像40多年前的美股一样,通过长期整理,让市值占GDP和M2的比重降到足够低。
那么,目前沪深股市究竟缺不缺信心?这要从三个方面看。
从言论角度看是非常的缺。媒体看空已成时髦,看多已成幻想。
从实际交易情况看并不缺。信心是可以度量的,最简单的方法就是看资金周转率。人们对交易的积极性越高,其资金周转率也就越高;人们对交易的积极性越低,资金的周转率也越低。今年市场交易的积极性要比2011年高出几倍。2011年市场存量资金的年周转次数不到40次,而2012年来的年化周转次数接近50次,已超过2010年。如果资金周转率可称为真实的投资者信心指数,那么今年到目前为止的投资者信心指数是近两年半来最高的。
从投资者账户看,这种信心正在迅速消退。有数据统计,截至本周,沪深股市的空仓账户已超过66%,达到有史以来的最低点,其原因只有一个:很少有人会喜欢只有交易,没有盈利甚至没有希望的投资。股市是各类投资者共生的场所,没有投机者,就没有活力;没有谨慎投资者的高卖低买,股价涨跌就会失去顶与底;没有大资金在前面领路,就没有散户的追随;没有散户的追随,大资金和炒手就变成了左右手互博,横竖是个输,其信心也会跟着消失。如何制止这种恶性循环,让投资者对市场有信心,让市场信心得以保留,是一门宏观调控艺术,这个问题处理好了,就能适当缓解供求矛盾。
市场不缺信心,只缺资金,这点在本周市场体现得非常清楚。本周在上证综指跌破2132点后,市场并未像此前人们普遍担心的那样,信心快速崩溃,反而出现企稳迹象。这种“虽创新低,却不急跌”的原因一般有二。一是出于“抄底共识”;二是反映出下跌动力的真正消失。两种原因,结果各不相同。出于抄底共识的,只会稍作停留,发现行情起不来后,就会大规模杀出。由于下跌动力真正丧失,市场会进入大盘虽然还在下跌,却像挤牙膏一样,挤一挤出来一点,出现某种底部形态。
两种原因无论哪一种,都提示我们大盘已进入一个阶段性的底部观察期,最有可能的时间窗口在下周三之前的三个交易日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