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6.14
好久不看《十万个为什么》了,这本还不错,竟然发现了不少新知识。
可惜健康这一章存在一些养生谣言。
以下是一些书摘:
第一章 宇宙之窗
宇宙中还有 3 3 %的质量是由一种看不见的物质组成的 ,这是一种移动缓慢的暗物质 ,既寒冷又黑暗 。科学家无法看见它们 ,但能从它们释放出的引力上感觉到它们的存在 。
暗物质
宇宙中最后剩下的 6 2 %的质量全都属于暗能量 。这种极其特殊的宇宙物质 ,能够产生大量的负引力 ,从而加快宇宙的膨胀速度 。
暗能量
当月亮与太阳之间的距离靠得很近时 ,毫无疑问 ,月亮就会和太阳同时出现在天空中了 。特别是在每个月的农历初七 、初八的日子里 ,这种情况会经常出现 。
初七,初八,月亮和太阳靠的比较近
银河系是一个体积非常巨大 、范围非常广泛的恒星系统 ,它的侧面很像是一个体育锻炼用的大铁饼 ,只不过这个大铁饼的直径大约有 1 0万光年那么长 。
银河系是个星系
银河其实也属于银河系的一部分 。这条从东北向西南横贯夜空的银河 ,犹如一条白茫茫的光带绵延在天空之中 。银河是由无数离地球非常遥远的恒星组成的 。
银河是银河系的一部分,由无数恒星组成的光带
第二章 地球万象
科学家根据火山的活动情况将其分为三类 :第一类是活火山 ,也就是在人类历史时期还在经常作周期性喷发的火山 ,日本的富士山就是一座活火山 。第二类是死火山 ,是在人类历史以前喷发过 ,但到今天为止没有重新喷发过的火山 。第三类是休眠火山 ,是在历史上有过喷发记录 ,但至今还处于 “休眠 ”状态 ,没有喷发过的火山 。
死火山,并不是不会喷发,而是历史纪录里没有喷发过
霞是由于空气对光线的散射作用而形成的 。太阳光要通大气层照射到地平线附近的天空时 ,遇到大气分子和悬浮在大气中的微粒发生散射 ,使得本来不会发光的大气分子都形成了一个散射光源 。紫色光和蓝光波段较短 ,容易散射 ,到达地平线上时光线已所剩无几了 。而较长的红 、橙 、黄光线经地平线上空的空气分子 、水汽和尘埃杂质的散射后 ,就会形成我们看到的色彩艳丽的霞了 。
蓝,紫波长短被散射了,只剩下红,橙,黄了
飓风 ,和台风类似 ,都是指风速达到了 3 3米 /秒以上的强烈热带气旋 ,只是产生地点不同 。 “台风 ”生成于西北太平洋和中国南海 ;而飓风则是生成于大西洋 、加勒比海以及北太平洋东部的 。
飓风和台风是根据地里区域命名的
战国后期 《吕氏春秋 》 “十二月纪 ”中 ,就有了立春 、春分 、立夏 、夏至 、立秋 、秋分 、立冬 、冬至等八个节气名称 。后来到了 《淮南子 ·天文训 》一书的时候 ,就完整地记录了和现代完全一样的二十四节气的名称 。
二十四节气是《吕氏春秋》和《淮南子》最后定下来的
卷云的云层很高 ,为细小的绢丝状 ,如果在中纬度地区出现卷云 ,通常就意味着两天以后天气就有所变化 。
卷云
第三章 自然奇观
所有岩石都是在地球演变过程中逐渐形成的 ,人们按照岩石不同的形成过程 ,将它们划分为三大类 :火成岩 、沉积岩和变质岩 。其中 ,火成岩最多 ,占地壳中岩石的 3 / 4以上 。
三类岩石
千百万年以前 ,地壳活动剧烈 ,火山爆发频繁 ,炽热的岩浆大量喷发而出 ,后经冷却形成了火成岩 ;
火成岩是祖宗,岩浆冷却
由于风化和侵蚀作用 ,暴露在地表的火成岩逐渐被分解为泥沙和化学物质 ,继而在水流 、冰川或风的搬运下 ,部分沉积在湖盆海底 ,重新固结成了沉积岩 ;
火成岩分解,沉在水底,变成沉积岩
另外 ,还有一些岩石因地壳活动的强烈挤压 ,或化学物质的注入 ,或高温的影响 ,质变为了一种新岩石 ,即变质岩 。
火成岩被其他运动影响,变质为变质岩
瑞典博物学家林耐所说 : “岩石并不是自古就有的 ,它们是时间的女儿 !
岩石是时间的女儿
按照这种说法 ,随着时间的推移 ,海水将越来越咸 ,可这会是事实吗 ?对此 ,有人提出异议 ,认为海水最初就是咸的 ,是天然形成的 。
海水是咸的,不是地上的盐冲进来造成的,具体原因还不确定
海水的颜色主要是由海水的光学性质 ,即海水对阳光的吸收 、反射和散射决定的 。
波长较长的红光 、橙光和黄光穿透力较强 ,很容易就被海水吸收了 。
而波长较短的蓝光 、青光 、绿光 、紫光穿透能力较弱 ,则大部分被海水散射和反射 。
另外 ,由于人眼的感光有 “偏见 ” ,对紫光感受力极弱 ,而对蓝光 、绿光则很强 。所以 ,海洋在众人看来便是蔚蓝色和碧绿色了 。
海水的颜色,波长长的光被反射了
流域面积居世界第二的刚果河河槽延伸进了大西洋 ,形成了一条宽阔的海底河谷 。
所以在海洋局部形成了一片淡水区 。
海里也有淡水区
据测 ,天池海拔 2 2 0 0米 ,湖水平均深度 2 0 4米 ,是中国最深的高山湖泊了 。
乞力马扎罗山意即 “明亮美丽的山 ” 。
单从名字来看 , “印度 ”在梵文中是 “海 ”的意思 , “尼西亚 ”在希腊语中是 “岛屿 ”意思 ,而 “印度尼西亚 ”则正巧是 “海 ”和 “岛 ”的合称 。此外 ,少为人知的是 ,印度尼西亚还有一个古老名字叫 “奴山打拉 ” ,意思也是 “群岛之国 ” 。
印度-尼西亚是这样分开理解
第四章 动植物探索
有时 ,小海豚的出生会不顺利 ,头部不能及时露出水面 ,这时海豚就用嘴部把小海豚轻轻托出水面 ,直到小海豚自己能呼吸为止 。久而久之 ,海豚就养成了这样一种习惯 ,凡是见到停留在水面不动的物体 ,就会用嘴部向上推 。如果遇到孩童落水 ,它也会这样去做 。
海豚救人,来自于海豚救小海豚的习惯
海豹没有腮 ,不能直接从水中摄取氧气 。为了呼吸 ,它们就用尖利的牙齿在冰层上凿出一个个 “天窗 ” 。它们在潜水一段时间后 ,就把头探出天窗换气 ,这样 ,就不会被憋死 。
用牙齿破冰
在树皮和树干之间 ,有一层特别的细胞 ,叫做形成层 ,能不停地向外分裂出新的细胞 。春天 ,气候温和 ,雨量充沛 ,对树木的生长有利 ,这时形成层的细胞分裂旺盛 ,新产生的细胞大而明显 ,导管又大又多 ,因此 ,木材就显得颜色淡 ,质地松软 。入夏以后 ,随着气温增高 ,雨量减少 ,特别是到了秋天 ,天气渐冷 ,雨量更少 ,形成层活动减弱 ,分裂出的细胞形状小 ,加上细胞壁厚 ,导管又少 ,木材显得致密而坚硬 ,颜色也深 。树木内的细胞和导管每年重复一次由大到小 ,材质由松到密的变化 ,从而就形成了色泽 、质地不同的一圈圈环纹 ——年轮 。
年轮是这样形成
第五章 人体解密
原来眼睛的构造比较奇妙 ,构成眼球的角膜 、结膜 、巩膜上虽然有极丰富的触觉和痛觉神经 ,却没有冷热感受神经 。当外界温度变化时 ,眼睛对冷热变化的感受就极为迟钝 。更重要的是 ,角膜是缺少血管的透明组织 ,不容易散热 ,而且起到缓冲寒冷传导到眼球里的作用 ,加上有一层眼皮保护 ,给眼球热量 ,所以眼球尽管露在外面 ,也不怕冷 。
眼睛不怕冷,是因为缺少冷热神经
胃液的主要成分是盐酸和各种胃蛋白酶 ,而盐酸是腐蚀性非常强的液体 ,蛋白酶对各种组织和>细胞也有很强的破坏作用 。
而胃却没有被腐蚀 ,更没有被消化掉 。这一切都是因为它不但能分泌出胃液 ,还能分泌出一种胶冻状的黏液形成黏液膜 ,覆盖在胃的内表面 ,这层膜既能让胃表面不受坚硬食物损伤 ,又能防止胃液自己消化自己 。
难怪胃溃疡特别疼
胃液与吸进胃里的空气在胃的揉捏挤压下 ,就会发出 “咕咕 ”的声音 。胃的收缩使人感到饥饿 ,也是向人们发出应该进食的信号 。
空气和胃液一起挤压的声音
我们的眼睑上长有一种叫做睑板腺的腺体 ,睑板腺分泌出的油脂可以滋润睑缘 ,防止泪液外溢而侵蚀皮肤 。
眼屎是用来保湿的
第六章 趣味数理化
三 、 “ 0 ”还起着 “占位 ”的作用 。如 “ 8 0 7 ”中 ,它既表示十位数上一个单位也没有 ,但也占据着 “十位 ” ,如果十位空着 ,那么 “ 8 0 7 ”就会写成 “ 8 7 ” ,相差甚远 。又如车牌号 “ 0 0 0 4 5 3 ” ,由此可知这个城市的汽车号码是由六个数编号的 ,它的已登记领牌汽车数量最多是六位数 ,不会超过 1 0 0万辆 ;
0在占位上,意义最重大
无理数的名称最先被公元 6世纪的罗马人使用 , “无理 ”这两个字是希腊文学 “不可比 ”的转译失误所致 ,现在世界数学界已统一地称之为 “无理数
无理数是一种误传
“虚数 ”是指平方是负数的数 , ( - 1 ) = ± i 。这个名词是 1 7世纪法国著名数学家笛卡尔率先提出来的 ,后来 , 1 8世纪瑞士著名数学家欧拉给它定了一个专门的符号 “ i ” 。后来 ,高斯使用了这个符号 ,并主张用偶数 ( a 、 b )来表示 a + b i ,称为复数 ,这样 ,虚数才逐步得以通行 。
虚数很有想象力啊,竟然还有应用场景
1 7 4 2年 ,德国数学家哥德巴赫发现 :任何不小于 6的偶数都是两个素数 (只能被和它本身整除的数 )之和 。任何不小于 9的奇数都是三个奇素数之和 。
目前最佳的研究结果是中国著名的数学家陈景润于 1 9 6 6年证明的 ,被称为陈氏定理 : “任何一个充分大的偶数 ,都是一个质数和一个自然数之和 ,而这个自然数是两个质数的乘积 。 ”通常人们都简称这个结果为 “ ( 1 + 2 ) ”这种形式 。这一定理也是中国数学界的荣誉 。
和费马大定理有一拼
在任意一条线段上取一点将线段分割成两段 ,使其中一段的长度约为另一段长度的 0 . 6 1 8倍 ,这种分割就被称为 “黄金分割 ” 。
这个真是难以想象,有什么生物学基础,有什么进化优势?
原来 ,水的沸点是 1 0 0 ℃ ,而油的沸点在 3 5 0 ~ 5 0 ℃之间 。当水滴入加热的油中时 ,由于水的密度比油的密度大 ,会沉到油底下 ,尤其是冷水滴到热油里的时候 ,水会散开出许多的小水滴 ,迅速下沉并瞬间汽化 ,体积会增加 1 7 0 0倍 ,突破油层表面后产生爆裂 ,发出 “噼里啪啦 ”的响声 。气泡爆裂时 ,油层表面的油一起带了出去 ,这就是四溅的油花 。
体积膨胀所致
第七章 军事天地
最常见的是在消声套筒前半部装有卷紧的消音丝网 。当子弹射出后 ,枪口喷出的高压气体不直接在空气中膨胀 ,而是进入消音丝网 ,大部分能量被消音丝网吸收 ,所剩下的气体能量便逐渐被消耗 ,喷出套筒时 ,气体的压力 、速度和密度已降到和外界空气差不多了 ,发出的声音也就很微弱了 。
把膨胀的空气吸收,就能消音了
第八章 历史长廊
一直以来 ,中国的考古学家在对发掘的文物和历史的文献记载的研究中 ,确定中国有确切纪年的时间是公元前 8 4 1年 ,那一年为西周的共和元年 。这主要源自于著名的历史学家司马迁的著作 ——《史记 ·十二诸侯年表 》 。
司马迁发现,841年后的事情,大家描述一致
第九章 科技交通
原来 ,轮船逆水靠近码头 ,可以利用水流对船身的阻力 ,起到部分 “刹车 ”的作用 ,利于准确地控制船体的方向和速度 ,保证停泊的安全 。
逆水停舟
第十章 文体艺术
八股文也称 “时文 ” 、 “制义 ” 、 “四书文 ” 、 “制艺 ” 、 “八比文 ” 。
八股文的文体有固定格式 ,就如同题目一样 ,由八个部分组成 ,分别是破题 、承题 、起讲 、入手 、起股 、中股 、后股 、束股 。
每个部分都明确规定了所写的内容 ,比如 “破题 ”是指先要揭示题目所要求写的内容 ; “承题 ”是指在破题之后的一段阐述 ,然后才开始写正文 。
八股没有错,错的是内容
古人总结了诗歌表现的不同手法 ,主要分为 “赋 、比 、兴 ” 。
“赋 ”指的是陈述和排比 。这两者往往相互结合 ,主要是将一些内容紧密关联的景物 、事态 、人物的形象和性格等 ,按照一定的顺序组合成一个句落 。既可以非常细致 ,又可以一气呵成 、加强语气 、渲染气氛等 。 “比 ”则指的是比喻手法 ,是诗歌当中最基本也是使用最普遍的方法 。将一个事物比喻成更加生动具体 、广为人知的另一个形象 ,以便于人们联想和想象 ,能够把所描述的事物更加鲜明生动地表现出来 。
“兴 ”指的是在作者表明主题之前 ,先描述其他的事物 。从表面上看 , “兴 ”与文中内容似乎并不相关 ,但是意境却是一样的 。比如 《孔雀东南飞 》当中 ,开头便以 “兴 ”的手法讲述了孔雀朝不同的方向飞走的情景 ,而内容却是讲述古代的一对青年男女为争取自由而牺牲的故事 。两者都表现了一种离散的意境 。
春天的花开,秋天的风,以及冬天的落阳。
其实 ,春联最早的时候起源于一千多年前的战国时代 ,那时人们挂在门上的叫做 “桃符 ” ,每逢过年 ,人们都会请来传说中的两位神将 :神茶和郁垒 。传说这两位天神是看守鬼城的 ,他们会把干了坏事的鬼魂用绳子绑起来去喂老虎 。
人们把他们的名字写在桃木板上 ,就可以在除夕夜驱走邪恶 。
后来 ,五代时的蜀国君主孟昶突发奇想 ,在桃木板上写了两句话 “新年纳余庆 ,嘉节号长春 ” ,用这个来代替天神的名字 ,就成了最早的一副春联 ,不仅辟邪去灾 ,还表达了对新年的祈福和祝愿 。后来桃符的内容得到了扩展 ,这个习俗也逐渐流传开来 。到了明朝 ,皇帝朱元璋非常喜欢这个习俗 ,也很喜欢看春联 ,他颁布御旨 ,要求人们用红纸来写春联 。到了大年初二 ,他就微服私访 ,挨家挨户地看春联 。正是有了他的命令 , “春联 ”这个词才正式出现 ,开始在全国范围内推广起来 。
辟邪的联,写上了吉祥的话,变成了春联
喜欢观看篮球比赛的人一定都注意到 ,篮球队员中没有 1 、 2 、 3号队员 。原来 ,国际篮联技术委员有一项规定 :所有参赛的球队必须使用 4 ~ 1 5的号码 。但是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特殊的规定呢 ?这是因为这些号码会使裁判在执法的时候产生混乱 。
当要判给被侵犯的队员罚球时 ,需要伸出两个手
指头指向罚球线 ;队员罚球中篮或投球中篮时 ,裁判员还要向记录台伸出一指 、两指或三指表示得分的数字 ;队员 3秒钟违例时 ,裁判员也要伸出 3个手指指向限制区 。
伸手指头,会有冲突
在板球比赛中 ,如果一名投球手连续投出 3个好球而将对方的 3名球员淘汰出局 ,是件相当了不起的事 。因此 ,只要出现这样的情况 ,板球俱乐部就会授予那个投手一顶帽子 ,以表彰其出神入化的投球技巧 。简言之 , “帽子戏法 ”的本意就是板球手连续用 3个球得分而获得一顶帽子鼓励的游戏 。
源自板球
个人微信公众号,请搜索:摹喵居士(momiaojush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