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一个悦己
昨晚睡前刷朋友圈,目光瞬间被一个动态锁住:我太难了,研究生复试,毕业论文答辩,家里人生病,怎么都堆在一起了?让不让我好好活呀?为什么别人生活那么轻松,而我却要这么艰难?
和他并不算熟悉,本想在评论区安慰几句,但是打开他的朋友圈,满屏的戾气扑面而来:
“××那么丑,怎么能找到那么好看的女朋友?”
“××成绩那么差,还不是拖了关系,才找到那么好的工作?”
“有时候想想,人生真的要拼爹,不然啥都成不了”
……
看完这些深夜吐槽的话,我默默收回了刚刚想要安慰的想法。
有人说,看人先看朋友圈,比生辰八字准多了。对此我深信不疑。
因为朋友圈是一个人故事、三观和品味的聚集地。它就像一张行走的名片,可以让一个人看到无数人的生活状态,也让一个人的生活状态被无数人看到。
所以,能不能和一个人做朋友,不用太麻烦,先看他的朋友圈就知道了。
01
我之前和一个刚认识不久的女生出去吃饭,吃饭的时候她突然问我,你觉得我这个人怎么样?
我们也不熟悉,有点奇怪为什么她这么问。给我的感觉是这个女生蛮热情开朗的。
但是随着我们加了微信,我发现她的朋友圈却是另一番景象:
朋友圈大佬,谁能借我个优酷会员,让我追个剧?
万能的票圈,谁能给我推荐一套平价好用的化妆品,笔芯。
万能的票圈,谁能给我推荐个五一去玩的地方。有旅游攻略的也可随手来一份,感谢🙏
都是一些可以百度到的求助型问题,但是她却想当然把朋友圈当成了免费服务站。
朋友圈是交流的平台,但谁也不希望一直被要求做好人。一个月视频会员也就十几块,上网看几份旅行攻略也就十几分钟,明明自己动动手查一下就可以解决问题,为什么一定要麻烦别人呢?
可能她是觉得这样很方便,又不需要浪费人情,有人看见了会“顺手”帮她一下?但这样的“顺手”真的太少了,只是在无端地消耗自己的人缘。
也许她觉得这都是小事,但是无数的小事就积攒成了大事,一次两次可以,三次四次慢慢就会被人屏蔽了。
直到前几天,我们又由于一次聚会见面,她和我说,还是线下的朋友好,线上人心太冷漠了,没有人可以帮助她。
我心想,哪里是身边人的问题呢?改不掉她随手大范围麻烦人的习惯,再熟悉的人也会反感。
朋友圈的动态,就是一个人交友的真实写照,你想让别人回复问题,不如先自己去百度,百度不清楚,再去问更专业的人,这样不是更好吗?
问题是需要被解决的,而不是被倾诉的。这样经常去消耗人缘的事情,透过朋友圈就让人渐行渐远了。
无心而为,其实都是自己的惯性。好的关系需要经营,好的朋友圈也是。
02
而像她这样的人,朋友圈里往往不是少数。
前几天,表姐被父母安排了一场相亲。介绍人说对方是当地的一个公务员,男生彬彬有礼,老实稳重,事业稳定,家庭和睦。
但是两人见了一面后,表姐的感受却不是如此。两人吃饭的时候,很多聊天的观点都没办法交流。
吃东西的过程中,也没有什么风度,一会儿说服务员态度不好,一会儿又说上菜太慢,菜太咸……
临别的时候,对方说加个微信吧。表姐只能尴尬说一声好,赶紧结束。
回到家看到他的朋友圈,表姐更是觉得是两个世界,一种强烈的个人愤青主义来袭。
各种时政新闻的个人讽刺,完全看不出有什么能力;
各种吐槽领导同事,事事都是别人的错,自己什么都是对的;
没有自己的兴趣爱好,都是转发的别人的段子,视频,文章……
这样的朋友圈看完,表姐觉得完全没有再交流的必要了。
表姐是一个很享受生活的人,有自己的兴趣爱好,喜欢看书看电影,爱养猫,也喜欢出去旅行。平时的朋友圈就是岁月静好,现世安稳的模样。
朋友圈的不同状态,展现的是各自生活的缩影,一个人的生活是什么样,他的朋友圈就是什么样的。
活在两个世界里的人,是很难交流的。能不能做朋友,朋友圈就是那个最初的评判标准。如果交流不了,那就算了吧。
这样的经历,也给了表姐一个深刻的体会:爱情不能盲目,你看到的生活缩影,就是未来的日子。慎重考虑的不是当下,更是长久的未来。
恋爱,选择的是一个人,也是选择了之后的生活。
03
去年拼多多盛行的时候,我基本没怎么关注。一天我一个很久不联系的发小突然发来消息,问我在吗?
看到她来找我,心里特别开心,于是就赶紧放下手头的事情,回复她:在的,好久没联系啦!最近干嘛呢?
正当我要打开话匣子的时候,她突然发过来:帮我砍一刀吧?接着一个链接无情甩过来,末了还附带上一句,下载app才能砍。
顿时我有些尴尬,面对着曾经十分熟悉的发小,心里却无比陌生。但还是回了她一句:好的。操作完成,给她回了消息。
她说:“谢谢。”之后就没了后文。
一句“谢谢”,就像是在我满心欢喜的劲头上浇了一盆冷水,很多人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吧,和自己当初最好的朋友无话不谈,到不怎么联系,把备注换为全名,不去朋友圈点赞评论,慢慢朋友圈成了一根刺眼的线。
后来她还会时不时给我私信发砍一刀,有时候,也会在朋友圈发各种投票链接,点赞领取等等,我们再没有聊过天。
从无话不说到无话可说,
从热闹熟络到悄无声息。
越长大越知道,成年人的社交,聚散无常,没有谁会一直陪在身边。
正如宫崎骏在《千与千寻》所说的:人生就是一辆通往死亡的列车,路途上会有很多站,很难有人可以至始至终陪着你走完,当陪你的人要下车时,即使不舍,也该心存感激,然后挥手告别。
之前有一个刷屏的视频,叫做《你手机里的常用联系人有几个?》,视频的5个人首先猜测了自己的朋友圈里有多少人,他们都很难说出一个具体的数字,只是说很多。
人们习惯把“朋友多”当作一件很有成就感的事情,我的朋友多,我的社交面广,表面上很快乐,和谁都认识。他们说的时候,脸上还洋溢着笑容,觉得很有安全感。
随后,主持人问:除了你们的家人,你们觉得还有多少可以联系的朋友?
基本上所有人都沉默了,不确定地说:“两三个?”
这时,我们才真正透过这样的残酷方式,看到朋友圈的真朋友。我们已经习惯了,错把热闹看成朋友,错把点赞当作亲密。
回头看看,我们的朋友圈三天可见,不是避开了那些网络社交里的陌生人,恰恰是伤害了最在乎,最关心自己的朋友。
因为只有真正在乎关心你的人,才会去翻看你的生活动态,对你的一举一动都格外好奇关注,想了解每一刻的你,更好去关心现在的你。
04
朋友圈对于很多人的意义,已经不仅仅是自我情绪的表达口,随手发布的一个状态,举手投足间都是个人形象的塑造。
那我们应该怎么去经营好自己的朋友圈,让更多人认识我们,持续关注呢?
首先,多传递正能量。
朋友圈尽量不要发一些负能量的言语,吐槽别人的生活,抱怨自己的状态,负能量的人会天然地让人想要远离,生活已经那么累了,谁还愿意朋友圈里的动态也满是戾气呢?他们更希望看到自己的生活中多一些积极的正能量。
日常的,生活的,有烟火气的,真实的,当你真正去热爱生活的时候,表达的自己的兴趣爱好,展现的生活的小确幸小温暖,都会带给身边的人正能量,让更多人喜欢你。
我朋友圈里就有一位女生,是一位小县城的书法老师,她的动态都是自己的上课片段,书法作品和参与的各种会议,每天都会有很多的人期待着她的更新,看她的朋友圈,看她的文字都是一种享受,能够让人感受到内心的宁静。
在现在这样快速发展的社会中,能够有一件持续去做的时候,本就是一件值得肯定的事情。加上她自己的坚持,认真,迭代,个人品牌慢慢突出,现在的她已经在线上开设了自己的课程,依旧好评如潮,这就是正能量的体现。
坚持去做,自然放大。
其次,多传递价值。
朋友圈里可以多展示一些自己的才能或者经验,哪怕失败的也好,这也是对别人的一些启发。
通过这些,别人能够知道你的优点,会不自觉地关注你的朋友圈。
比如说你觉得自己胖,那你是怎样健身减肥的呢?你觉得自己丑,你是怎样美容打扮变美的呢你觉得自己不自信,你是做了什么事情慢慢找回自信的呢?
如果你能够把这些东西展现出来,别人就会觉得你很强,同样的一件事情,怎么在你那里就很有价值呢?你就潜移默化在大家的脑海中,植入了“我很强”的首因信号。
持续塑造这样的形象,大家就会对你的朋友圈产生期待,总会想想看你又学习了什么东西,想向你学习。这是很好的开始,成人成己。
比如我自己,就经常在朋友圈里分享成长干货,推荐高质量的课程,也会分享一些读书笔记,每次朋友圈的小伙伴们书荒,就会来请教我,让我推荐一些书给他们。
他们相信我推荐的都是好书,也愿意认为我是有用的人,这样的肯定是无言的信任,很宝贵。
如果你的朋友圈里越来越多的人都是这样,那就说明你的朋友圈经营的很成功了。
把自己的每一条朋友圈都当作与朋友的一次对话,你就会发现,当你变成了更好的自己,就会发现身边很多的人都是和你同频的。
05
之后,再遇到别人,不必忙着掏心掏肺,不如先去看看他朋友圈里,看过的书,走过的路,分享过的文章,碎碎念的心得感悟,窥见一些他的内心状态。
生活的内容,都是透过一层层玻璃窗看到的真实,希望你在朋友圈里也能找到自己的真朋友。如果暂时还不确定,就先经营好自己吧。
能不能和别人做朋友,看他的朋友圈就知道了。
值不值被别人交朋友,看自己的朋友圈就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