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程度:四星
奔着作者是李松蔚老师,翻开了这本书。书名让我想到了ky的那本:《所以,一切都是童年的错吗》,个人觉得ky那本比较水。这本书呢,看的时候以为是公众号文章整理出来的,后来发现好像不是。
看这本书的过程中,发现我对书籍和公众号文章的不同标准在打架。我蛮喜欢李松蔚老师泥石流一样的风格,思路清奇,深得我心。比如:
“哭是一种奇妙的本领,它代表对痛苦的正面认识。既有对美好事物的缅怀,也隐含着对未来的期待。”
“我觉得夸一个人伟大也好,无私也好,奉献也好,都有一点儿怪怪的,像是在拿一种精神上的激励,诱使这个人平白无故地多付出一些。”
但是当文字落在“书”上的时候,我就变得更挑挑捡捡,苛刻傲慢。书里的每一篇,如果放到公众号上,我会像以往一样喜欢。但在一本书里,对我来说意义好像大不同。
这个“高标准”也让我想到我发布简书文章和公众号文章的差别:简书随手发,写得开心就好,没写完都可以发出去,反正可以随时改。可让我发一篇公众号,那可要费老大劲。要改n遍,尽量用词讲究准确,开头有例子,结尾有结论,中间走心又走脑,结构间还要环环相扣……结果呢,公众号经常好久发不出一篇。
竟然没提到书的内容就碎碎念了好几百字,下面说说这本书吧。
课题分离那章让我印象挺深的。发现我之前理解的课题分离是假的,像一种“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虽然省事,但有点冷漠,也有点疏离。
是“我”让他不舒服了,所以我要把自己摘干净,我需要向他强调(甚至向全世界强调):他不舒服,这是他的事,我不负责任,我不关心。
请注意最后这个说法。
表面上看,这仿佛是一个课题分离的想法。但是一个人这么说的时候,恰恰说明他正在试图撇清自己跟这件事的关系,他已经混淆了课题。
这是我们最容易产生的对课题分离的误解。
对这里有些感触,看到我之前的理解有偏差,但是还没特别理解真正的课题分离应用到其他事情上能是怎么回事。想到书中的例子,感觉比我想象的还要难。
还有段话,非常戳我:
心理学带给我最大的好处,就是学会对“改变”这件事心怀敬畏。越懂得这个过程的漫长,越会对生活中那些“错误”抱有尊重。我也知道,越是苛刻地要求自己,急于改变,越是会陷入自我怀疑,失去改变的动力。
常觉得学心理啊、成长啊,是为了让我变得更好。但渐渐发现,它的背后的假设是“我不够好”。那么让自己变得更好真的可以让自己满意吗?并不能。对自己现在满意才能让自己满意。放过自己,是我最近常对自己说的话。
后面关于亲子的部分也挺戳我的。隐隐感觉新一代“熊孩子”好像和我们这代很不一样,但也没有近距离接触过。也有点想不明白为啥现在带一个孩子需要这么多人手。
这代孩子小时候受到的关注很多,安全感很足,对“规则”、“权威”的看法都和我们不一样。经常看到年轻人愤世嫉俗地骂熊孩子,说他们没教养不守规矩没礼貌,不知道这背后有多少是羡慕呢?
“未来社会,孩子最需要的心理品质是什么?跟你无法控制的世界相处。”
我觉得不只是未来的孩子,最近也有感觉未来的我自己也要学会和无法控制的世界相处。最近在感受我的“控制”,想让事情按我想的发展。这个背后有对于失控的恐惧,还有我常有的无力感,以及觉得我深深的自恋。
但其实我并不知道一件事情是好是坏啊。何苦要用控制去挡生命的路。
感觉这本书还是挺余音绕梁的,经常碰到什么的时候就会突然想到他的“奇葩”角度,挺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