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好顶个屁用,隔壁王阿姨家的小孩,名牌大学毕业,现在还不是给人家打工,一个月几千块钱,连自己都养不起。”
“对呀对呀,还不如我朋友家的一个孩子,初中毕业就出来打拼了,才几年,都已经买车买房了呀。”
“所以嘛,我经常教育我家孩子,读书差不打紧,趁年轻早点出来混社会将来会更有出息。”
这些对话内容是不是很熟悉?
它们总是不经意地在家人,亲戚或朋友的口中说起,“读书无用论”在如此现代化的社会中还在广泛地流传。
有些人把它当成金科玉律,深深地在脑子里扎根,并以自己不读书为自豪,鄙视身边饱读诗书的文化人。
至于为什么会相信这样的言论,他们也说不出所以然,反正就是相信,没那么理由。
对于这些缺乏独立思考能力的人,这些言论就像宗教或封建迷信一样,将他们彻底洗脑,让他们不知所以地以此为信仰,然后荒废了自己的人生。
对待任何观点,都不能盲目推崇,傻乎乎地装进脑子里,而应该运用辩证的思维看待它们。
“读书无用论”的逻辑漏洞
那么,如何科学严谨地判断这些言论是否正确呢?
首先,让我们来拆解一下“读书无用论”的内在逻辑是什么。
在上面的对话中说到,隔壁王阿姨家的小孩,名牌大学毕业,但是月入才几千块,所以他们觉得读书没用。
而朋友家的一个孩子,初中毕业,却能够买车买房,所以,他们觉得没读书有用。
由此可知,他们的逻辑中有两个核心点:
第一:上学就等于有读书,没上学就等于没读书。
第二:有用就等于赚钱多,赚钱少就等于没用。
所以,从他们的逻辑论述中,可以总结成一句话:
上学赚不到钱,没上学却赚到钱就可以证明读书没用。
但是,其实这里面犯了两个严重的逻辑错误:
第一:上学不等于有读书,没上学也不等于没读书
在这个时代,考入名牌大学的人中间,有相当比例的人不是窝在宿舍里睡大觉,就是翘课去外面鬼混,四年时间却不读一本书的人比比皆是。
相反,由于各方面原因没能上学的人却对能够读书备加珍惜。
中国第一个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论学龄,无非只是上了几年小学,但试问有谁敢说他不读书?
长期霸占华人首富宝座的李嘉诚,由于早年家境贫穷,小学还没毕业就不得不辍学外出务工,但是他一生都没停止过读书和学习。
第二:读书有没有用,并不只是看它能够给你带来多少物质上的财富
一个人能不能赚到钱,影响的因素有很多,例如家庭条件,社会环境,个人赚钱的欲望等,读书只是其中一个方面,并不能说明问题。
我相信,前首富王健林之子王思聪,哪怕他一辈子不读书,他也不会缺少财富的青睐,因为家庭条件这个因素就足以让他忽视其他任何因素的影响。
马云马化腾等科技巨头大佬如果不是在互联网兴起的风口下敢于放手一搏,马云可能依旧在投递简历的过程中苦苦挣扎,而马化腾还是那个笨嘴拙舌,不苟言笑的屌丝码农。
冯唐,辞去华润医疗CEO的职位,开始专职投入写作。如果他想赚大钱,大可继续从事他的CEO,拿多一点股份,做点投资,或者以他的资历和背景,出来融资创业应该不难吧。
但是毕竟人各有志,近期冯唐参加了最新一季的《奇葩大会》,当蔡康永问他为什么会选择写作时,他的回答是,为了不朽,而并不是为了世俗眼中的财富。
对于贫困山区的孩子来说,或许读再多的书,也很难比出身就拥有亿万资产的王思聪有钱。
难道能说他们没有王思聪有钱就断定读书没用,然后让他们从此告别书本,踏上社会吗?
如果是这样,我相信,这些孩子永远都走不出这片山区,依旧穿着破破烂烂的衣服,上面沾满污垢,脸上满是鼻涕。
如果他们也相信读书无用论,那社会的发展结果将会多么可怕。
由此可见,“读书无用论”对于读书,对于有用的定义都毫无严谨度可言,因此,这样的逻辑论述是完全站不住脚的。
如何证明读书有用
既然“读书无用论”站不住脚,那么,又如何证明读书有用呢?
同理,我们需要对“读书有用”的内在逻辑进行拆解分析。
这句话有两个关键词:
一个是“读书”,一个是“有用”。
我们先来了解什么是读书:
先把“读书”这个词进行拆分,得出两个关键字,一个是“读”,一个是“书”。
读,顾名思义,就是阅读书中所呈现的文字。
而书,是怎么来的呢?
传说在古代,有个人记性不好,看过的东西总是记不起来。有一天,他在玩石头,无意间发现可以把看过的东西记在石头上,这样就可以方便自己以后回想,以及把它们传递给下一代了。
于是,他就把他看过的东西刻在他家周围的石头上。但是,石头又大又沉,不方便拿,于是他就想把一些小石头排在一起用一种枯草捆绑起来,但又容易散落。他实在想不出更好的办法了,于是就停止了研究。
虽然他想不起来了,但还是把经验通过石头传递给了子子孙孙。
有一次,那个人的后代想起了可以把竹子瓣编织在一起,既可以刻印记又方便携带,后来又发现了可以把好几排竹子瓣垒成一层一层的。
后来,又发明了纸浆,于是,“书”就问世了。
这个故事虽然简单,却可以道出书的本质:前人经验的归纳与总结。
而“读书”指的就是阅读前人经验的归纳与总结。
钻木取火这项技术,如果那时候有文字,能出版书,马上就会出版一本就做《如何从0到1学会钻木取火》。
杀野兽这项基本技能,就可以出版一本就做《12天上手杀一头老虎》。
之所以这些技术和技能没有形成“书”,无非是受限于当时语言能力有限,只能通过言传身教,口口相传。
相比文字,口口相传有很大缺陷,因为拥有知识经验的人,想把他的知识和经验传递出去,传达100个人,他就需要表达100次,受限于时间和空间,他一生所能传达的人数肯定是极为有限的,通过口头传达的传播范围是很小的。
况且,如果拥有知识经验的人一旦逝世,知识和经验从此就会绝迹。
而哪怕如果通过人传人,知识和经验又会大打折扣,因为人的理解能力各有不同,经过二次三次传达可能意思都已经完全不一样。
而有了文字,知识和经验就能够被完整地记录下来,并且大规模地复制出去,世世代代流传下去。
对于口头传达,知识经验的拥有者在传达过程中缺乏严谨的逻辑梳理,容易忽略很多细节,而接收者又由于在短时间内很难记住大量的内容,缺乏消化的时间,因此,口头传达是缺乏深度的。
总而言之,文字相比于口头传达,是传承经验更为有效的方式,因此,“读书”吸取经验更有效。
什么是有用:
这个词可以拆解成两个关键字,一个是“有”,一个是“用”。
“有”就是没有的反面,只要不是完全没有,那就是有。
而“用”就是用处,意思就是应用的地方,在这个世界,各行各业,各个领域的人都有,并且都在不断地生产“经验”,如果你关心某个应用的地方,都能找到相应的书,得到相应的经验。
所以,哪怕能得到只有一点相关领域的经验,都可以称之为“有用”。
总而言之,“读书有用’这个立论是站得住脚的。
经验的本质是什么
而我们又是如何把书里的经验转化为己有的呢,它们起的核心价值到底在哪里?
我们所说的经验,本质来说就是,呈现出一件事物的运转逻辑。
当了几十年医生的人,就知道遇到什么病情应该如何处理,这样处理的结果是什么,那样处理的结果又是什么,整个病情的动态地图清晰地在脑里面浮现。
而初出茅庐的医生,就只能是走一步看一步,用错药了被骂得狗血淋头了以后就知道怎么处理了,路线图是随着医龄的增长逐步扩大的。
为了避免年轻的医生走弯路该怎么办呢,于是,老医生就把他几十年历经的各种病情以及分析都分享给年轻的医生,那年轻的医生以后遇到相类似的病情就知道如何处理,就相当于老医生走了几十年一样,这就是所谓的经验。
读经验,简单来说就是读一幅相关领域的路线图,让你对一件本来没有经历过的事情成足在胸。
经验,谁都想获得,但是如果不通过读书,获取经验无非就是两种渠道,一种是向别人请教,一种是自己经历。
向别人请教,受限于时间和空间,我们一生遇到的人非常有限,而愿意倾囊相授的贵人则更加有限,况且,前文已经提到,口头相传的效率要比文字低很多,因此,向别人请教的方式虽然有用,但是不好用。
而通过自己经历,则会消磨掉我们很多很多时间才能获取到极少的经验。
例如如果没有前人把几十年甚至几百年所研究的数学,天文,地理等等知识和经验通过文字传承下来,而靠的是我们自己去摸索的话,那我们现在仍然不知道1加1等于几,我们仍然以为地球是平的,依旧不知道跨过茫茫大海还有金发碧眼的人类存在。
只有通过读书,才能在短时间内更广泛地获取大量的经验,在自己脑里面存储各种各样的路线图。
读一本英语语法的书就是在脑里面存储一张英语学习路线图,读一本人生感悟的书就是让我们提前预知人生的各种行走路线。
读书的具体用处在哪
读书,能够培养我们的预判能力,情绪管理能力以及换位思考的能力。
第一:预判能力:
人的一生中要面对很多你以前完全没有经历过的东西,眼前是各式各样的分岔路,每条分岔路通往哪里,不得而知,如果我们冒然前行,就很有可能摔得遍体鳞伤。
所以,此时一个人对未来路线的预判就变得极为重要,需要脑里面浮现出一幅虚拟的无限逼近正确路线的路线图,指引我们前进,趋利避害。
预判能力,简单来说,就是我们根深蒂固的思维方式,决定着我们未来的一举一动。
所谓三思而后行,指的就是要行动之前,必须对未来有所预判,牛逼的人,做任何事情都能够心中有数,他们所做的每一步都是有根有据的,而不是盲目的。
而预判能力,则取决于我们从各种事物中抽取出来的运行规律有多少,只有我们掌握的运行规律足够多,预判未来的筹码才丰富,对未来的决策能力才更强。
任何事物发展的路线,都是有规律可循的,并且任何事物发展的规律都有其相似性。
例如英语学得牛逼的人去学语文也不会差到哪里去,当了几十年医生的人转行当心理学辅导也不是难事,因为在医院的各种生离死别,足以让在这个环境工作的人对人性了如指掌。
所以,当一个人能够掌握足够多事物的运行规律,那么即便遇到一件完全没有经历过,甚至听都没听过的事物的时候,他也能调取脑里面的曾经掌握过的规律,来预判这件陌生事物的发展路线图。
而掌握规律的多少,则完全取决于我们吸取经验的丰富性,怎么才能让我们的经验饱满起来呢?
不是靠卑躬屈膝地向别人请教,也不是让自己去撞得头破血流才能换取那么一丝丝的经验,唯有读书,才能在短时间内在我们脑里面聚集大量的路线图,从中总结规律,预判未来。
例如同样是学习语文,有些人学了十几年,前鼻音和后鼻音依然搞不清楚,而有些人,却早已成为了字正腔圆的播音主持人,同样是当医生,有些人主刀各种复杂病情,硕果累累,而有些人却注定只能当个递刀的。
有些人有的只是年龄,而没有学龄,而有些人,年轻轻轻,就已经学富五车,差距立现。
第二:情绪管理能力:
不读书的人,遇到不良的情绪就很有可能走极端路线,因为毕竟人的生活圈子有限,跟自己一样面临困境的人很少,而精神方面的问题又很难自我解脱。
他们没有通过读书去见识更大的世界,从而定位到自己情绪的问题,将自身不良的情绪驱逐出去,而是选择逃避,甚至是自刎于世。
而读书的人,就能够从书中找到答案,定位自己的问题,找到解决之道。
张朝阳2012年初,被医生诊断为抑郁症,他不是从此就自暴自弃,或者是像很多人一样选择自杀。
而是大量阅读脑科学、心理精神方面的书籍,研究各种宗教,从脑科学,到哲学,再到宗教,张朝阳慢慢的从自己的智识逻辑体系上走了出来。
前面已经说了,读书就是读经验,经验就是事物的运转逻辑,那么书读得越多,对各种事物的运转逻辑就懂得更通透,换言之,就是会更深刻地理解整个社会。
于是,就会懂得事出有因,存在即合理,慢慢地也就学会换位思考,替别人考虑问题。
第三:换位思考能力:
有些人向朋友借钱,人家没借,就开始在心里痛骂,决定老死不相往来。
而读书多的人就应该知道,朋友本身就是为了资源互换而存在的,只有锦上添花,没有雪中送炭。
人家借你属于好心,没借你属于正常,更何况平时你们在相处过程中有一些你没有察觉到的小误会都可能导致这次借钱无果。
所以,不要怪人家,多个朋友多条路,留着总比舍弃好。
有些人由于车站售票人员服务态度的不好就对其破口大骂,而读书多的人就知道,车站人员日复一日都做着重复性工作,每天被问的都是一模一样的问题,你问的是平常的问题,但对他们来说就是幼稚且烦人的问题,态度不好也是情有可原。
读书多的人,能够从整个事物的发展路线上去思考一个具体的问题,从而作出合理的行为。
读书对于赚钱的作用
而有些人会问,读书对能不能赚到钱的影响到底有多大呢?
正如我上面所说,对于能不能赚到钱,读书只是占其中一个方面,天时地利人和至关重要。
但是,跟以前的社会相比,读书所起的作用正在逐渐变大。
在以前,由于交通工具非常落后,现在距离几个小时路程的地方往往要走上几天几夜的时间,这就决定了每个人的生活范围都只是在方圆的几公里以内。
所以,要在这么小范围的地方谋生,目的在于见识更广大世界的读书所起的作用就微乎其微了,相比来说,在这个地方的生活经验显得更为重要。
生活在小山村或者小镇里,读再多的尼采,苏格拉底都很难找到用武之地,还不如人家杀猪,做点小买卖赚得多。
而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读书人只能被称为书呆子,且沿袭至今。
而如今,交通的便利,互联网的发达,让每个人谋生的地方也不只有眼前那一亩三分地,而是被极大地拓宽到整个世界。
每个人都会被拉到整个世界的范围内竞争,不读书的人,知道的永远只是小范围内的经验,以前在村子里做点小买卖日子还过得挺滋润。
而现在,全世界都在卖和你一样的东西,常年都在你那里买的老客户早就跑到全世界去比货了,比你好比你便宜的货多得是,如果再不大量地读书吸取别人的经验,很快就会被世界所淘汰。
而当年在镇子里顶顶大名的杀猪佬张三的日子已经过得大不如前了,因为杀猪技术在不断迭代,杀猪的速度和质量比之前大大提高了,且经营猪肉的商业模式相比之前也在不断改进。
而张三还在沿用当年落后的手段,并没有通过读书与时俱进,面对全世界范围的竞争,被淘汰也是理所当然的。
以前还在小镇子里读尼采被称为书呆子的少年,早就被遥远的某个城市的一个老总挖去做文案总监了,而那些骂他书呆子的人依然在小镇子里过着早上打麻将,晚上吃烧烤的生活。
所以,好好读书是未来赢得竞争且赚得到钱的一个重要的手段,如果你还在人云亦云,把“读书无用论”挂在嘴边的话,那你离被社会淘汰也就不远了。
--end--
本文作者:阿漫
暖男一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