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端午佳节刚过,关于节日的记忆又在日月更替中刷新了一遍。
打我记事起,端午这个节日就是那样的隆重和令人期盼。
那些每年都会被刷新的记忆,在每一个节日的午后,绽放着别样的色彩,余音绕梁,三日不绝。
粽子
粽子,传说是屈原投江后渔民们怕他的身体被鱼儿咬食所投。
又据说是从江南流传过来北方的新鲜吃食。
在我的认知中,这是一种每到端午必吃的人间美味。
以前家里穷,母亲总是和村里的妇女们提前搭伴,去河边采摘宽大的芦苇叶回来。
因为离节日越近,这些有节气的东西就越发贵了。
包粽子这件事往往都是在端午节的头一天。
农村人每天只吃两顿饭,早饭吃完大概是上午十点左右。
吃过饭,收拾完毕,那些早就采摘好的芦苇叶和黄花菜枝干(用来捆包好的粽子)就被丢进了烧开的滚烫热水里。
大概要煮一个多小时的样子,煮到叶子由绿变黄,水也变黄的时候,就可以出锅了。
我最不爱干的活就是洗粽叶,可小孩子只能干这个。因为比起包粽子那种很难学会的技术,洗粽叶就简单多了。
别小看那一个个呆头呆脑的粽子,转不过弯,找不到窍门,有人一辈子都学不会。
因为村里总有那么一些人,每年都会提前帮别人干活,请人家帮着包粽子。
等我和弟弟把粽叶洗到一定的量,提前买好的糯米和红枣也已经泡好,奶奶和母亲就开始包粽子了。
在我的家乡,长辈们包的都是头似三角形、体像梯形的粽子。
首先得将三片叶子并在一起,根部检查,折出一个圆锥形的洞,将糯米均匀地铺在叶子上,再将红枣放于糯米上,红枣的数量视个人喜好和包粽子的技能而定。
因为从小偏爱红枣,所以到现在也只爱这个口味的粽子。小时候看着大人们包粽子,最大的乐趣之一,就是趁他们不注意的时候偷红枣吃,因为那时候好吃的实在太少。
放上红枣后,将叶子的尾部折起来绑好,再用两片叶子,分别从两侧包裹,确保米不会漏出来。
然后用已经被煮软并且洗干净的黄花菜枝干捆起来,一个漂亮的小粽子就包好了。
别看包粽子是个挺简单的事,但由于包的手艺各有千秋,形状也会不尽相同。
包完粽子已到下午。
晚饭结束,煮粽子就提上了日程。大火小火轮番上阵,糯米、红枣和芦苇叶粘合在一起的味道,牵动着孩子们的味蕾。
粽子熟的时候一般都到了半夜,但小孩子们总是熬着不睡也得尝一口,哪怕舌头和喉咙被烫的起泡。
熟了的粽子不会被马上捞出来,而是要浸水一段时间。通常我们看到的时候,已经是第二天早上。
香包和花绳
香包,是一种家乡民俗文化,据说已申请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后来猜想这应该是从古代王公贵族佩戴的香囊演变而来。
平民买不起那些名贵的香料,就用传统的刺绣和手工艺,尽力将他们做的漂亮、精致,为孩子们讨个吉利。
跟香包搭配的,就是花绳了。
这种用五彩丝线合并,经陀螺多次拧合的绳子,经过不同人的手,呈现出不同的花色。
完成这件事的人一般都是母亲。
母亲是个极讲究的农村妇人,她不会只做一个花色的花绳。
通常都是至少三色,脖子上一种花色,手腕上一种花色,脚腕上一种花色。有时候,两只手的也会不一样。
时至今日,母亲还是会在每年的这一天给我戴花绳,并且每处不尽相同。今年加了小侄子和弟媳妇,种类越发多了。
这两样东西,也逐步走上了商业化的道路。
每年的这个时候,大街小巷都会有流水线上生产的精美香包、花绳,还有以它们为元素的特色产品,让家乡的妇女们多了一项谋生的手段。
流水线上的产品虽然精美,但我还是更偏爱母亲的作品,因为她是个巧手的妈咪,总能给我们意外的惊喜。
香草和艾草
香草,据说是防蚊虫,尤其是蛇的良药,应该是一种加了雄黄的香料。
要给孩子们佩戴的香包和花绳,必得是撒上香草的。
说来也怪,再好看的香包,在黄绿相间的香草里滚一圈,拿出来后不到芳香四溢,而且并不会因为粘上别的东西而显得难看,还真是神奇。
除了涂在香包和花绳上的香草,母亲还会给我们每人包一小包,装在口袋里,据说能辟邪驱虫。
艾草也是驱邪之物,村子里每年总会有人种植。
这东西不仅会给小孩子这一点佩戴在身上,还会出现在家里所有房子的门框上。
新鲜清嫩的艾草,叶子上的露珠还未来得及干,就承担起了为人们保驾护航的使命。
它们或清嫩或干瘪,都是人们对好运和平安的寄托,也是一种心灵的慰藉。
过节
必要的元素都已备齐,节日会在孩子们不经意的沉睡间来临。
粘上香草的香包、花绳和艾叶,一般会在晨露中吸收些许天地之气,然后才戴给孩子们。
比如我的小侄子,被他奶奶打扮的像个戴瓜皮帽、满身香囊的小少爷。
这也是农村人攀比的项目之一。谁家的孩子戴的香包多、质量好,就证明孩子受人宠爱,家里条件好。
小孩子不懂这些,只顾着玩儿,觉得有趣而已。
关于粽子和香包,不仅限于自家享受,还会相互赠送分享,更有孝顺的儿女,这一天会来看望自己的父母,带上亲手包的粽子。
有孩子的人家,还会收到亲戚朋友送来的香包、衣服、玩具等。亲人之间的感情,也因节日的到来更加亲近。
这也许就是节日的意义,看似忙着吃吃喝喝、迎来送往,实则是通过每一年的记忆刷新,实现情感的交流和寄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