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论语·卫灵公》中有句话是子曰: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启示人们做事情要有远大的眼光,有周密的考虑。不仅要想到当下,也要想到未来。
现实中,有人会为未来规划或者为未来忧虑,但是值得注意的是,未来的模样大多来源于现在。如南怀瑾老先生说:现在的行为是未来的种子。
但是人们却常常容易忽略现在,把当下大量的时间花在纠结,对抗,计较,躺平等内耗上。人未来的每一步变化都是当下的每一个行为的积累。积累到一定的时候,必定会呈现出一个结果,就看自己是在正向的积累上,还是在负向的积累上。
在网上,曾看到有一句话是:“生命如此短暂,我们没有时间去争吵、道歉、伤心、斤斤计较。我们只有时间去爱,一切稍纵即逝。”,这警醒着人们不要长时间让自己陷入到负面的能量中。或许,人与人之间有一个重要的区别是在当下保持清醒的能力,有足够的转念能力。
所以,尽管有时候生活会出现一个个难题,变化无处不在,但是可以做的事情是让自己一直走在觉醒的路上,把注意力放在为未来播种下好的种子上。
尤其是人慢慢接近中年之后,倘若前面有持续的正向能量的积累,会越来越清楚地看到以前的幼稚、执念、逃避、软弱随着成长的力量渐渐剥落,很多的性格开始整合与融合,刚柔相济,会发现中年的女性身上有了男性化的一面,中年男性身上也有了女性化的一面。
到最后,每当想从外抓取的时候,会想到每个人都是本自具足的,爱和力量在自己的内在都有。对人生的认知越来越完整。人生的轨迹也因此发生改变。
成长需要时间,它亦可能在当下的每一刻,每一件事的发生中。所以,有的修行法门让人们修一颗如如不动的心,也许这样能让人在当下的行为中有更清醒的判断,也能更快地找到破局的方法,每一次的破局都是一次蜕变。
同样是一个圈,思维观念局限的人,便将之画地为牢。思想会变通的人,却会学到圆融的智慧。所以,能否做成事情的重点,不只是关注当下拥有什么条件,还要知道如何整合当下已经有的条件,把它最优化,给未来创造更多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