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创意
美读美写 以写促读 手法品析
教学思路
大致上分为四个教学板块:介绍背景、诵读、概说、鉴赏
预习要求
1.朗读课文,读注释。
2.熟读诗歌,鼓励课前背诵。
时间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课前活动:美词美读,丰厚积累
出示词语,学生想象词语描绘的意境,揣摩词语所描绘的画面,读出这些词语的声音、画面、味道和感受,积累词语。
导入新课。
一、铺垫背景。
1.《吕氏春秋》简介
《吕氏春秋》是战国末期秦国的相邦吕不韦组织门客编写的著作,又称《吕览》。全书有十二纪、八览、六论。全书体例一致,篇与篇之间内容有一定的联系与分工,文章结构完整,组织较严密,语言也比较生动。它记载了大量先秦诸子的旧闻佚说、历史故事和传说,不仅内容丰富深刻,富有逻辑性,而且在史料上也有很高的价值,在学术上和政治上对后世有重要影响。
---选自《中国大百科全书》
2.故事背景
相传伯牙是春秋时期著名的琴师,善弹七弦琴,技艺高超。他既是弹琴能手,又是作曲家,被尊称为“琴仙”。而锺子期只是一个山村里的樵夫,以砍柴为生。他们俩相识于伯牙探亲回家途中。伯牙在汉江边弹琴,以琴声咏志,锺子期正巧遇见,于是就有了一段动人的故事。这个故事最早是从民间口头流传下来,并流传至今。
3.体裁“文言文”
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一种汉语书面语言组成的文章。特征是注重典故、骈俪对仗、音律工整。
二、诵读
1.初读课文。
(1)出示课文,学生齐读,注意字音和节奏。
(2)教师范读课文,引导学生注意停顿,试着用“/”标记。
(3)学生齐读课文。
2.疏通文意。
交流:理解文言文有哪些好方法?
结合课下注释和老师补充的注释(ppt),理解字词大意,读背注释,自读自讲诗意。
(1)鼓:弹奏。
(2)方:刚刚。
(3)听:倾听。
(4)志:心志,情志。
(5)太山:泛指大山、高山。一说指东岳泰山。
(6)善哉:好啊。
(7)巍巍乎若太山:像大山一样高峻。巍巍,高大的样子。若,像。
(8)少选:一会儿,不久。
(9)汤汤乎若流水:像流水一样浩荡。汤汤:水流大而急的样子。
(10)绝:断绝。
(11)足:值得。
(12)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认为世上再没有值得他为之弹琴的人了。
3.吟读
指导学生根据句意、文意,读好停顿,读出感情,读出情味。
教师逐层指导(出示ppt,点示朗读要求)。学生逐层练习吟读。
一读:要读得流畅,字字清晰。点示:注意节奏和停顿。
二读:要读得舒缓,读出画面感。
三读:要读出层次,读出情味。
点示:白描手法 叙事抒情。学生动笔批注。
4.学生顺势背诵课文。
三、概说
话题:展开丰富的想象,生动描述伯牙的琴声中还会出现哪些景物。
句式:“伯牙鼓琴而 ,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 。”
学生交流,教师点拨。
四、鉴赏
赏析本文的表达之美。
话题:这个词、句有表现力。
1.学生观察全文,动笔批注。
2.教师与学生交流。教师点示。
3.教师小结:
白描手法 叙事抒情
联想丰富 映衬照应
虚实相生 一波三折
正面描写 侧面衬托
五、收束全文
1.教师朗诵伯牙在子期墓前悼念他的诗歌。
2.用诵读的方式背诵诗歌,以声传情,表达对知音情深的向往。
3.出示课堂小结ppt:(学生齐读)
人生苦短,知音难求;云烟万里,佳话千载。纯真友谊的基础是理解, “伯牙绝弦”是结交朋友的千古楷模,他流传至今并给人历久弥新的启迪。正是这个故事,确立了中华民族高尚的人际关系与友情的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