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的痛苦又迷茫的1个月
最近小组学习刘鑫老师的心理学课程,在基因传承这2周的作业,总是围绕陷在了自己的理解中,答偏题目,理解错题意。玉莲姐一语道破玄机,我陷入了自己的过去的不接纳,陷入了对将来的焦虑,而忽视了当下的努力和幸福。
为什么呢?因为我觉得自己曾的婚姻关系选择是错的,而如今陷在这种后悔中。而如今的关系中很多麻烦的问题,又加深了我对自己曾经选择的后悔。琐事,自我过去10多年的不成长,造成今天的焦虑,又让自己陷在了对未来不确定的盲目的探索中。
所以,做作业的时候,自我聚焦,只看自己理解的问题,歪曲学习的课程,不去做完全的接纳,不归零的接受新知识,还在用老派的老知识来指导自己,那么自己学习无用,会陷入错再错,错的越来越离谱的地步。
2、对自己执着是一种束缚
过多的自我意识,反而会束缚自己。我朋友经常说,想得太多,反而束手束脚,一事无成,而恰恰 说的就是我。
在共同体关系中,作为我们根本欲求的“可以在这里”的归属感,是一种说明我们是社会性生物的深刻洞察。从“你”和“我”最小的共同体来理解,考虑一对一的关系,再慢慢扩展到大的共同体中。
第一个是“对自己执着”这个问题。如果我像是自恋者一样爱自己,迷恋自己的话,也许容易解决,因为我可以更多地去关心他人。然后我不是热爱自己的自恋者,而是左右为难自己的现实主义者,正因为厌恶自己,所以才只关注自己,正因为对自己没有自信,所以才会自我意识过剩。
比如,在亲子关系中,我会因为孩子在某个事情上没有听我的话,而觉得自己没有母亲的价值;如果因为一件事,得到老公的否定,我会觉得自己在老公那里是没有意义的存在,也不会提出自己想要解决的方法。这种自我意识牵绊着自己,严重束缚着自己的言行。
从共同体感觉,把对自己执着转换成对他人的关心,建立起共同体感觉,要做到三点“自我接纳”“他者依赖”,“他者贡献。”
3、三个途径解放自我束缚
01、自我接纳
首先从自我接纳开始说明,第一夜的时候,阿德勒说过,“重要的不是被给予了什么,而是如何去利用被给予的东西”。我们既不能丢弃也不能更换“我”这个容器。但是,重要的是“如何利用被给予的东西”来改变对“我"的看法和利用方法。
自我接纳是什么?自我接纳不是肯定自我,而是分清”能够改变“和”不能改变的“,我们无法改变”被给予了什么 “,但是,关于”如何去利用被给予的东西“,我们却可以用自己的力量去改变。
有个作家引用过这样的话:”上帝,请赐予我平静,去接受我无法改变的;给予我勇气,去改变我能改变的;赐我智慧,分辨这两者的区别。“
02、他者信赖
他都依赖并不是相信他人,我们要把相信这个词分成信用和信赖来区别考虑。首先,信用有附加条件,例如,想要从银行贷款,就必须提供某些抵押。或者是”如果你还的话我就借给你“或是”只给你能够偿还的份额“。
而与此相对,阿德勒心理学认为人际关系的基础不应该是信用,而应该是信赖。信赖是:在相信他人的时候不附加任何的条件。即使没有足以构成信用的客观依据也依然相信,不考虑抵押之类的事情,无条件地相信。阿德勒的心理学很简单,就算是无条件地信赖别人只会遇到慈善,但是决定背不背叛的不是你,是他人的课题,而你只需要考虑”我该怎么做“。如果不敢去信赖别人,那最终就会与任何人都建立不了深厚的关系。
03、他者贡献
他者贡献是对作为伙伴的他人给予影响,作出贡献。他者贡献并不是舍弃我而为他人效劳,它反而是为了能够体会到”我“的价值而采取的一种手段。贡献,并不需要自我牺牲。在做他者贡献的时候,首先想要获得归属感就要把他人看作伙伴,而要做到视他人为伙伴就要自我接纳和他者信赖。
当通过自我接纳,他者信赖,他者贡献后,我们就会思考的不是他人为我做了什么,而是我能为他人作什么,并积极地加以实践。只要拥有了这种奉献精神,眼前的现实就会带有截然不同的色彩。而平时焦虑的当下,也会觉得每个时刻都会有不同的收获和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