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民以食为天。又说: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这是千真万确的真理。人活着就得吃饭,吃饭就得有人做,“饭”又不会从天而降,谁再有钱也不能天天下馆子叫外卖。所以,做饭这件事,其实是天下第一要事。
做饭,是我等口语,正式称呼谓之“烹饪”,大学里是一门含金量颇高的重要专业,有大学问,厨师职称也相当难考。难考归难考,家家都得做饭,不可能人人都成为厨师,厨艺无须多高,再笨的人也能糊弄吃饱,概莫能外。
不过也真有奇葩。
鸡蛋如何打开?——八十年代读研的时候,不少宿舍里藏着电炉子,偷偷煮个鸡蛋面条啥的。我也不例外。一个周末,几人在我宿舍小酌,我忙着切火腿,令一男同学把鸡蛋打入锅中,不见回应,却见他面红耳赤的看着手中鸡蛋站在那不动,我好生纳闷,说你愣着干嘛,水快开了,赶快把鸡蛋磕进去啊!他一脸尴尬,结结巴巴嗫嚅着:我不知道怎么把鸡蛋打开………一屋人笑到岔气。
煮蛋还要放水?——我生儿子第三天出院,从部队匆忙赶回的丈夫第一次给我做饭,用电热杯煮鸡蛋。产妇饥肠辘辘地等着,良久不见煮熟,却闻见一股有东西烤糊的怪异味道,继而一阵噼里啪啦声音响起,丈夫惊诧,我亦不解,四目相对,又到处张望,寻找声音和怪味来源,发现是电热杯,丈夫连忙拔下插头,打开杯盖端给我看, 我顿时气结:里面只有烧炸皮的鸡蛋!我瞪眼:你怎么没放水?他一脸无辜地看着我:还需要放水吗?
这些都是陈年旧事。打不开鸡蛋的老兄估计也历练得差不多了,不知他是否还记得当年之事;我家先生早已百炼成钢,成了我们宿舍楼上小有名气的“大厨”。
不少人做饭是因为兴趣使然。刚认识的一朋友,令我佩服得五体投地。这位小妹喜欢吃,更喜欢做,每每下厨,心神便格外愉悦,十分享受烹饪的过程。再加心灵手巧,煎炒烹炸,顿顿美食,一天三顿不重样。辄有客来,更是大餐上阵,不说八盘八碗,也是鸡鸭鱼肉样样俱全,同时饺子包子有荤有素。有阵子,家人在海南居住,她一人在家,每天上班工作繁忙,依旧一日三餐毫不含糊,尤其早餐,更是一丝不苟,时常一早起来自己包包子 ,只包两个,亦是一荤一素。她轻松言说,我惊讶万分,嘴巴半天合不拢。我们家也喜欢吃包子,可每次都是三层笼屉蒸几十个,然后冷冻储存,然后每天早晨加热便可,简单省事,应付多日的早餐。还从来都是一馅到底,没敢想过有荤有素,光整菜就得半天,想想头都大。朋友如此不怕繁琐,堪称极致,令人叹服!相比之下,不由自惭形秽,人与人的差别何其大哉!
也有例外者。一多年好友,常说自己和丈夫皆厌做饭,无意在厨房里耽误功夫,一天三顿都是凑合吃。我以为真,每每煞有介事教育人:吃饭乃人生大事,焉能凑合,又不是没钱,也不是没时间,还是得认真对待,要学着做好每一顿饭,云云。后有一日,几家朋友应邀去闺蜜的新宅“温锅”,进门闺蜜就说不会做饭请大家多多包涵,午饭时分,竟然变戏法似的端上十几个大菜,个个香气扑鼻美味可口,堪称珍馐美馔,众皆大跌眼镜又大喜过望,一边大快朵颐一边赞声不绝 。从此,我知道了马王爷几只眼,再不敢好为人师。还是古人说得好:高人不露相,露相非高人。
说到古人,宋朝著名文学大家苏东坡先生,不仅诗词享誉天下,而且走到哪儿吃到哪儿,寻吃各种当地美食,然后将品尝的心得与家人书信分享交流。他不仅爱吃,也喜欢亲自下厨 ,尤擅做鱼,还独门绝技地创造了脍炙人口的“东坡肉”、“东坡肘子”,至今东坡肘子也是一道极具地方特色的美食,而入口香糯、肥而不腻的东坡肉更是火遍大江南北。
当代也有一个爱做饭的老头儿很有名,大散文家汪曾祺,那也是一个特别喜欢做菜的大吃货,不光爱做,还喜欢写,仅写美食的散文就有18篇之多,并专门出版了一本超治愈的美食散文专辑《人间至味》。汪老爷子平时看的闲书,不少是教人如何做菜的。每次到一个新地方,他不逛百货商场,就爱逛菜市场,认为做菜的乐趣第一是买菜,说自己什么功也不练,只练“买菜功”,看看那些碧绿生青、新鲜水灵的瓜菜,令人感到生之喜悦。而且这老头儿的最大乐趣,是看家人或客人吃得高兴,盘盘见底,自己则吃菜很少,做好菜尝两筷,然后就坐着抽烟、喝茶、喝酒。所以他高度评价愿意做菜给别人吃的人,都是“比较不自私的”。
民间也有许多藏龙卧虎的大厨。微信群里,几乎天天都有朋友晒自己做的美食,包子饺子肉饼火烧蒸鱼炖鸡,让人看得馋涎欲滴。
我有时候凑趣在小群里晒一次——仅限比较私密的小群,虽非自己作品。我从小嘴馋,却不喜做饭,按说受过相关训练——5岁时我奶奶就手把手教我擀饺子皮,10岁学会和面……遗憾的是,做饭的兴趣和积极性并没有培养起来。好在傻人傻福,长大结婚,遇上了对的人,人喜欢做饭,潜心钻研,厨艺逐年见长,日有美食,常感庆幸。
现在会做饭的人越来越多。凡事有利亦有弊,历时三年的新冠病毒可谓罪恶滔天,罄竹难书。唯一值得说道的,是倒逼出了亿万大厨。疫情之下,外出就餐不安全,外卖取餐也有风险,“吃什么”成了网友们每天最头疼的问题。憋着没事干,到处掀起在家做饭的热潮。2020年2月11日,“电饭煲蛋糕”登上热搜。一时间,网友发现,原来不止自己在家钻研厨艺。有数据统计,三年来网上销售增加最多的是各种食材调料。一些颇有难度系数的美食诸如红烧肉、电饭煲蛋糕、凉皮、舒芙蕾、麻辣香锅等,人人跃跃欲试。一颗颗未来厨神之星,正在冉冉升起。数以万计平时“远庖厨”的男人在家隔离封闭期间学习并掌握了厨艺,许多家庭夫妻关系因此愈发和谐恩爱,也算是万恶新冠带来的意外收获吧。特别是如今网上教授做饭做菜的视频和文章又多又全,想做什么随手拈来。前段时间我外甥到河南一县城出差,所居之地被疫情封控,每日吃酒店实在口腻,在一朋友闲置房内自炊自足,从不做饭的大男人,竟然比葫芦画瓢的做了红烧肉、酱肘子之类大菜,好不得意。真是“神州人人皆大厨”。
《论语·乡党》云:“斋必变食,居必迁坐。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生活在物资匮乏的春秋时期的孔子,尚且讲究 “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吾等已然进入物质较为充裕丰富时代的今人,越来越追求、越来越讲究膳食亦是题中应有之意。亦因此,那些每日挥汗如雨,终年在烟熏火燎的厨房为家人洗菜淘米煎炒烹炸,数年甚至数十年如一日不辞辛劳用心做饭的人,岂止是“比较不自私”,而是具有非常无私的大爱精神之人,尤其难能可贵,尤其值得尊敬。吃饭的人,应时时怀一颗感恩之心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