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求”这个概念之前思考过几次,但总感觉还是没有更加通透,今天看一本书,又看到这个词的解释,于是又有了新的理解。
记得之前就思考过,其实需求并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缺乏感的一种满足方法。具体到形成的过程,可以分为这三个步骤:
需要:更多的是在表现自己缺乏感的状态,按照马斯洛的需求理论,我们的缺乏感通常会表现为生理基础的衣食住行性的缺乏,归属和情感的社会需求缺乏,还有就是认知和表现的个人需要。总结为一句话就是:为了生存所需要的资源缺乏。
而欲望则是缺乏感的表现形式,这通常跟生存环境有很大关系。例如我们山东人对于饿了的缺乏感,就会想到要吃馒头的欲望,而到了南方可能就会产生想吃米饭的欲望,到了美国可能就会产生想吃汉堡的欲望。
需求则是个体一旦具备消费能力的时候所产生的一种状态,个体通过付出预算购买满足自己的欲望方法来填补自己的缺乏感,至此需求形成。
需要的缺乏感+表现的欲望+再到有预算的购买=需求的产生。
一个完整的需求,这三个阶段缺一不可,然而却又有不同的存在。
对于缺乏感而已,每个个体的缺乏感维度基本一致:生理需要、社会需求、个体需要。但对于满足缺乏感的欲望却因为生存环境有很大不同,这也就造成了满足需求的方式方法出现更多差异化,欲望出现多元化。如同刚才说的饿了的缺乏,不同的人有不同方法的欲望表现。
具体到我们创业者的创新产品角度来理解,那就首先要确定刚需的产生,即需要到欲望的过程,而欲望到需求才是方法的满足。创业创新做产品,一定要先过需要过欲望的坎,很多产品就是因为用户没有刚需,最终费劲做出的产品终因用户没有欲望不愿付出预算而over。
所谓用正确的方式做正确的事,选择比勤奋重要的道理核心就在于,我们要专注做能够满足用户有刚需缺乏的欲望,而不是臆想做一个牛逼的产品,到头来发现用户并没有产生“吃你产品”才会解决“饿“的欲望,或者说用户压根在这方面就不”饿“。
因此衡量欲望的有效性,预算是基础,最佳选的被需要是价值交换的核心。
1.刚需的缺乏感(有预算的欲望)。
2.你是满足欲望的最佳选。
以此为参照,想想我们营销中常说的:
与其更好,不如不同,其实就是通过营销让用户产生用这方个方法是满足欲望的最佳选。
今天上午跟一个客户交流,聊到最后,客户问我们是否考虑他们的产品,我说可能不会考虑,他说是价格高了吗,我们可以再谈,我说不是,核心是你们的产品并不是满足我们的欲望的最佳选。
其实这种情况随处可见,你跟我说想吃汉堡吗?我说不想吃,对方以为是价格贵了,其实我不过是想吃口馒头而已。方法不对,再低的价格也只是锦上添花。
环顾周围的创业者,包括自己,在创新的很多产品都是犯了这些错误,总自嗨的把自己的方法去映射到对方的缺乏感中,到头来却发现对方并没有欲望。原因为何?
就是因为做的产品并不适配对方的缺乏需要,因此自然对方就没有欲望,也就自然不会付出预算来购买我们的产品。
我们总认为是欲望和需求之间的关系, 认为降价就可以解决,到头来却发现原来是需要和欲望的关系,用户看到我们的产品,并没有产生欲望,好奇心,核心还是没有刚需产生。
这种匹配错觉,就是所谓的伪需求吧。识别欲望,洞察缺乏,才是正确理解需求的第一步。
今日思考,不求绝对,但求养成思考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