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这个学期开始,女儿每两天洗一次头发,还主动跟我要洗发液。这天变了,觉得太阳就是从西边出来了。
一年前,刚上高一,第一次住宿舍。因不洗头发被宿友投诉,被老师传唤。同学鄙视她,嘲笑她。我也转弯抹角暗示她,她稳如泰山,不动分毫。以作业多,没时间,或者没有吹风机为借口,就是不洗。走自己的路,你们爱说啥说啥,我就是那样的。
我从看不惯到接纳,随便吧,你自己觉得舒服,你不在意别人的眼光和口舌就行。但她每周回家还是会把自己的头洗得很仔细、很干净。每每这时我就摸摸她的头发,表扬她把头发洗得真干净,闻起来也香喷喷的,很舒服等等。再也不提学校洗头的事。
第二学期分班换了宿舍,遇到好心的同学告诉她一个让头发保持干净的窍门,就是在头皮上涂抹爽身粉。她让我买爽身粉,我没有抗拒,反而高兴,说明她还是在意自己的头发是否干净。她想要尝试爽身粉,那就大大方方让她去体验好了。
爸爸可不这么认为,他觉得我在纵容孩子,让她越走越偏了。我说你不让她尝试,她会永远觉得那是一个好办法,一定能保持头发干净,还能节约时间。因为同学说她们用了,很好用。所以她深信不疑。
她体验了大约两个星期,似乎觉得不行,要不是涂抹的太多,白粉漂到头皮上,看起来更脏,要不就没有什么大的效果,渐渐地就放弃了。
快到期末了,坐在她旁边的女生开始表现出强烈的不满,换位置远离她。她孤零零的坐在那个位置上,这次也许是真的刺痛了她的自尊心,开始去审视周边人的感受。
最后一周,她第一次在学校洗了头。
回到家,我敏锐地发现到她干净的头发,问她是如何保持的。她说在学校洗头了。我有点惊讶,笑道,感觉如何?很舒服吧!孩子不语,表示默认啰。
这个暑假,坚持两天洗一次头,从没断过。我偷偷窃喜,时不时表扬一下。
开学后,还是这样坚持。我禁不住好奇地问,没有吹风机(学校不让个人带,只有一个公用的,每天要排长队等),你洗完后怎么让它干?她说用毛巾擦干,然后等一会再睡。于是我在她的行李箱里多放了两条毛巾。
孩子行为上的这次转变,一直是我想要的结果。从我放任她的那个时候开始,孩子完全进入了她自己的体验模式。不管是好的坏的感觉,都需要她自己去体会和承受,为自己的行为作出修正和调整。
从自己的感觉源点出发做出的改善,那是连接上了源能本体,是能够做到长期持久的。如果我逼着孩子去改变,即便她做了,也是感觉匮乏的,一旦没人监督,很快就会回到原点。
孩子这次自主自发的行动,我相信她是持久的,会永远保持下去。
感赏女儿的转变,在自己生活的轨迹上回到了阳光大道上。
感赏那个让女儿尝试爽身粉的同学,让女儿有了向好的念头。
感赏那个远离女儿的同学,促进了女儿改变自己的决心,也许有点痛,但这种痛会越存越醇,如窖藏的老酒,越品越有味。
投射女儿生活中的各个面相都在朝好的方面发展,自信心越来越强,自主自由,心想事成的事越来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