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高考,家长焦虑,孩子更焦虑。
最让孩子接受不了的就是模拟考试没考好!
这种担心又分为两种不同的情况:
1、一模,二模发挥失常,没考好的孩子,担心自己高考继续发挥不好。
2、没有失败的经历的孩子,在紧张的氛围下,担心自己高考发挥不好!
基本上是考的好的,考不好的,因为高考临近,承压变大,情绪也更加的焦虑。尤其是想到剩下时间不多,调整改变的空间和时间都缩小了,有些孩子就容易让担忧朝着消极的方向发展。
其实,即便是最后的十几天,我们依然可以对种种消极担忧进行有效转化,以积极的心态去迎接高考。
要如何改变自己当下焦虑,恐惧的心态呢?今天张老师给大家分享美国心理学家本.伯恩斯坦的提出的一些方法。
本.伯恩斯坦是专长于提升个人表现的心理学家和教育家,他本身在过去50年里在美国教育系统的各个阶层担任过职务,他的应试理论模型被广泛应用于学校和为考生提供培训的项目和机构中。
他的应试理论模型以认知心理学为基础,通过改变考生认知、行为来改善考生的考试焦虑。
下面我们来具体看如何面对“两模”没考好,而产生的负面情绪吧!
1、模拟考只是学习的监控系统
都到这个时候了,很多孩子都是身经百战,甚至烤糊了!但是对于模拟考,他们的认知却可能还停留在最初的认知——分数代表一切上!
模拟考试是什么?不过就是一个实时监控机制,它可以帮孩子随时调整自己的学习状态。
尤其在最后这一个月,孩子综合参考多次的模拟考试经历和成绩,为客观的评价自己的实力提供了依据。
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可以把孩子分为4种情况:
(1)心态平稳,成绩好且稳定的孩子,这种孩子也会焦虑紧张,此时需要引导孩子充分肯定自己的实力,对高考充满自信,并且利用这段时间按部就班的进行复习,不要过分担忧就可以了。
(2)出现一两次失误,总体情况比较稳定的孩子,我们要鼓励孩子不要为了一两次失败而气馁,因为高考的考试内容是专业人员论证和检验过的,具有较高的有效性,能够比较准确的检验出大家的真实实力。所以只要你有实力,不怕一两次考不好。
(3)成绩不稳定,忽高忽低的孩子,对于这种孩子,父母需要引导孩子比较高低背后的差异,找出影响考试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
我接触过一个考生,他的几次模拟考试的成绩就像过山车,经过分析,我们发现他是只要考前期望过高成绩就不会太理想,属于给自己压力过大,导致的考试焦虑。找到原因之后,他调整了考试期望,并且在最后一次的模拟考中进行了实验,果真那次考试发挥出了正常水平,最后在高考中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4)多次模拟考试都原地踏步,没有明显提高或下降的孩子,一方面父母需要引导孩子结合老师的指导,继续总结和改进复习方法,同时让孩子对自己的实力,要心中有数,为自己设置合理的高考目标,防止压力过大,导致懈怠!
2、关注考试过程而不是分数
分数很重要,但是过于关注分数,则会给考生带来负面影响。
在接近高考的时候,如果临近的一两次模拟考不理想,考生的情绪往往会有很大波动。其实当考生能够换个角度看模拟考试,真正认清模考的意义后,成绩的高低,对情绪的影响就会降到最低。
越是接近高考,考生的心理状态和高考就越相近,所以此时的练兵更有可能让考生发现问题。
因此,父母需要引导孩子关注考试过程,把考试心理、答题技巧、时间安排、知识掌握,甚至睡眠、饮食都作为关注的着眼点,从中发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在可能的时间内,通过咨询老师,父母、同学、咨询热线和书籍等多方面的帮助,对症下药,争取进步。
对于不容易改善的方面,也不用着急,因为每个人都难免有些不足,我们此时要做的并不是发现自己的劣势,而是突出自己的优势。才能让自己在高考中超常发挥。
3、用积极的视角去看待模拟考
小时候我听过一个故事:两个考生一起进京赶考,在路上看到有一家人出殡。
积极的考生心想,出门见棺材,我这是要升官发财啊!这次我肯定能金榜题名。
消极的考生心说:真晦气,出门就碰到死人,看到我这次又没希望了!
考试的时候,因为积极的考生信心满满,即便看到难题,他也相信自己有运气做出来,仔细想想真的有思路了。消极的考生还陷在自己的负面思维中,审题也不能安心,自己做过的也不小心出错了!
结果可想而知了!
对于模拟考试失误,我们更应该学习一下积极的考生!
模拟考试失误了,这让我们提前知道了自己的弱势,盲点,给了我们继续努力的方向,这不仅不会影响高考,反而避免了我们在高考中的失误!
相比模拟考一帆风顺的孩子,一模,二模出了岔子,我们反而是占了先机,因为模拟考试没有查出他们的盲点,而我们已经知道自己的盲点在哪里了!
另外,适度的压力可以成为动力,让个体效率达到一个较高的水平,模拟考的失误,恰恰给了我们提醒,让我们在这段有限的时间,用尽手段,想尽办法,本着积极的心态,去解决自己的疑难杂症,往往最终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