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帝视角,也称万能视角。其中一个表现为,在第一人称中大量出现第三人称心理活动描写,来描写“我”之外人的心理活动,好像万能的上帝无所不知。
一篇小说,如果是以第一人称来描写,是看不到/听不到/想不到很多东西的;例如没进去过的隔壁房间有什么,你的对手心里在想什么。但是如果用上帝视角,即类似于从空中俯瞰大地般,可以窥视到各个角落和无所不在,那么就没有你不知道。电影电视等也都有用上帝视角。
很多小说/电影都用了上帝视角,可是叫我举例,我却一个也想不起来了……(这是种什么病)。假设我在描写一个电影院里的场景吧,如果我使用了上帝视角,那我能看到电影院里每个人的各种细节,知道每个人心里在想什么;例如A在想这部电影的女主角身材真火辣,B在想这家影院的爆米花太难吃,C在想等会儿看完电影要带女朋友去哪里散步……
用上帝视角,你能超脱出平时的眼界,从比较宏观和全面的角度来看问题。如果我在策划执行一场落地活动,用上帝视角,我能更好地从整体来规划活动流程,从各个角度(主办方、协办方、合作方、嘉宾、观众……)来思考,让流程更完善和流畅。
可是,要用上帝视角来写小说、拍电影或运用在工作中,却不那么容易。你得站在更高的角度来观察,更深入和更全面地思考。知易行难。
我们可以尝试着刻意训练自己用上帝视角来看问题,首先从看小说/影视剧开始,看看作家/导演/编剧是如何使用和展现上帝视角的;然后再模仿;接着再复盘,看看自己哪里做得不对/不好,接着修正。反复如此,方有可能掌握上帝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