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传统智慧认为动机是习惯转变的关键。也许真是这样,就是说假如你真的想要,你就真的会去做。但事实是,我们真正的动机是贪图安逸,怎么省事怎么做。
- 不管最新出炉的提高生产率方面的畅销书怎么说,图省事才是一个聪明而非愚蠢的策略。
- 精力是宝贵的,而大脑的设定就是尽一切可能保存精力。
- 人类的天性就是遵循最省力法则:当在两种相似的选项之间做决定时,人们自然会倾向于需要最小工作量的那一个。
- 在我们可能采取的所有行动中,最终被选择的行动一定是能以最小的努力获得最大价值的那一个。
- 我们被激励着避重就轻,只做容易的事。
- 每个动作都需要消耗一定的能量。所需能量越多,发生的可能性就越小。习惯需要的能力越少,它发生的可能性就越大。
- 看看任何占据你生活大部分时间的行为,你会发现他们都简单易行,不需要有多大的激励。
-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每个习惯都妨碍着你获得真正想要的东西。坚持节食的目的能带来健身的效果,坚持冥想能感到平静,坚持写日记能得到思路清晰。
- 实际上习惯本身并不是你想要的。你真正想要的是习惯带来的结果。
- 障碍越大,也就是说,习惯坚持起来的越难。你和你想要的最终状态之间的阻力就越大。
- 这就是为什么要让你的习惯变得简单至极,只有这样才能让你即使不喜欢它,也会坚持做。如果你能让好习惯简便易行,你就越有可能坚持下去。
- 有些时候我们会逆流而上,另一些时间我们只想急流勇退。
- 在那些艰难的日子里,让尽可能多的事情对你有利是至关重要的,这样你就能克服生活中遇到的不可避免的难处。
- 你面对的阻力越小,你坚强的一面就遇有可能浮现出来。
- 让它简便易行的说法不仅仅是做容易的事,其主旨是尽可能确保你可以毫不费力地去做具有长期回报的事。
- 与其劳神费力地克服生活中的阻力,不如设法减小阻力。
- 与你设法减小由你的习惯产生的阻力时,最有效的方法一致就是进行环境设计。
- 利用环境设计让提示更显而易见,我们也可以优化我们的环境使得我们更容易行动。
- 或许更有效的方法是减少家里或办公室内部的呈现的阻力。我们完全可以清除妨碍我们办正事的阻力点。
- 日本公司强调为人所知的“精益生产”理念,坚持不懈地努力寻求从生产流程中去除各种浪费,直至重新设计工作环境,使得工人们的身体不必转来转去,从而避免为拿工具而浪费时间。
- 当我们消除我们时间和精力的阻力点时,我们就能够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 这是整理房间让人感觉非常好的一个原因:我们减轻了环境施予我们的认知负荷,从此可以轻装前进了。
- 商业上的追求永无止境,总是以更简便的方式提供同样的结果。
- 归根结底,为了养成更好的习惯,我们不得不耗费很大精力,设法克服与我们已有的好习惯相关的惰性,同时加大与不良习惯相关的阻力。
- 每当你整理一个空间以满足其预期用途时,你都是再启动该动机,使得接下来的动作简单易行。
- 一件事做起来越麻烦,你就越不可能想要继续做。这一点可以利用到坏习惯上。
- 实际上我们只需要稍微增加一些难度,人们就会停止不必要的行为。
- 假如把啤酒藏在冰箱最里面很难一眼就看到的地方,我们就喝得就少了。当我们从手机上删除社交媒体应用程序后,可能需要几周才会再次下载并登陆。这些小手段不太可能遏制真正的上瘾,但对我们中的许多人来说,增加一点点坏习惯的难度,可能就意味着更容易养成好习惯。
- 我们都应该问自己同样的问题:“我们该怎么设计一个让人们的行为易于端正的世界?”重新设计你的生活,让对你来说最重要的事称为最容易做的事。
- 人类行为遵循最省力的法则。我们天然地倾向于付出最少的工作量的选择。
- 创造一个环境,尽可能让人们便于做正确的事。
- 降低与良好行为相关的阻力。阻力小,习惯就容易养成。
- 增加与不良行为相关的阻力。阻力大,习惯就难以养成。
- 预备好你的环境,使未来的行动更容易。
《原子习惯》 第12章 最省力法则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