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电影很皮克斯,有想象力,有创意,最重要的是它的主题依旧是打动人心的爱。
要说让人不满意,那就是对成人观众来说,剥掉创新设定和情感主题的外壳,故事主线过于类型化,像流水线上的零件组装成的作品,设计精密,标准之中。故事层层推进,一步一步接近真相,出乎意料,又意料之中。有些不理想的设计,比如被禁锢梦想的米格对音乐疯狂热爱,他的偶像却是一个在我们看来,即使不揭晓谜底,一开始瞧就有点肤浅、做作的明星形象。对歌神的这种设定,也是为了给结尾逆转做铺垫,并且与埃克托落魄、优雅的形象形成对比,但是这种形象作为震荡灵魂的偶像,有点缺乏说服力,以至于在进入冥界前的开场剧情中,米格为梦想的努力给人一种干吼的无力感。最后真相揭晓,埃克托原来不是被香肠噎死,是被毒死的,虽然这种死法不那么可笑了,但歌神动不动就把伙伴毒死,让谜底揭晓的同时也蒙上了一层荒诞感。说白了,这是为了让故事层层铺垫不断发展最终逆转——亦即类型化而对逻辑严密性的牺牲。同时好人极好,坏人极恶,这是对现实世界的简单粗暴的抽象。
但,我还是喜欢这部电影啊。对故事严苛,是因为将自己作为成人观众。但这毕竟是动画片,要兼顾成人与小朋友。浅显、简洁的冒险故事,兼具感人的情感,是一个很好的平衡。不谙世事的小朋友看故事,我们看“情怀”。
所以,皮克斯的魔力在于他总有一个好的立意,并有能力触达我们柔软的心底。就像曾经的《Toy 3》、《Up》,现在已记不得讲了什么冒险,但我因什么感动还在心底。而寻梦这次主打亲情及传承,戳中的是我们最原始的情感诉求——思念,而它通过墨西哥的传统文化把思念仪式化了,并包裹上动画片特有的美好。
万寿菊铺就的亡灵之桥,寄托了对故人的思念,仿佛生死之别再也不会令人难以释怀。而亡灵节,更是故人归来与大家团聚的日子,死别似乎只是短暂的离别。这是古老国度对死亡的诠释,是温馨又充满希望的仪式。我们也曾有仪式:墓前绽白菊,家中盛祭食。只不过这样的仪式越来越淡薄,渐渐,故人只能真正活在记忆里。而经由电影短暂的时光,我似乎也完成了一场仪式,寄予对亲人的思念,思考我们的生死。
寻梦有不少地方令人感动,比如我印象比较深的场景:猪皮哥窝在吊床里,虚弱得懒于和埃克托理论他的各种有借无还。但猪皮哥还是退让了,让埃克托唱一首他最爱的歌曲,便把吉他借予他。
埃克托唱了一首《Everyone Knows Juanita》。浑厚且富有磁性的男声,伴随吉他的伴奏,缓缓低吟。月夜静谧,猪皮哥闭眼聆听,一脸满足,却不知怎的,透露着些许悲伤。一曲将毕,他身体开始燃烧,最终消失在空气中。借由埃克托的口,我们知道他在亡灵的世界也消逝了,因为没有人再记得他。
这种令人绝望的悲伤,让我不能自已。虽然电影的结局是完美的happy ending,而猪皮哥让我跳出电影美好的幻境:现实所有的离别,却总是充满无奈。
皮克斯诠释了电影给我的某种体验:观影像一段旅程,充满惊喜,也充满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