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仅按照李校长很人文的要求:及时写一点点收获,字数不限。也算勤奋了一回,按时完成”作业“。)
今天下午,继“文化建设”的专题之后,关于“学校规划”和“校长专业发展”的学习和培训又开始了。有幸聆听了戚处的报告《寻找学校发展的第二曲线——关于学校发展规划的若干思考》和杨处的报告《校长的专业发展》,深感学校发展和校长的发展密不可分,发展永在过程,新境永在追寻!
一.从“规划”走向“实化”
学校的发展规划要清晰从哪里来,在哪里,到哪里去,怎样到达那里,怎样判断我已经到了那里,让发展的过程,成为促进师生共同成长的过程,不断唤醒需求、解决问题、形成特色的过程,从一部分人影响一部分人走向所有人影响所有人的过程,不断明晰学校教育哲学的过程。
规划的制定,也应当放大过程价值。自上而下、自下而上,全员参与,不断讨论、修订、生成,让每个教师、学生乃至家长的发展在其中。
更重要的,是规划的落地。需要重点与整体互促、计划与细化互补。实验小学的“一份正文十五份附件”、二实小的“成事与成人共赢”等范式、体例足以让人惊讶、深思。
二.从“专业”走向“大业”
学校发展是有专业要求的,校长发展是有专业标准的。宏观层面的时代格局、重要精神、指导思想,中观层面的各类文件——优质均衡类、专业标准类、项目标准类,微观层面的学校发展、学生成长、教师发展、组织变革、文化建设的共识,都要看清楚、想明白。这样,学校才会有鲜明的教育主张,校长才会有清醒的教育哲学。
唯有专业的校长,才能引领学校发展的事业,并能期待以一所学校去影响一所学校、一批学校,如星火燎原,成为教育大业中撬动历史的转折点。
三.从“学习”走向“学业”
让我惊叹出声的是戚处展示的近十年关于“学校主动发展”的40篇博文,结合讲座前推荐的两本书《第二曲线》《民主主义教育》,过程中渗透的“新基础教育”理念的理解和再思考,也就不难理解他何以能如此!如何能如此精彩地交流和引领!
让学习化为文字、让实践化为文字、让文字形成的梳理和思考又回归实践,做听说读写的结合,才能让“学习”转化成可视的“学业”,又让学业引领我们共同的教育事业!我想,李校长最后给我们留的5项作业亦是此意吧。
生有涯而知无涯、道无涯,无论是学校,还是校长,乃至每个人,自我更新、主动发展都是需要永远追寻的、美的境界!